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S波段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相位稳定性的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7 21:23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器件输出微波相位的稳定性,对S波段强流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输出微波相位特性开展了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束流发射和传输均匀性、腔内杂频和强流脉冲电压波动是影响器件输出微波相位稳定性的重要原因,通过优化二极管结构,增加吸波材料以及优化腔体结构和参数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小上述因素对输出微波相位稳定性的影响,提高器件工作的稳定性。对优化后的器件开展了实验研究,得到单台单次输出功率GW量级基础上,100 ns内相位标准差约10°,单台重频5 Hz工作输出微波相位标准差约20°,两台同时工作输出微波相位差抖动约20°的结果,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microwave phase effectively, the microwave phase characteristics of S-band relativistic klystron amplifier are studied theoretically and optimiz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am e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uniformity, intracavity heterodyne frequency and high current pulse voltage fluctuation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microwave phase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The structure of the diode is optimized. Increasing the absorbing material 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and parameters of the cavit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factors on the phase stability of the output microwave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device. The optimized device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On the basis of a single output power of GW, the phase standard deviation within 100 ns is about 10 掳, and the microwave phase standard deviation is about 20 掳at a single repetition rate of 5 Hz. The results of microwave phase difference jitter are about 20 掳, which meet the need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75158,11605191) 中物院科学与技术发展基金项目(2015B0402096)
【分类号】:TN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行,章祖麟;速调管寿命终结判断法及成因[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1年02期

2 张德善;李慎旭;李东方;;速调管寿命终了的判断方法及寿命降低的原因分析[J];电视工程;2003年02期

3 宁日民;多腔速调管主要性能指标简化分析[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 韩艳,吴静;速调管的拆卸、清洁与安装[J];西部广播电视;2005年06期

5 阮望;张瑞;王勇;丁耀根;阮存军;;带状注速调管高频结构的初步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03期

6 赵鼎;丁耀根;;基于圆环模型的速调管2.5维注波互作用程序(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04期

7 赵鼎;丁耀根;王勇;;速调管2.5维非线性注波互作用程序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8 周碎明;;高次模式多注速调管[J];真空电子技术;2008年04期

9 桑波;高倩;;速调管工作原理与通道调谐[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9年02期

10 祝亮;陈建伟;李楠;;1kW速调管放大器控保电路的设计[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谦;邹曦露;呼俊改;;延长速调管使用寿命的方法[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2 丁海兵;丁耀根;张波;唐科;;小型速调管存储故障预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丁耀根;;周期永磁聚焦速调管的研究进展[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4 黄雅婷;沙广武;段兆云;徐进;王战亮;唐涛;宫玉彬;;W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高频结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丁耀根;赵京君;刘铁山;;改进宽频带速调管等激励功率频率特性的新方法[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6 丁耀根;彭钧;朱允淑;师绍明;鲍明强;殷岫龄;张月兰;蒋振柏;王彩英;;多注速调管的研究进展[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李慎;李明光;李家胤;;速调管输出段聚焦磁场强度的优选[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张小锋;阮存军;罗积润;阮望;陈姝媛;赵鼎;;W波段带状注速调管高频系统的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9 陈姝媛;阮存军;阮望;张小峰;王勇;;W波段带状注速调管三间隙耦合腔的研究[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黄华;常安碧;谭杰;甘延青;雷方燕;;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勇;高功率毫米波回旋速调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新桥;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2年

3 陈永东;高增益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自激振荡机理及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3年

4 林福民;大功率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3年

5 孙鹏;X波段高峰值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6 白现臣;高功率微波源注入S波段两腔大间隙速调管放大器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黄华;S波段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莹;速调管宽带输出回路的设计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曾造金;W波段扩展互作用速调管高频结构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朱旭智;X波段同轴多注速调管优化及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成会;S波段四腔相对论速调管的整管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赵欲聪;Ka波段强流带状注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的高频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陈颖;C波段多注速调管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黄雅婷;W波段片状注EIK的高频结构及输能结构[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徐证清;220GHz耦合腔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黄莉丽;新型毫米波速调管高频与注波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崔茜;大功率速调管的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67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367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