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16位高精度在线式红外热像仪的技术方案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1-06 05:06

  本文关键词:16位高精度在线式红外热像仪的技术方案与实现 出处:《红外技术》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红外热成像 在线非接触测温 bit精度


【摘要】:为了红外热像仪易于产品化、国产化,提出了一套非接触在线测温的整体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利用Flir的Tau II机芯和达芬奇ARM+DSP双核视频处理器DM6446两大主要器件,经二次开发后的视频驱动程序使DSP的CCD视频接口能直接驱动Flir机芯的CMOS接口,改进后的RTSP协议进行红外热图的网络传输。与国内外同类方案相比,省却了FPGA进行电平信号转换的环节,也无需视频解码芯片,从而使方案精简和低成本。经比较抓拍测试模式下的raw格式文件,与Flir原装整机所拍效果完全相同,标定后的拟合方程近似线性完全满足测温要求,可以推广量产,加速摆脱红外热像仪对进口的依赖。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easy to be produced and made at home. A whole set of non-contact on-lin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cheme is put forward, which mainly uses Flir's Tau II core and Da Vinci ARM. DSP dual-core video processor DM6446 two main devices. After the second development of the video driver, the CCD video interface of DSP can drive the CMOS interface of the Flir machine directly. Compared with the similar schem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improved RTSP protocol saves the link of FPGA level signal conversion and does not need video decoding chip. In order to make the scheme simple and low cost, the raw format file in the test mode is exact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Flir machine, and the calibrated fitting equation is approximately linea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t can popularize mass production and accelerate getting rid of the dependence of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on import.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湖南文理学院;贺州学院;
【基金】:湖南省科学计划(2016GK2019) 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16C1089) 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分类号】:TN21
【正文快照】: 2017年9月Infrared Technology Sep.2017红外热成像行业,最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红外制导,红外夜视[1],1945时冲绳岛上的美国登陆攻击,开始使用红外夜视仪。1948年美国的“响尾蛇”导弹使用了红外制导技术。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转向民用,如:微细加工区的红外辐射测温技术[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检测用非致冷红外热像仪[J];电工技术杂志;2002年06期

2 张先明;慢扫描红外热像仪之应用[J];激光与红外;1990年06期

3 ;第二代红外热像仪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J];激光与红外;2000年01期

4 袁昕;红外热像仪在电器设备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年S1期

5 李连清;多用途便携式红外热像仪[J];宇航材料工艺;2004年04期

6 胡碧茹,吴文健,满亚辉,李蒙;红外热像仪定性评判烟幕的遮蔽效果[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杨爱明,杨宇,余仕汝,高绍阳,张曙;红外热像仪用于医学中[J];红外技术;2004年06期

8 吴华;;红外热像仪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S1期

9 张先明;;红外热像仪测温功能分析[J];激光与红外;2007年07期

10 曹义;程海峰;郑文伟;才鸿年;成绍军;;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涂层波段发射率测量[J];红外技术;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颖文;陈福胜;杨长城;罗艳;;浅谈红外测试标准的传递[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松庆;吴根水;刘晓宁;;红外动态景象生成装置辐射特性测试方法[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旭东;秦艳;惠渭生;谢毅;谢琪;;浅析测温红外热像仪的外场测温[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胡铁力;李旭东;付建明;王学新;薛战理;闫晓宇;;双黑体反射型靶标红外热像仪参数测量装置[A];第十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李相民;倪国强;;红外热像仪的噪声分析[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忠升;吴颖霞;王小兵;;红外热像仪对海上舰船探测识别试验技术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邓明纫;陈云梅;马红梅;;红外热像仪在喷焰羽流微波衰减测试中的应用[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颖文;潘德彬;刘爱东;刘建东;王群;罗艳;;通用红外测试系统的精度分析[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9 李颖文;杨长城;车驰骋;洪韬;;红外热像仪测试系统的研制与精度验证[A];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颖文;杨长城;车驰骋;洪韬;;红外热像仪测试系统的研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河北滦县电力局 安华 王小强;浅谈红外热像仪在供电企业的应用[N];国家电网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小龙;让红外热像仪成摆设[N];科技日报;2014年

3 苏州 吴康;新型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工业设施中的应用(下)[N];电子报;2010年

4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孙志亮 于繁迪;FPGA满足红外热像仪数据采集处理需求[N];中国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陆子凤;红外热像仪的辐射定标和测温误差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2 杨乐;红外双波段景象仿真与测试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张建忠;红外双波段视景仿真器光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丽鹏;红外热像仪的超高温度场测量技术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2 陈丙瑞;红外热像仪在医学中的应用与测量误差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李操;测温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与外界环境影响的关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4 李军;红外锗透镜加工工艺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5 耿众;中红外热像仪系统补偿和定标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邱翰;红外热像仪软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付彦东;复杂场景快速变化DMD红外信源生成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8 王泽伟;红外热像仪整机运动参数分析及测试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王勇;基于ARM9红外热像仪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天涵;高性能红外热像仪电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6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386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a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