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数字化红外焦平面噪声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21:34

  本文选题:数字化红外焦平面 + 测试系统 ; 参考:《激光与红外》2017年10期


【摘要】:基于自行设计的TDI线列红外焦平面数字化读出电路,设计一款带有驱动IRFPA器件和数字化数据采集功能的红外焦平面测试系统,分别进行数字化线列读出电路电注入方式、中波红外焦平面和长波红外焦平面的噪声分析以及红外探测器比较关心的NETD的分析,并对积分时间、焦平面阵列注入区和偏置电压对红外探测性能的影响做了区分论证。
[Abstract]:Based on the TDI line infrared focal plane digital readout circuit, an infrared focal plane testing system with the functions of driving IRFPA device and digital data acquisition is designed. The noise analysis of medium wave infrared focal plane and long wave infrared focal plane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NETD which is concerned by infrared detector are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integral time, focal plane array injection region and bias voltage on the infrared detection performance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中电科技集团红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TN2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多光谱单片红外焦平面列阵探测器[J];红外;2004年02期

2 石永山;;红外焦平面成像技术的军事应用与发展[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10期

3 ;我国研制成功128×128元红外焦平面列阵[J];红外技术;1990年06期

4 杨亚生;红外焦平面列阵概论[J];电子科技导报;1994年02期

5 高;多色红外焦平面列阵[J];红外;1994年05期

6 Chuck King,高国龙;“灵巧”凝视红外焦平面列阵的光明前景[J];红外;1995年03期

7 徐华;我红外焦平面研究取得重大突破[J];高技术通讯;1996年05期

8 韩建忠,吴景生,,陈励夫;国外红外焦平面相关技术发展[J];激光与红外;1998年05期

9 玲;非致冷红外焦平面列阵[J];红外;1998年03期

10 张新宇,汤庆乐,张智,易新建;面阵折射微透镜与红外焦平面结构[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义;;昆明物理研究所红外焦平面技术发展现状[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言谨;;降低红外焦平面热失配应力的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升才;肖顺旺;徐宗昌;;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技术、应用及其发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钱芸生;张俊举;孙恋君;邢素霞;常本康;;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测试技术研究[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贺明;王亚弟;王新赛;路建方;刘雨;朱玉娜;;一种红外焦平面非均匀性特征分解的校正算法[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赵连城;;红外焦平面列阵和光电探测器件的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陈二柱;唐成伟;江美玲;梁平治;;横向多晶硅p~+p~-n~+结非致冷红外焦平面[A];2004全国图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杨少华;;红外焦平面的破坏性物理分析[A];2007'第十二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咏东;方家熊;赵军;陆慧庆;汤定元;;碲镉汞红外焦平面芯片钝化方案可行性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侯婷;顾国华;陈钱;;基于FPGA的红外焦平面成像条纹噪声逐帧抑制算法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蕊;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建模及TOD性能表征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安然;640×480的红外焦平面机芯设计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铭;基于Visual C++的红外焦平面测试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白杰;InSb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阵列数值模拟和光电调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4 贾超超;基于真空探针台的红外焦平面自动测试的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常文瑞;红外焦平面成像与红外图像实时处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侯婷;红外焦平面性能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其测试平台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7 龙华保;红外焦平面成像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凌小兵;非致冷红外焦平面的信号采集及预处理[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贺驰光;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温控电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陈善秋;非制冷红外焦平面像质改善的技术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98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898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3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