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孔径三视场中波红外光学系统
[Abstract]: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ong focal length and large field of view in a single optical channel, an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is designed. The optical system uses split aperture technology, including small field of view optical channel and medium field / large field optical channel. The conversion between the two channels is accomplished by cutting out the mirror placed at 45 掳, and the small field optical channel uses secondary imaging. Only 6 lenses are used with high transmittance, 3 times imaging is used in the medium field / large field optical channel, the small field optical channel and the middle field / large field optical channel share a reflector and a relay group, and the common pupil entry pupil-aperture is realized. The long focal length of small field is 1120mm, the short focal length of large field is 22.58mm, the ratio of variation is 53 脳, the optical channel of small field of view is folded three times, and the optical channel of medium and large field of view is folded once, and the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dimensions a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shape envelope is in the range of 270mm 脳 217mm 脳 258mm, the system is compact, and the three-wave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with long focal length and large field of view is realized. The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age quality of the optical system is good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hermal imager.
【作者单位】: 昆明物理研究所;
【基金】:预研项目支持(No.LZ0102040101)
【分类号】:TN2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彬;裴云天;李景镇;;空间红外光学系统技术综述[J];光学仪器;2007年04期
2 麦绿波;金伟其;冯生荣;;红外光学系统系列化方案[J];光学技术;2008年01期
3 高;;多色广角红外光学系统及方法[J];红外;2008年05期
4 沈宏海;王国华;丁金伟;王灵杰;撖們們;李永刚;;主动补偿无热化技术在机载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5 刘群龙;吴晗平;张焱;胡大军;;新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特点与技术分析[J];光电技术应用;2010年02期
6 熊衍建;吴晗平;吕照顺;周伟;黄璐;;军用红外光学系统性能及其结构形式技术分析[J];红外技术;2010年12期
7 刘钧;武晓晨;;弹载卡式红外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J];应用光学;2012年01期
8 卢意红;邓强;;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研究[J];红外;2012年05期
9 罗庆秀;;红外光学系统[J];航空兵器;1976年03期
10 赵秀丽;;实用红外光学系统[J];激光与红外;197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勉军;熊玉卿;罗崇泰;黄心耕;;《会聚光》红外光学系统及其光控系统[A];TFC'0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马勉军;熊玉卿;罗崇泰;黄心耕;;会聚光红外光学系统及其光控系统设计[A];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泉;;红外光学系统中心偏装调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王生云;杨红;姜昌录;汪建刚;孙宇楠;;红外光学系统参数测试技术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升辉;杨长城;;采用衍射元件实现消热差的中波红外光学系统[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0年
6 李玉涛;王继承;问会青;张天孝;;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红外光学系统的热机耦合分析[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孟庆超;潘国庆;张运强;姜成舟;;红外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A];第二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耿安兵;王海涛;李升辉;;红外光学系统被动热不敏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红;赵宝珍;;红外光学系统透射比测量[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梁玲;张良;;折/衍混合红外光学系统无热设计[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威;静止轨道大视场红外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杨永亮;激光(1.064μm)/红外(3~5μm)光学系统中滤光膜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岩峰;现代红外光学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远方舟;温度自适应红外光学系统设计及测试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3 奚晓;红外光学系统无热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羽;被动热补偿型折衍混合红外光学系统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武晓晨;位标指示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6 熊衍建;机载大口径长焦距折衍混合非球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D];湘潭大学;2012年
7 包立明;红外光学系统的热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王巍;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利;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张东旭;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参数检测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09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20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