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影响有机发光器件载流子注入与复合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3 05:21

  本文关键词:影响有机发光器件载流子注入与复合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载流子调控 杂化白光 复合 注入


【摘要】:目前,国内外的各知名光电公司和科研机构都投入巨大精力致力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开发和研究。但是目前在有机材料、高分辨率彩色显示、成膜技术、封装技术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广泛应用。成本高,寿命低和商业成品率低下就是这些瓶颈问题最直接的反映。因为器件中电荷载流子数量及其平衡对器件性能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器件界面效应,器件结构设计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器件的器件界面效应与光电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从不同方面加深界面物理过程的理解,并对研制新型阴极结构、高效内部连接层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了Mg:Ca:Al三元合金和Ca:Al分别作为阴极的绿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改变阴极中Mg的掺杂比例,对器件的性能进行优化。当Mg掺杂比例为20%时,对应器件具有最大亮度41830 cd/m2,相比于Ca:Al二元合金阴极的对应器件亮度提升了2.2倍。在20 mA/cm2到16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器件电流效率基本稳定在26 cd/A左右,在24 mA/cm2电流密度下,相比于对比器件提高了2.4倍,这主要归因于三元合金的阴极结构更有利于电子注入,使电子和空穴在器件中更趋于平衡。试验结果发现三元合金阴极与Ca:Al二元合金阴极比较,Mg的加入可以降低有机材料与金属间的注入势垒,有效改善电子由阴极向有机层的注入水平,调节载流子平衡,大幅度提高器件性能。(2)研究了Mo03作为p-型掺杂材料对OLEDs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制备了基于新型红色磷光材料R-4B的高效率红光器件,研究表明在空穴传输材料(NPB)中掺杂Mo03可有效地提高器件的效率。通过与对比器件比较证明该掺杂可有效降低空穴载流子注入势垒,提高器件的空穴载流子注入水平。通过对Mo03掺杂比例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当Mo03的掺杂比例为15%时,器件具有最佳的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1 mA/cm2下获得色坐标为(0.643,0.353),最大亮度为11981 cd/m2,相比没有p-型掺杂材料的器件电流效率提升4.7倍。(3)基于杂化白光OLEDs的研究,系统研究了电子传输材料TPBi在器件中的作用机理及载流子调控能力。通过实验验证了TPBi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并可以通过改变电子传输材料TPBi的厚度调节电子传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器件效率和稳定性。在70 nmTPBi厚度下获得了最高效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最大效率为17.6 cd/A。同时,研究发现通过调整TPBi厚度可以控制载流子复合区域,调整白光光谱,改变色坐标。(4)利用3SAFDPPO和TPBi作为杂化白光中间层研究了混合中间层对载流子复合以及激子能量传递的限制作用。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利用该新型混合中间层中3SAFDPPO与TPBi的共掺比例,可有效控制电子载流子和空穴载流子传递。如果混合中间层中TPBi的含量高于3SAFDPPO,电子载流子更容易由阴极向荧光发光层传递。反之,如果混合中间层中3SAFDPPO的含量高于TPBi,则更有利于空穴载流子由中间层传递到磷光发光层。另外,3SAFDPPO在阻止荧光发光层与磷光发光层间三线态一三线态猝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机理,制备了最大电流效率为57 cd/A的杂化白光OLEDs,同时该器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亮度大于104 cd/m2的情况下,其电流效率依然可以保持在30 cd/A左右。凭借混合中间层对载流子的优异的调控能力,在4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实现了色坐标(0.34.0.43),此条件下,电子载流子和空穴载流子可以在混合中间层中有效传输,在磷光发光层和荧光发光层中载流子趋于平衡,激子复合效率最高,同时消除了荧光发光层和磷光发光层间的能量传递,避免了三线态-三线态猝灭引起的消极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38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法;唐振方;叶长江;;发光层厚度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01期

2 李红燕;张玉祥;张宏科;王水俊;;采用双发光层制作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工艺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7年01期

3 王立忠;孟昭晖;丛林;韩强;王广德;胡乃香;;发光层厚度比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李建丰;孙硕;欧谷平;张福甲;;单发光层结构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8年03期

5 路林;廖英杰;刘记忠;魏斌;张建华;;高效率和色稳定性的双超薄发光层的黄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8期

6 丁桂英;王立忠;韩强;常喜;黄涛;姜文龙;;一种新的多发光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光电子.激光;2011年01期

7 刘卫民;;在玻璃平面低压汞蒸汽放电灯中形成发光层的方法[J];发光快报;1988年Z1期

8 王洪梅;王双;肖心明;王宇;孙东殊;杨姗姗;姜文龙;汪津;;高效率双发光层结构白色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半导体光电;2013年06期

9 张晓波;曹进;委福祥;蒋雪茵;张志林;朱文清;许少鸿;;发光层厚度变化的高效红色有机电致磷光器件[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10 程宝妹;邓振波;徐登辉;肖静;;周期性多发光层结构单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贾勇;邓振波;陈征;;发光层中薄层的插入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叶俊;郑才俊;张晓宏;;高效荧光/磷光杂化白光OLED材料与器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月飞;;LED用于照明的散热、配光及光色的分析[A];海峡两岸第十五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8年

4 朱德喜;叶辉;高军;刘旭;;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绝缘层对阴极的影响及计算模型[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朱德喜;叶辉;高军;刘旭;;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中阴极绝缘层的影响及计算模型[A];光子科技创新与产业化——长三角光子科技创新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婧;新型高效“冷光源”填补国内节能空白[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许伟邋王坚;OLED:显示性能优异 研发尚待深入[N];中国电子报;2007年

3 罗清岳;无机EL发展及技术状况(上)[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4 王迅;长春应化所制备出高效稳定的全荧光型白光OLED[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胜强;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学仿真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赵娟;高性能白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于建宁;基于荧光与磷光复合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4 苗艳勤;高色稳定性荧光/磷光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吴清洋;互补色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色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赵波;量于阱结构和热活化延迟荧光WOLED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7 宋丹丹;磷光OLEDs的效率和效率roll-off特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颖芳;蓝色和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丁邦东;稠环芳烃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10 林华平;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发光机理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鑫栋;高效率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理论仿真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梁续旭;双发光层结构蓝色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发光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穆晓龄;发光层内载流子平衡对蓝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性能改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曲加伟;周期性发光层结构的蓝色磷光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薛凯文;简单结构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提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范昌君;基于溶液加工小分子材料发光层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程君;影响有机发光器件载流子注入与复合因素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8 陈苏杰;载流子传输特性对基于铱化合物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杨倩;基于Ir(ppy)_3的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结构优化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牛霞;基于新型蓝光材料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47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247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