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长1.0 μm调Q和1.5 μm增益开关脉冲光纤激光器
本文关键词:双波长1.0 μm调Q和1.5 μm增益开关脉冲光纤激光器 出处:《中国激光》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器 双波长脉冲光纤激光器 调Q 增益开关 铒镱共掺光纤
【摘要】:采用铒镱共掺光纤,实现了一种双波长1.0μm调Q和1.5μm增益开关脉冲光纤激光器。实验装置是一个双环腔结构,两环的公共端共用一段铒镱共掺光纤。1.0μm调Q脉冲通过未抽运铒镱共掺光纤的可饱和吸收效应产生。而铒镱共掺光纤对1.0μm调Q脉冲的再吸收会周期性调制铒离子的反转粒子数,从而产生重复频率相等的1.5μm增益开关脉冲。随着抽运功率的增加,这两种脉冲的重复频率从5.4kHz增加到11.7kHz。1.5μm脉冲相对1.0μm脉冲有一定的延迟,并且延迟时间随着抽运功率的增大而不断减小。在最大抽运功率处,1.0μm脉冲宽度、单脉冲能量和最大平均输出功率分别是5.3μs、402.6nJ和4.7mW,而对于1.5μm脉冲,分别是4.6μs、374.4nJ和4.4mW。
[Abstract]:A dual wavelength 1.0 渭 m Q-switched and 1.5 渭 m gain switched pulse fiber laser is realized using erbium-ytterbium co-doped fiber. A segment of erbium-ytterbium co-doped fiber. 1.0 渭 m Q-switched pulse is generated by the saturable absorption effect of unpumped erbium-ytterbium co-doped fiber at the public end of the two rings, and the reabsorption of 1.0 渭 m Q-switched pulse by erbium-ytterbium co-doped fiber is observed. The inversion population of periodically modulated erbium ions. Thus, 1.5 渭 m gain switching pulse with equal repetition rate is gener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ump power. The repetition rate of these two pulses increases from 5.4 kHz to 11.7 kHz. 1.5 渭 m pulse has a certain delay relative to 1.0 渭 m pulse. The delay tim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ump power. At the maximum pump power, the pulse width of 1.0 渭 m, the single pulse energy and the maximum average output power are 5.3 渭 s, respectively. 402.6nJ and 4.7 MW, respectively, for 1.5 渭 m pulses are 4.6 渭 s, 374.4nJ and 4.4 MW,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深圳市激光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08049) 国家863计划(2015AA021102) 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YQ2015142) 深圳市科技项目(JCYJ20130329103213543,JCYJ20140418091413568)
【分类号】:TN248
【正文快照】: 0801004-1they are 4.6μs,374.4nJ and 4.4mW respectively for 1.5μm pulses.双波长同步脉冲光纤激光器在非线性频率转换、生物医学、抽运探测光谱和拉曼散射光谱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4]。起初,双波长同步脉冲光纤激光器主要基于一种增益光纤来实现[5-6],但这种方案产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110W光纤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9期
2 杨青,俞本立,甄胜来,孙志培,吴海滨;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现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2年05期
3 朱万彬,潘玉寨,杨庆鑫,王立军;光纤激光器的发展[J];光机电信息;2002年04期
4 晓晨;2002年光纤激光器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研讨会[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年08期
5 谭中伟,傅永军,刘艳,宁提纲,裴丽,简水生;光纤激光器研究和进展[J];现代有线传输;2002年01期
6 谭中伟,刘艳,傅永军,宁提纲,裴丽,简水生;光纤激光器的混沌现象分析[J];中国激光;2003年04期
7 ;光纤激光器[J];光机电信息;2003年06期
8 宋晓舒;光纤激光器在空军中的应用[J];光机电信息;2003年11期
9 张德龙;具有潜在工业应用前景的光纤激光器[J];光机电信息;2004年03期
10 刘美红;共掺驱动2μm光纤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文华;冉洋;熊松松;陈鑫;;光纤激光器的医疗应用研究[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陈晓燕;;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三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曲宙;李秋实;曲伟;赵崇光;;浅析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闫大鹏;李成;李立波;刘晓旭;;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产业化国产化解决方案[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5 刘俊刚;罗君;欧代永;;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志华;;光纤激光器应用综述[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侯静;肖瑞;陈子伦;张斌;;3路光纤激光器阵列相干合成输出[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刘艳格;董孝义;袁树忠;开桂云;刘波;付圣贵;王志;;全光纤激光器与放大器研究(特邀)[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季恒;杨四刚;尹飞飞;谢世钟;;一种基于等效相移的新型双波长光纤激光器[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雪明;;光克尔效应的能量自稳定理论及在光纤激光器的应用[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劲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光纤激光器问世[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记者 涂亚卓 通讯员 廖巧玲 实习生 余笑寒;高性能光纤激光器开发成功[N];湖北日报;2008年
3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陈俊 李慧;我国光纤激光器跨进全球三强[N];湖北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墨;我国首台万瓦光纤激光器在汉问世[N];湖北日报;2013年
5 记者 王进;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N];中国船舶报;2013年
6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廖巧玲;国内首台25瓦脉冲光纤激光器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7 记者 张平阳;首台国产1000W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在西安诞生[N];西安日报;2012年
8 记者 束洪福;全球首台商用石墨烯飞秒光纤激光器问世[N];科技日报;2013年
9 张行勇;我国全光纤激光技术研究进展重大[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平阳;西安激光研究获突破[N];西安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征;全正色散光纤激光器及其自动锁模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周勇;轴对称矢量光束光纤激光器脉冲产生及效率增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顾春;新型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高昆;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傅志辉;新型光纤激光器与高灵敏度光纤振动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陈达如;先进光纤激光器技术及其在光传感、光学微波产生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9年
7 贾秀杰;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及其相干合成技术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8 夏红星;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理论及医学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先明;宽光谱与时域宽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张继皇;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及关键器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瑞新;基于瑞利后向散射的随机光纤激光器[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周文龙;石墨烯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超短脉冲解及其传输特性[D];山西大学;2014年
3 胡浩伟;单频纳秒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及放大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马晓伟;波长可调谐的掺铥光纤激光器[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贺博荣;近红外光纤激光器及飞秒激光直写光波导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世委;混合增益型随机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高雪健;基于拉曼孤子自频移效应的2μm飞秒脉冲光纤激光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朱建明;正交双频光纤激光传感器温度补偿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9 魏正武;基于自再生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光脉冲信号产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10 薛光辉;2μm波段波长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04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40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