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本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理工大学》 2012年
后危机时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吴俊杰
【摘要】:电子信息产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渗透作用很强,大部分工业要进行升级改进都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持,两化融合对提升中央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其兴衰成败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产业安全,其发展水平甚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面对后危机时代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中,如何创新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阶段有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在我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中己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针对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如何正确评价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分析影响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发现和解决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很少,而这些王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本文首先从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从发,揭示了后危机时代的内涵,分析总结了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关于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方法研究。然后在资料分析和统计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概况,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以及后危机时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并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较全而剖析。接着依据指标建立的目标性、可行性、科学性和独立性原则,在综合分析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影响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创新点之一。并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详细解释和描述。 最后,本文对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采用了变异系数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和模糊综合评价对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2004-2009年发展情况为例,对本文所建立的电子r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结果上,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后危机时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63;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本田;;产业集群:提升安徽省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渠章才;盛国荣;;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4期
4 吴松飞;;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5 孙飞;;后危机时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石亚碧;;提升河北省优势产业竞争力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7年06期
7 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J];经济评论;1999年05期
8 任若恩;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J];经济研究;1998年02期
9 刘国炳;;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实践意义[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波波;顾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四川优势产业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陆松;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麦秀;发展中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模型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王桔;刘雪;傅泽田;;中国农机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2期
3 张谋贵;制约安徽工业竞争力的因素探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李晓灵;王晓梅;;软实力竞争浪潮下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陈晓波;王莉莉;;对外资并购的评价和对策[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6 许凌燕;;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单项指标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18期
7 刘美平;德国“经济奇迹”深层根源探究及其对中国改革之启示[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8 沈伟利;徐建中;;产业自生竞争力理论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9 张如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理论综述[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毛亚庆,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军;朱砚花;;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王滨;周琼;郭玉娟;;北京市区域功能定位评价体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王慧强;王建中;宋曰钦;赵云霞;;杏仁的国际贸易分析[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熊琼;崔黎波;;旅游贸易对上海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5 陈涛;魏世灼;;福建省制造业竞争力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赵儒煜;刘静;;论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夏来保;;天津航空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究——基于钻石竞争模型视角[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陆继锋;沈宇;;中国烟叶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上创利;;新时期黑龙江农产品流通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卢锋;刘鎏;;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重新考察[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总第24期)[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张济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晓燕;光伏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子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毓剑;基于网络化的林业工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静;产业内贸易条件下提升中国贸易竞争力的路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岚;黑龙江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牛迎春;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谈睿;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玩具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于琦;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鞋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洪增;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黄哲雨;长沙市的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文轩;基于市场绩效的中国船舶工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欧阳乐华;中国电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陈宗财;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玉莲;鲍芳修;郑冰兵;;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机制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3期
2 田海峰;信息产业发展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3 金碚;;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刘捷明;;闽台电子信息产业对接研究[J];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5 樊纲;论竞争力——关于科技进步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思考[J];管理世界;1998年03期
6 周明生;;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肖红叶,李晶;我国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卫兴华;;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来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陈健;谈安徽中小企业产业群的建立[J];华东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10 徐彬,贺迎春,张英;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政策集群[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刘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辛向阳;[N];浙江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颖锋;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梁永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厦门大学;2006年
3 王翔宇;提高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刘凌瑜;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结果的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十五”发展蓝图[J];电子产品世界;2000年07期
2 成泉;欧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产业政策[J];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年06期
3 梁钊,赵凡湘;为侨乡培养电子信息人才[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年01期
4 孙志恒;抓住机遇 开拓进取 再创电子信息产业新跃进[J];山东电子;2000年01期
5 ;2001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论坛在北京举行[J];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12期
6 ;四川出台电子信息产业优惠政策[J];邮电商情;2000年23期
7 张郁;;电子信息技术以用立业[J];每周电脑报;2000年08期
8 陈艳华;以信息整合为目标 优化企业集成管理系统──华星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追求[J];中国信息导报;2001年06期
9 ;电子信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1年11期
10 ;电子信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1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辉;游劲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2 王新川;程煜;;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合作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周子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李晓辉;游劲松;;面向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人才[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5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王秉科;;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展望[A];21世纪中国电子仪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4年
7 张庆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和出路研讨[A];促进信息通信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8 吴艳霞;党兴华;;加速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康灿华;阮飞;;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初探[A];第十二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晓辉;孙玉法;朱军;;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同 马继亮;[N];蚌埠日报;2007年
2 新华;[N];电子报;2007年
3 陈斯;[N];福建日报;2007年
4 主持人: 晁毓山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记者 嘉 宾: 闻 库 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司长 倪光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怀进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务副校长 龚 克 清华大学副校长 徐智群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5 王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夏似飞;[N];湖南日报;2007年
7 ;[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记者 廉士传;[N];四平日报;2006年
9 记者 江领;[N];商务时报;2007年
10 龚砚庆;[N];河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永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周新;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伟;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希荣;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朱文飞;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徐福曼;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曹洪亮;哈尔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孙慧玲;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4年
7 李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梁倩茜;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文杰;成都重庆两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10 何悦;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5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0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