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半圆介质加载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的传输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层半圆介质加载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的传输特性研究 出处:《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集成光学 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 双层半圆介质加载波导 传播长度 品质因数
【摘要】:提出了一种双层半圆介质加载表面等离子激元波导新结构,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新型波导结构在工作波长1550nm下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和优化分析,得到了波导传播特性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在波导总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当双层半圆介质的折射率分别取为n1=1.4和n2=1.473时,波导的传播特性最佳;在此折射率参数基础上,波导的内外介质半径比r1/r2为0.5时,波导的传播长度最大、衰减系数最小并且模式面积和品质因数的取值都非常理想,可以获得最优的波导传输效果。
[Abstract]:A new structure of double-layer semicircular dielectric loaded surface plasmon waveguide is proposed.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waveguide structure at 1550nm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and optimi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waveguid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otal waveguide area remains constant,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double-layer semicircular medium is taken to be n _ (1n) 1.4 and n _ 2 = 1.473, respectively.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of waveguide is the best; On the basis of this refractive index parameter, when the radiu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dielectric is 0.5, the waveguide has the largest propagation length, the smallest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ideal mode area and quality factor. The optimal waveguide transmission effect can be obtained.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兰州大学)(lzujbky-2012-40;lzujbky-2015-K7)
【分类号】:TN252
【正文快照】: 1引言表面等离子体(SPP)极化波是指沿着金属介质交界面激发且场强沿着垂直于两种相邻介质交界面的方向衰减的电磁波[1-4]。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在金属表面传播,它在金属中的衰减远大于在电介质中的衰061302-1减。当高能量的电子通过金属层时,会产生较大的能量损耗,损耗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洵;波导截止现象的量子类比[J];电子科学学刊;1985年03期
2 戴道锌,殷源,潘德荣,何赛灵,田毅;弯曲波导之间的耦合分析[J];光子学报;2002年11期
3 武继江,石邦任,孔梅;锥形过渡波导的光束传播法分析[J];半导体光电;2005年05期
4 曾夏辉;范滇元;;锥形空心银波导的聚焦特性[J];物理学报;2010年09期
5 丘治;;柔性波导可望高效传输红外光[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6年01期
6 姚中兴;;平行板波导传输、反射及截止频率特性的实验[J];物理实验;1989年01期
7 庞拂飞;韩秀友;蔡海文;方祖捷;;低损耗有机无机混合溶胶凝胶波导的实验研究[J];光子学报;2006年04期
8 唐雄贵;廖进昆;李和平;陆荣国;刘永智;;新型非对称Y分支波导设计与分析[J];光学学报;2009年08期
9 梁华伟;石顺祥;马琳;李家立;;多波导阵列耦合研究[J];光子学报;2008年04期
10 邓宇俊,凌宁,周建英;高斯光束在中空圆形波导中的传输理论[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唐东林;三分量光弹波导光电集成加速度地震检波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肖司淼;基于狭缝波导的光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青滔;波束波导电磁传输和辐射理论建模与高效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国强;狭缝波导的偏振转换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喻平;硅基周期波导微腔集成光器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6 曹斌照;傅立叶展开—差分法在波导与谐振腔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金华;路径纠缠的集成化产生和操控:从体块光学超晶格到波导芯片[D];南京大学;2014年
8 胡菁;硅基微环传感器及其超高灵敏度传感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锦锋;基于受激拉曼绝热通道转移技术的光波导间能量耦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唐斌;二维光子晶体中波导与微腔耦合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洪学敏;亚波长表面等离子体槽型波导模式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黄才;单向光子晶体延时波导与硅基宽频增透膜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张红瑞;DMH波导的制作及其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6 冀翔;微光学陀螺仪低损耗波导的设计与制造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张咏梅;二维三角格子光子晶体分歧波导微波模型实验及CIP法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曾灵;电场辅助离子交换波导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郑文颖;混合等离子体波导的传输特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3年
10 沈贤春;贵金属及零折射率超材料亚波长波导透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83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38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