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ZnO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05 03:00

  本文关键词:ZnO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白光LED中的应用 出处:《发光学报》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Zn O量子点 黄绿光发射 湿化学法 Zn O量子点/Al_O_/p-Ga N异质结构 白光LED


【摘要】:利用湿化学方法制备合成Zn O量子点,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对量子点的尺寸及发光性能进行调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合成条件对Zn O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并优化出适用于构建白光LED器件的最佳合成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3 h、前驱体Zn(OAc)_2和Li OH反应浓度比为2∶1时获得的Zn O量子点较为稳定,并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黄绿色光。在此基础上,以该Zn O量子点为有源层、p-Ga N∶Mg基片为空穴注入层、非晶Al_2O_3薄膜为电子阻挡层构造了p-i-n型异质结LED,在正向注入电流为5 m A时,获得了来自于器件的白光发射,其色坐标为(0.28,0.30),色温为9 424 K。
[Abstract]:Synthesis of Zn O quantum dots by wet chemical method, by changing the synthesis conditions (reaction time, reactant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regulate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and the size of QDs. The absorption spectra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luorescence spectra, the effect of synthesis conditions on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Zn quantum dots O the optimization and suitable for the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s of construction of white LED devi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20 DEG C, the reaction time is 3 h, the precursor of Zn (OAc) _2 and Li OH concentration ratio of 2 to more stable Zn O quantum dots obtained when 1, and bright yellow green light under ultraviolet excitation. On this basis, with the Zn O quantum dots as the active layer, p-Ga N: Mg substrate for hole injection layer of amorphous Al_2O_3 thin films as the electron blocking layer structure of the p-i-n heterojunction LED in forward injection current of 5 m A, won the The white light emission from the device is (0.28,0.30) and the color temperature is 9424 K.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51422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5026,61604037,61574031,51602028)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30043110004)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160520009JH,20160520115JH,20160520114JH)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A-2015-03)资助~~
【分类号】:O471.1;TN312.8
【正文快照】: 1 引言 近年来,由于量子点具有尺寸可控、发光波长可调以及低成本的溶液合成方法等优势使其在发光二极管(LED)领域的应用备受瞩目。目前,人们通过控制尺寸和包覆层的厚度,已获得了Cd系量子点(如Cd Se)红光、绿光及蓝光(RGB)发射,并将其应用在量子点LED中,成功地制备了高性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义全,王传奎;电子在耦合的多量子点器件中的动力学特性[J];量子电子学报;2001年04期

2 刘玉敏;俞重远;杨红波;黄永箴;;应变自组织量子点的几何形态对应变场分布的影响[J];半导体学报;2005年12期

3 杨红波;俞重远;刘玉敏;;2×2自组织量子点阵列应变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吴峰;蔡继业;;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应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年01期

5 田宇光;陈优生;;量子点的应用概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6 季雷华;高素莲;张斌;;量子点的合成、毒理学及其应用[J];环境化学;2008年05期

7 王天琪;俞重远;刘玉敏;芦鹏飞;;有限元法分析不同形状量子点的应变能及弛豫度变化[J];物理学报;2009年08期

8 张文龙;陈莉华;;量子点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9 ;量子点研究有望改写内存历史[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08期

10 韩晶;李鹏;张迪;;三端耦合多量子点体系的电输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涛;逯超亮;宫晓群;杨秋花;李云红;常津;;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的制备[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久敏;宫晓群;张琦;宋涛;刘铁根;李迎新;常津;;小波变换在量子点编码识别中的应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何治柯;;小粒经近红外低毒水溶性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贾金锋;;全同金属量子点的生长与研究[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王金嫒;王琛;付国;刘力;王桂英;;量子点的三维取向探测[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张家雨;崔一平;王志兵;;胶体量子点的电致发光研究[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原凤英;蒋最敏;陆f ;;锗硅双层量子点耦合效应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袁占强;;量子点敏化阳极中的电荷阻塞效应[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陈立波;L.J.Sham;EdoWaks;顾永建;;光控耦合双量子点之间的超快相位门[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10 李曦;方婷婷;罗慧;王启岁;刘鹏;胡善洲;;几种不同粒径的量子点对四膜虫的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第十六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曲照贵;天大首创零污染量子点合成工艺[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刘牧洋;我国量子点研究获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3年

3 刘霞;科学实验发现:量子点不是点[N];科技日报;2010年

4 张巍巍;单个电子可如“乒乓球”般在量子点间往返[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霞;量子点与经典数据流可在光纤内同行[N];科技日报;2011年

6 刘霞;美首次制造出不使用半导体的晶体管[N];科技日报;2013年

7 江苏 薛长华;用LED手电筒做物理实验(上)[N];电子报;2010年

8 江苏 薛长华;用LED手电筒做物理实验(下)[N];电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民;量子点分子及量子点团簇的电子结构[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石星波;单个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研究及其在超高分辨率定位上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2年

3 王解兵;Ⅱ-Ⅵ族油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周宏明;核壳型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及其光学非线性[D];武汉大学;2013年

5 潘佳奇;半导体ZnSe量子点和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6 胡思怡;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功能型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7 彭益炜;量子点—腔系统的量子态调控与发光性质[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张文;量子点与微腔耦合系统的光发射和非线性特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9 邹维科;在光场作用下量子点系统中的散粒噪声[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黎瑞锋;半导体胶体量子点异质结与双光子吸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智祥;荧光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李玉丹;单电子隧穿耦合量子点的输运和光学性质[D];山西大学;2011年

3 何至青;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陈清爱;基于量子点的金属离子检测和碳点的制备及其发光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卢鹏;核分析技术在水溶性氧化锌量子点吸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6 张翼飞;锗硅单量子点的耦合和瞬态电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刘晓娟;硫化物四元量子点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8 徐阳;利用量子点双边光学微腔系统制备多光子GHZ态和团簇态[D];延边大学;2015年

9 于蕾;基于量子点与光学腔耦合系统制备多粒子团簇态[D];延边大学;2015年

10 杜帆;GaAs双量子点中电子激发和转移过程的量子最优控制[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1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381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6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