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光纤锥气相刻蚀的制备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5:33

  本文关键词:光纤锥气相刻蚀的制备方法研究 出处:《安徽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光纤锥 熔融拉制法 化学腐蚀法 气相刻蚀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的发明和光纤制造技术的成熟,使得光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发挥。由于光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高速高质量的传输性和高灵敏的传感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光纤存储、光纤传感等领域。和大多数科技一样,光纤的限制在使用中也逐渐浮现,科学家为了突破限制对光纤进行了微加工处理,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光纤的应用领域。光纤锥制作是诸多光纤微加工工艺中的一种,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越来越趋于完善。光纤锥因其独特的结构,具有高灵敏度传感和可进行微观操作等性能优势,使得光纤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应用领域包括物理、材料、化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本论文为了改善目前现有的几种光纤锥制作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采用了一种基于传统化学腐蚀法制备光纤锥的方法——气相刻蚀法。该方法利用传统化学腐蚀法腐蚀机理,应用管腐蚀法中保留涂覆层对光纤进行处理,使用气相HF在涂覆层内形成微对流的方法来制作光纤锥。该方法可以制作不同锥体形貌的光纤锥,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实验可重复性高、可批量生产等优点。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光纤锥的性能、应用范围;其次,介绍了现阶段几种常见光纤锥制作方法及制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简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光纤和光纤锥的结构和特性;我们介绍了制备光纤锥的几种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着重对比分析了熔融拉制法和化学腐蚀法的制作原理、工艺、注意事项、优点与不足等。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基于传统化学腐蚀法制作光纤锥的理论依据及可行性;接着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制作工艺与流程;最后重点对锥体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解释。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气相刻蚀法、熔融拉制法制作光纤锥的工艺,然后对这两种方法制作的光纤锥光的耦合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结合模拟结果对其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第五章首先对本论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接着对本论文的后续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春平,高秀敏;光纤弯曲与抗弯曲光纤[J];应用光学;1996年03期

2 ;光纤及其传输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3期

3 尚守锋;顾庆昌;陈伟;;浅谈光纤熔接技术[J];科技信息;2012年07期

4 刘福华;安毓英;王群书;王平;邵碧波;陈绍武;;脉冲γ射线对光纤的辐射效应[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7期

5 杨利敏;裴丽;;双芯光纤的制作及应用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12年04期

6 陈曼雅;冯素春;任国斌;;双芯光纤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激光与红外;2013年06期

7 邢剑;郑丹;;光纤参数测试方法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06期

8 袁启华;崔华;;光纤制造中的掺氟问题[J];化学通报;1987年10期

9 赵士刚;苑立波;;四芯光纤的远场干涉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7年02期

10 侯印春;;古河电工公司的红外传输用光纤[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华;黄本华;刘炯;洪留明;;光纤剥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A];光纤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推进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薛梦驰;;光纤的弯曲损耗、抗弯曲光纤标准G.657及试验[A];中国通信学会2007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建东;贺作为;王德荣;;适用于光纤到户的抗弯曲光纤[A];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汪洪海;程铭;;DMD在高贝~(?)光纤测试中的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宋君;王樯;王德荣;;光缆中光纤PMD特性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少飞;陈文建;;光纤传像束串扰率的测量研究[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黄方平;;光纤初次涂层模量测试方法[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吴平辉;隋成华;魏高尧;;纳米光纤的光学传输特性及其应用[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迟泽英;陈文建;李武森;蔡振治;;无源光纤传像技术军事应用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崔得东;郝重阳;宁瑾歌;;制导光纤弯曲损耗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俞亮 郭浩林 陆国庆 焦猛 廖平录;耐高温光纤开拓光纤应用新市场[N];人民邮电;2013年

2 严尉镇;天气炎热 4种耐高温光纤显身手[N];人民邮电;2014年

3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公司 尹纪成 王英明 周春东 窦方芹;2010年光纤产业产能突破1亿芯公里[N];通信产业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冯健;光纤市场趋稳 行业竞争加剧[N];中国电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正统;微纳光纤倏逝场特性及微污染传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张强;全光纤低频振动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孙将;基于强耦合波双芯光纤的多波长激光器和强激光少模光纤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赵瑞峰;双芯光纤的理论研究及新型双芯光纤全接入连接器的研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5 杨红;空心光纤用于智能结构自诊断、自修复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6 张文定;光纤中基于声光作用的光调控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2013年

7 段德稳;耐高温微型光纤干涉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周恩宇;增益导引—折射率反导引大模场光纤的设计、模拟及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振宜;光纤熔锥耦合系统理论新方法及其在光纤器件和传感中的应用[D];上海大学;2007年

10 刘志海;单光纤光镊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继旋;基于微纳光纤的磁场可调谐器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慧慧;光纤内马赫泽德干涉微腔的飞秒激光制备及温盐传感特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柯华恒;基于光功率探测型光纤熔接机五维自动对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施洁;基于LP_(21)模式的单光纤光镊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刘凌辉;长距离锥形光纤灯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柳媛瑾;短距离光纤应变传感系统[D];复旦大学;2014年

7 钱文婷;光纤延迟线环境适应性及精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范稷骁;基于熔融拉锥光纤对光纤传输耦合效率影响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郑兴娟;弯曲不敏感少模光纤的优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郭燕;基于热极化双孔光纤的电调谐光开关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18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318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