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SOA波长转换及逻辑运算特性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QD-SOA波长转换及逻辑运算特性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 交叉增益调制 波长转换器 半减器 半加器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进步,通信网络逐渐向高效、快速、低成本、大容量发展。全光网络可以克服节点间光/电/光的电子转换瓶颈,提高光纤宽带利用率且通信成本低,信息容量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quantum-dot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QD-SOA)作为全光网络重要器件具有增益大、线宽增强因子低及门限电流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波长转换器、逻辑运算器中。全光波长转化器和全光逻辑器件已成为全光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光比(extinction,ER)和Q因子可以很好的反映输出波形的质量,因此可以作为衡量波长转换器、半减器、半加器性能的指标。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介绍了全光网络和全光网络技术,讨论了量子点的概念和QD-SOA的工作原理。引入了基于QD-SOA的波长转换器和逻辑运算器。2.简单介绍了求解速率方程的牛顿法和四阶龙格库塔法。借助QD-SOA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分析了不同的注入电流、有源区长度下QD-SOA的静态增益随注入光功率的变化,并且研究了载流子在有源区内的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注入电流、有源区长度可以获得较大的增益,载流子浓度在有源区内的分布是逐段减少的,输出光功率是逐段增加的。3.基于QD-SOA-XGM实现了波长转换的功能,通过改变注入电流、泵浦光功率(pump power)、探测光功率(probe power)、线宽增强因子和泵浦光脉冲宽度来研究波长转换器的转换光消光比ER和啁啾的变化趋势。仿真结果表明,选择适当大小的泵浦光功率、探测光功率、注入电流、线宽增强因子、泵浦光脉冲宽度可以获得较大的消光比ER和较小的啁啾,即得到较好的输出波形。4.基于QD-SOA-XGM实现了半减器逻辑运算功能。输出光的Q因子和消光比ER能很好的反映输出光中逻辑“1”和逻辑“0”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大波形越好,逻辑“1”之间差值越小,波形越完善,所以可以把输出光的Q因子和消光比ER作为衡量半减器性能的指标。通过改变输入的泵浦光功率、探测光功率、注入电流密度和脉冲宽度找到能取得较高Q因子和消光比ER的输入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泵浦光为14dBm,探测光为-9d Bm,注入电流密度为22A/cmK,脉冲宽度为2ps条件下,半减器性能较好。5.基于QD-SOA-XGM实现了半加器逻辑运算功能。输出光Q因子和消光比ER可以很好的反映输出波形的逻辑“1”和逻辑“0”的差异,所以可以用Q因子和消光比ER作为衡量半加器性能的指标。根据半加器的结构进行仿真,改变输入的泵浦光功率、探测光功率、注入电流密度和脉冲宽度找到使Q因子和消光比ER达到较大值的输入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泵浦光功率为15dBm,探测光功率在-9dBm,注入电流密度为22A/cmK,脉冲宽度为2ps条件下,可以获得较好的输出波形,半加器性能较好。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1;TN7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云;全光波长转换器件开发现状[J];今日电子;2003年08期
2 张荣康;;用于短波长转换的无畸变硼酸钡单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7年01期
3 许建慧;;基于非线性光纤四波混频的波长转换[J];科技视界;2013年22期
4 马军山,耿建新;双波长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中波长转换[J];光电子·激光;2002年05期
5 何军,刘德明,李蔚,杨春勇;混合光波长转换在波分复用光网络中的应用[J];中国激光;2004年08期
6 刘雪明,刘琳,孙小菡,张明德;石英光纤中二次非线性级联波长转换的理论分析[J];物理学报;2000年09期
7 谢光,张新亮,龚威,傅焰烽,孙军强,李同宁;基于交叉增益调制的全光波长转换实验研究[J];光通信研究;2001年03期
8 王健;孙军强;孙琪真;;单到单和单到双信道皮秒脉冲全光波长转换的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07年06期
9 赵同刚,任建华,赵荣华,王丽丽,林金桐;饱和吸收体实现波长转换的理论模型分析[J];光学技术;2005年05期
10 李艳春;刘方爱;;一种稀疏波长转换光网络中的波长分配算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燕青;王云才;;混沌光通信中全光波长转换和信号提取[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闫东斌;邵子瑜;李正斌;吴德明;徐安士;;基于有限范围波长转换的多纤网阻塞率的新型模型分析[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3 李艳春;;一种稀疏有限波长转换WDM光网络的启发式波长分配算法[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
4 项鹏;王荣;;基于四波混频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君;乐孜纯;付明磊;;OBS核心节点中的OXC系统设计方案[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光网络中的高速节点设备[N];人民邮电;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晋博源;硅基参量波长转换与集成全光时域微分器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李超;超大容量光纤传输实验与OFDM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秦浩;波长转换条件下波长路由光网络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胡哲峰;基于波长转换和色散的全光可调延时线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韩柳燕;新型调制格式全光波长转换技术和全光逻辑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罗传红;基于PPLN波导的光脉冲波长转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晓凡;光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瑶;基于高非线性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频谱整合技术及其性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张国;QD-SOA波长转换及逻辑运算特性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3 施伟伟;全光波长转换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 龚明军;基于周期极化掺镁铌酸锂的宽带通道可调全光波长转换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杨盈家;硅基微环谐振腔在波长转换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张祖兴;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波长转换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郭桦;基于非线性光纤四波混频的全光波长转换[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莹;基于硅基波导的全光波长转换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刘平;基于SOA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龚锦前;基于SOA级联滤波器的高速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76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27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