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硅混合纳米光子集成波导及器件研究
本文选题:硅光子学 切入点:石墨烯 出处:《浙江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硅光子学是下一代高速低功耗芯片技术极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因其实现全硅有源光器件的困难性,硅光子学常常需要其他材料加以辅助。石墨烯恰好是这样一种理想的CMOS兼容光电功能材料。考虑到石墨烯的二维特性,将其与硅光子器件相集成增加光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也有其必要性。因此,对石墨烯-硅混合纳米光子集成波导及器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石墨烯光电导率模型的研究直接导致了其在光调制器、光电探测器、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等领域的应用。人们对石墨烯与半导体尤其是硅的接触特性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电学以及空间光的角度。本论文发现了石墨烯-硅混合纳米光子集成波导中的一种超低阈值(~0.1 mW)、偏振相关的石墨烯与硅接触导致的光致诱导透明效应,这种效应使得集成光路的全光、低功率、宽带、远程与本地调制、传感、开关成为可能。反射式波导集成石墨烯光电探测器缩短了吸收区的长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石墨烯波导集成造成器件长度过长导致工作速度受限的问题,有望实现高速工作。由于具有非对称金属结构,该器件已实现了宽带零偏压下工作,1,550nm处零偏压响应度高达~0.2 mAW-。石墨烯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可以进一步提高集成光路的集成度及光与石墨烯的的相互作用。具有槽形硅衬底的可调石墨烯-硅混合纳米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由于其不需要对石墨烯进行图形化,因而避免了许多有害的边缘效应。该波导具有限制能力强、损耗相对较低、群速度低等特性,还能够实现宽中红外频段(30 THz~45 THz)的低偏压相位调制和强度调制,用于超小型的宽带光强度调制器和光开关。强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及可调慢光特性在许多应用比如非线性中都受到关注。
[Abstract]:Silicon photonics is a promising solution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high speed and low power chip technology.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all silicon active optical devices. Silicon-photonics often requires assistance from other materials. Graphene is such an ideal optoelectronic material for CMOS compatibility. Considering the two-dimensional properties of graphen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integrate it with silicon photonic devices to increa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ght and graphen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graphene / silicon nanostructured photonic integrated waveguides and devices. The study of the photoconductivity model of graphene directly leads to its applications in photomodulators, photodetectors, photodetectors, photodetectors, photodetectors, photodetectors, photodetectors, photodetectors, and photodetectors. Applications of surface plasma photonics. The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graphene with semiconductors, especially silicon, are mostly confined to the angle of electricity and space light. An ultra-low threshold value of 0.1 MW ~ (-1) in an integrated waveguide, a photoinduced transparency effect caused by the contact of polarization-dependent graphene with silicon. This effect makes it possible to integrate all-optical, low-power, wideband, remote and local modulation, sensing and switching. To some extent, the problem that the length of the device is too long and the working speed is limited due to the integration of graphene waveguide is solved, which is expected to realize high speed operation. The device has achieved a zero bias responsivity up to 0.2 mAW- at 1 ~ 550nm at wideband zero bias voltage. The graphene surface plasma waveguide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optical path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ght and graphene. Tunable graphene / silicon nanocomposite surface plasma waveguides on silicon substrates, Since graphene does not need to be graphed, many harmful edge effects are avoided. The waveguid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limiting ability, relatively low loss, low group velocity, etc. It can also realize low bias phase modulation and intensity modulation of 30 THz~45 THZ in wide and middle infrared band. For ultra-small broadband light intensity modulators and optical switches. Strong optical matter interactions and adjustable slow-light characteristics have attracted attention in many applications such as nonlinearity.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N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2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3 李宗红;;石墨烯——二维碳的奇妙世界[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常艳丽;陈胜;曹傲能;;压力促进氧化石墨烯水热还原反应的机理[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李娜;;石墨烯取代硅,前景预测被批乐观[J];科技导报;2011年16期
6 刘霞;;神奇材料石墨烯[J];今日科苑;2011年14期
7 张文毓;全识俊;;石墨烯应用研究进展[J];传感器世界;2011年05期
8 刘霞;;石墨烯:硅的“终结者”?[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年09期
9 ;科学家观察到石墨烯内电子间相互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10 于桂亮;黄书腾;;浅析石墨烯的性质与应用前景[J];科技风;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姜丽丽;石墨烯及其复合薄膜在电极材料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姚成立;多级结构石墨烯/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仿生合成及机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8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4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60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