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埋氧层FDSOI器件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本文选题:全耗尽绝缘体上硅(FDSOI) 切入点:超薄埋氧层(UTB) 出处:《微纳电子技术》2016年09期
【摘要】:全耗尽绝缘体上硅(FDSOI)器件具有出色的短沟道效应(SCE)控制能力等优势,是22 nm及以下的CMOS技术节点中的有力竞争者。为了研究减薄埋氧层(BOX)厚度对FDSOI器件性能和短沟道效应的影响,并进一步提高FDSOI器件的短沟道效应控制能力,制备了超薄BOX(UTB)FDSOI器件,并同时制备除BOX厚度外其余条件完全相同的145 nm厚BOX FDSOI对比器件。对制备的器件进行了电学性能测试,展示了两种器件的传输特性和转移特性曲线,并且对器件施加背栅偏压以研究其对器件性能的调制作用。测试结果显示,UTB FDSOI器件的关断电流I_(off)与145 nm厚BOX FDSOI器件相比降低了近50%,DIBL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施加背栅偏压不仅可以更灵敏地调制FDSOI器件性能,而且可以有效地优化器件的短沟道效应。
[Abstract]:Fully depleted insulator devices with excellent short channel effect (SCE) control capability are powerful competitors in CMOS technology nodes up to 22 nm.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thickness of buried oxygen layer (box) on the performance and short channel effect of FDSOI devices, and to improve the control ability of short channel effects of FDSOI devices, ultra-thin BOX(UTB)FDSOI devices were fabricated.At the same time, 145nm thick BOX FDSOI contrast devices with the same conditions except BOX thickness were fabricated.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fabricated devices are tested,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the two devices are shown, and the back gate bias voltage is applied to the device to study its modulation effect on the device performance.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urn-off current of the UTB FDSOI device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145nm thick BOX FDSOI device.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backgate bias can not only modulate the performance of FDSOI devices more sensitively, but also optimize the short channel effect of the devices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N3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国夫,杨达永;离子注入中的沟道效应控制[J];微电子技术;2002年03期
2 方凯;双栅MOSFET’S的短沟道效应[J];半导体技术;1988年01期
3 方凯;;双栅MOSFET'S的短沟道效应[J];微处理机;1989年01期
4 王守武;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短沟道效应[J];物理;1987年05期
5 李金华,林成鲁,冒建军,何建军,邹世昌;F~++B~+双注入浅结研究[J];半导体学报;1994年10期
6 ;半导体技术1988年一至六期题目索引[J];半导体技术;1988年06期
7 孙自敏,刘理天,李志坚;凹槽栅MOSFET凹槽拐角的作用与影响研究[J];半导体技术;1998年05期
8 张杰;柯导明;徐太龙;马强;陈军宁;;叠栅MOSFETs的结构设计与研究[J];电子技术;2010年06期
9 冼立勤;高献伟;;MOS管短沟道效应及其行为建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0期
10 徐春叶;刘善喜;;薄膜全耗尽SOI CMOS工艺技术研究[J];集成电路通讯;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阮锡超;黄翰雄;聂阳波;李霞;马中原;李永明;周斌;任杰;张雅玲;齐波;鲍杰;辛标;蒋婧;王松林;兰长林;周祖英;唐洪庆;岳骞;李金;方彬彬;王子敬;;晶体探测器核反冲q 灭因子及其沟道效应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龙先灌;王明华;何福庆;彭秀峰;;关于单晶硅的面沟道效应研究[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上册)[C];1982年
3 郑里平;许子健;王呈斌;朱志远;;高能粒子在碳纳米管绳里的沟道效应[A];第四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华聪;何福庆;彭秀峰;王明华;;Si〈111〉和(111)1Mev质子沟道效应研究[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上册)[C];1982年
5 王明华;何福庆;郭华聪;彭秀峰;龙先灌;;三维定角器的研制[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上册)[C];1982年
6 王燕;田立林;;肖特基结MOSFET的发展现状[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7 胡国驹;何国柱;;关于粒子在晶体中沟道效应的轨迹理论[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上册)[C];198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劲;新型应变SGOI/SOI MOSFET的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严慧;毫米波InAlN/GaN HEMT栅结构优化与器件特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蔡伟立;异质栅器件的短沟道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1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71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