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氢原子发生器设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4 15:37

  本文关键词:氢原子发生器设计与分析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氢原子发生器 光学污染 光学污染清洁 光刻机


【摘要】:极紫外光刻技术是业界公认最有应用前景的下一代光刻技术,其中光学表面污染清洁技术是其中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氢原子进行在线低温清洁被认为是实现光学表面污染清洁有效技术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用于光学表面污染清洁的核心装置氢原子发生器,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提出了氢原子发生器的技术方案,通过高温钨丝辐射加热钨毛细管,再由钨毛细管加热氢气流,实现氢气裂解获得氢原子,其中钨丝温度通过电流调节和温度反馈测量实现精确控制,采用钼隔热材料和水冷结构屏蔽高温钨丝的热传递,减小对外部器件的热影响。该方案裂解率高,且氢原子流向可控,可获得更好的光学表面污染清洁效果。研究了氢气裂解率与钨毛细管温度和氢气流量之间的关系,氢气裂解率随钨毛细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氢气流量增大而减小。当钨毛细管温度达到2115K时,氢气裂解率可实现90%,钨管温度继续升高,氢气裂解率增大的速率开始减小。依据氢气裂解率和氢原子总量需求确定氢气流量,建立了钨毛细管温度和加热电流之间关系式。设计了氢原子发生器的详细结构,钨丝采用螺旋结构并匹配螺距与直径间的关系,以及选择合理材料和安装固定方式,避免高温钨丝的软化下垂对其性能的影响。采用钼隔热环和冷却套相结合,屏蔽高温钨丝热传递到氢原子发生器外部,减小其对外部器件的热影响。氢原子发生器采用了轻量化和紧凑性设计,为其集成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氢原子发生器已经装配完毕,正在进行性能调试。提出了氢原子发生器性能测试方法。在真空环境下,由残余气体分析仪测量氢原子数量和氢气流量计算得到氢气裂解率。并设计和建立了氢原子发生器性能实验验证装置,具备了对氢原子发生器性能测试条件。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gen cracking rate and tungsten capillary temperature and hydrogen flow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30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书林,何宇亮,王志超;电子辐照下碳膜中氢原子行为的研究[J];电子学报;1993年08期

2 李兴无,耿东生,张贵锋,郑修麟;氢原子侵蚀作用的研究[J];微细加工技术;1995年04期

3 孙岳,黄元河;储氢碳纳米管与氢原子相互作用的量子力学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5年04期

4 王直华;宇宙中有个反地球?[J];科学中国人;1998年06期

5 ;科学家将捕获反氢原子保持1000秒[J];科技传播;2011年09期

6 ;ZnO将成为创造高性能LED的突破点[J];光机电信息;2008年12期

7 汤荣绪;;铷-87的弛豫和铷脉泽[J];无线电工程译文;1973年02期

8 朱邦芬;氢原子间非键相互作用对a-Si:H振动谱的影响[J];半导体学报;1984年05期

9 陈克铭,李国花,吕惠云,陈朗星;LPCVD氮化硅膜中的氢含量及其对pH-ISFET敏感特性的影响[J];半导体学报;1991年12期

10 蒋平,杨志宇,陈福浩;氢在GaAs(110)表面吸附的研究[J];半导体学报;198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马驰;李师群;;氢原子Lamb Shift半经典算法的讨论[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陈建宏;周效信;;屏蔽因子对氢原子在强短激光脉冲下高能光电子谱的影响[A];第十六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崔磊;滕玉永;赵江;胡永金;曾祥华;;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模拟氢原子和氢分子高次谐波的产生[A];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柳斜;曾群;杨明理;;氢原子和羟基自由基在水笼子中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王丽;刘靖尧;李泽生;孙家钟;;关于次氯酸与氢原子以及氯原子反应的理论研究和速率计算[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邱明辉;车丽;任泽峰;戴东旭;杨学明;;用氢原子里德堡态标识的飞行时间谱技术研究F+H_2反应[A];第九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曾思良;邹士阳;王建国;颜君;;数值求解三维含时Schr銉dinger方程及其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潘国荣;;氢的独特性质与广泛用途[A];第二届《化学教育》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郭庆;徐晨彪;任泽峰;杨文绍;马志博;戴东旭;樊红军;Timothy K.Minton;杨学明;;甲醇在TiO2(110)表面的光催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1分会:表面物理化学[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常丽君;科学家将捕获的反氢原子保持1000秒[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常丽君;新方法可将反氢原子温度降低25倍[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聂翠蓉;攻克氢能源开发中的重大难题[N];科技日报;2005年

4 赵红;小物质里的大发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记者张孟军;欧洲科学家制成5万个反氢原子[N];科技日报;2002年

6 记者 杜华斌 刘霞;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捕获反物质[N];科技日报;2010年

7 常丽君;科学家制造出飞行状态下的反氢原子[N];科技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杨京德;科学家制造出飞行状态下反氢原子[N];人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黄X;成功“抓住”反物质原子一千秒[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记者 宋斌 郭林;欧洲核子中心:成功“抓住”反氢原子一千秒[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胜鹏;强激光作用下氢原子与分子电子动力学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卫国;氢等离子体中氢原子密度定量测定及亚稳态氢分子负离子的产生与检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桂凯;α-Al_2O_3阻氚涂层材料中氢行为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楠楠;Al,,Ti及Nb取代对Mg(BH_4)_2(001)面结构和储氢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强;电介质表面附近氢负离子光剥离及氢原子光电离的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3 冯加云;氢原子发生器设计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葛美华;近金属表面里德堡氢原子的动力学性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邦王;用洛仑兹—狄拉克方程研究氢原子[D];温州大学;2014年

6 李守阳;载能氢原子与单层石墨碰撞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吕学奇;氢在纯净宽厚板钢中的扩散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3年

8 方X;用强场近似方法研究强激光场中氢原子的光电子能量谱问题[D];辽宁大学;2014年

9 西恩(Sichone Gift Lingozhi);氢在体心立方铁结构中行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鹿秋梅;丙—甘氨酸混合多肽构象稳定性的快速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79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379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c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