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门极阻容补偿网络的IGBT串联均压方法
本文选题:IGBT串联 + 门极阻容网络 ; 参考:《电工技术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针对IGBT串联应用中关断过程均压问题,对IGBT的关断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出影响IGBT关断过程的核心等效电路和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门极补偿阻容网络的IGBT串联均压方法,推导出增加门极阻容补偿网络后串联IGBT动态电压不均衡度和关断时间影响的计算公式,并提出门极阻容网络参数的选取原则。建立基于Lumped Charge方法的IGBT半物理数值模型,对IGBT门极阻容补偿网络进行仿真验证。给出了实际测试工况下的补偿网络参数,建立IGBT串联均压实验系统,进行多种电压、电流工况下的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串联IGBT的延迟时间和动态电压上升速率的差异,在母线电压为2 000V和关断峰值电流为1 500A时,采用该控制方法可将串联IGBT的动态尖峰电压不均衡度由14.4%降至6.3%。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voltage equalization in IGBT series application, the turn-off process of IGBT is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 core equivalent circuit and calculation formula that affect the turn-off process of IGBT are summarized. On this basis, an IGBT series voltage equa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gate compensated resistive and capacitive network is proposed,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dynamic voltage imbalance and turn-off time of series IGBT after increasing gate resistive and capacitive compensation network is derived.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gate pole resistive network parameters is also proposed. The half-physical numerical model of IGBT based on Lumped charge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the simulation of IGBT gate pole resistive compensation network is carried out. The compensation network parameters under the actual test conditions are given, and the IGBT series voltage sharing experimental system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under various voltage and current conditions.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fference of delay time and dynamic voltage rise rate of series IGBT, when the bus voltage is 2 000 V and the off peak current is 1 500 A. Using this control method, the dynamic peak voltage imbalance of series IGBT can be reduced from 14.4% to 6.3%.
【作者单位】: 西安许继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分类号】:TN32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新生;;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探讨[J];电气自动化;2002年04期
2 周志敏;;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特性与研发(一)[J];电源世界;2003年12期
3 吴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及其应用[J];电子与自动化;1994年02期
4 王可恕;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J];国外电子元器件;1995年07期
5 杜亚洲,王庆贤;基于IGBT大功率中频电源的研究与设计[J];甘肃科技纵横;2004年06期
6 史平君;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的驱动与保护[J];火控雷达技术;1996年03期
7 周志敏;;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特性与研发(二)[J];电源世界;2004年01期
8 郝润科,杨一波;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驱动及保护电路的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2014年中国IGBT销售额将近10亿美元[J];电源世界;2011年05期
10 吴琪乐;;IGBT的供货紧张情况将延续至年底[J];半导体信息;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鹏飞;殷树言;段红海;;IGBT逆变熔化极脉冲氩弧焊机研制[A];第三届21世纪中国焊接技术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1年
2 李黎;李杨;罗洋;;一种馈能式IGBT串联动态均压电路[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陈爽;杜贵平;张波;;IGBT寄生参数及其行为特征分析[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薛文彦;马西奎;吴亚中;;基于软开关电路测量的IGBT高频寄生参数抽取[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宁大龙;同向前;;IGBT串联中RCD门极有源均压参数选择[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吴忠智;吴加林;;串联IGBT高压变频器的原理及应用[A];展望新世纪——’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池浦田;李崇坚;朱春毅;唐磊;兰志明;;基于IGBT的磁悬浮列车车载变流器散热器的设计[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朱选才;徐德鸿;沈国桥;奚淡基;;应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逆阻型IGBT的电流型DC/DC变换器[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梅军;郑建勇;顾东亮;饶莹;;基于IGBT的混合式转换开关换流电路设计与性能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方玉甫;王晓宝;;高频IGBT模块共性技术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晓伟 冯健;混合动力是新能源汽车切入点 IGBT成驱动核心[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江苏 苏俊;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简介[N];电子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秦虹;国产IGBT替代进口趋势明显[N];中国电力报;2014年
4 记者 方大丰;我首条8英寸IGBT芯片线建成[N];工人日报;2014年
5 首席记者 齐泽萍 通讯员 申军平;我国首批世界先进IGBT在永济成功下线[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6 成都佳灵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吴加林;IGBT直接串联高压变频器问世[N];中国电子报;2003年
7 记者 矫阳;首件国产高压IGBT芯片通过鉴定[N];科技日报;2013年
8 湖南 兰涛;IGBT组件检查方法[N];电子报;2004年
9 山西 杨德印;变频器中使用的电力电子器件IGBT与功能模块[N];电子报;2012年
10 记者 李伟锋 通讯员 刘亚鹏 曹婷;国内电压最高IGBT芯片研制成功[N];湖南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彭飞;基于光纤通信与电源供电的IGBT光驱动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徐清彬;风电变流器IGBT失效分析及其可靠性评估的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6年
3 潘洋;IGBT封装模块散热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邹格;压接型IGBT串联有源电压控制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李尧圣;高压IGBT短路关断中芯片温升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6 张晏铭;基于广义端口特性的IGBT功率模块可靠性综合测试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王辉;新型SiC沟槽IGBT的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张玉林;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低温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5年
9 陈宏;高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设计及可靠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仝蒙;铝基金刚石IGBT散热基板的制备和性能测试[D];江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84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98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