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TEC制冷电路下的红外成像温度补偿方法
本文选题:红外成像 切入点:无TEC 出处:《激光与红外》2017年09期
【摘要】:在红外成像系统中去除制冷电路来降低功耗和体积的方法已成为红外热成像仪的配置主流,但在无制冷电路的情况下,红外成像效果会受到环境温度以及自身发热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温度补偿的校正方法,采用了先标定后补偿的处理方案,在基于FPGA结合温度传感器以及FLASH存储芯片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对红外探测器输出图像在无TEC制冷电路情况下的温度补偿校正。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有效地抑制了在无制冷电路情况下红外探测器所处环境温度的起伏对红外输出成像效果所造成的干扰。
[Abstract]:The method of removing refrigeration circuit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and volume in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configuration, but in the case of no refrigeration circuit, The infrared imaging effect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its own heat. In this paper, a correction method of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s designed, which is calibrated first and then compensated. On the hardware platform based on FPGA an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FLASH memory chip, Th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orrection of the infrared detector output image without TEC refrigeration circuit is reali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scheme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infrared detect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refrigeration circuit. The interference caused by volt to the infrared output imaging effec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昆山光微电子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863计划(No.2015AA0426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61370044) 中科院-北大率先合作团队资助经费(No.201510280052)资助
【分类号】:TN2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天燕;红外成像在冰川环境中受欢迎[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1年02期
2 高;红外成像装置[J];红外;2003年09期
3 于滟文;;运动目标的计算机红外成像仿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02期
4 高;;可用夹子夹上去的红外成像器[J];红外;2009年07期
5 孙玉铭;李世诚;;国外红外成像寻的器技术的装备与发展[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6期
6 R.A.Aguilera ,郑明山;先进的红外成像寻的器计划[J];半导体光电;1985年04期
7 顾聚兴;里德伯原子加快红外成像速度[J];红外;2000年09期
8 王永寿;红外成像装置的开发动向[J];飞航导弹;2001年05期
9 陆斌;防空导弹红外成像环境的动态图像制作方法[J];激光与红外;2003年04期
10 李春林,齐怀琴,王崇;红外成像林火监测报警车载指挥系统的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清川;;微梁传感红外成像及合金剪切带研究中的实验力学[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张青川;陈大鹏;伍小平;;光学读出微梁阵列非制冷红外成像[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修大朋;衣同胜;贾峰;;高速红外成像跟踪器的设计与实现[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魏建强;;红外成像器通用测试技术及标准设备概述[A];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A];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佳徽;蒋亚东;罗凤武;章睿;;一种便携式非制冷红外成像设备电路系统设计[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刘海洋;陈勇;章兰英;;空间目标的红外成像仿真研究[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张志刚;程腾;高杰;毛亮;张青川;;利用消杂散光的偏振光技术提高光学读出红外成像的检测灵敏度[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武征;张永辉;杨建军;;红外成像测量系统稳定跟踪设计[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10 赵荣;;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07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延斌;“火眼金睛”是怎样炼成的?[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琨;气体泄漏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理论及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唐艳秋;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王章野;地面目标的红外成像仿真及多光谱成像真实感融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江照意;典型目标场景的红外成像仿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卓志敏;红外成像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寇小明;红外成像观测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屈惠明;红外成像电子学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吴健雄;无基底焦平面阵列的红外成像优化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刘志刚;红外成像点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杨广立;微机械反射式光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阵列器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洪鑫;海天背景下大型舰船红外成像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迈涛;中波制冷红外成像组件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3 胡仕明;基于PICO384的红外成像与数字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苏来利;地面抛撒地雷红外成像检测与识别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董明明;基于光纤束阵列的红外成像测温系统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6 马丽娜;红外成像目标检测与定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苏冠华;红外成像目标识别跟踪算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8 陈菲;地面场景的红外成像仿真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何浩东;高速红外成像跟踪处理器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彭弘铭;红外成像与采集系统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0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66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