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集成有源开关滤波器组设计
【图文】:
装配和调试工作,并能在实现装备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降低成本[5-6]。本文从雷达接收机的需求出发,结合芯片集成和系统级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单片有源带通滤波器组设计方案,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一种单片有源开关滤波器组的设计。1射频前端电路结构相控阵雷达接收机是有源阵面中结构最复杂、处理信号种类最多、元件种类最多的功能模块之一,其射频前端完成信号接收与放大、变频、激励、模数/数模变换等功能[2,5]。其典型电路构成,如图1、图2所示。图1为射频前端电路结构接收通道框图,图2为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发射通道框图。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完成射频信号处理功能。射频信号,尤其是微弱射频信号易受到其他信号,例如时钟信号的干扰。通常时钟信号在几十兆到几百兆间,其十次方以上谐波恰好位于射频回波频段内,且其功率甚至高于射频回波信号。因此,相控阵雷达射频前端电路具有极严密的去耦规则,元器件数量之多远高于图1、图2所示。图1射频前端电路结构接收通道框图图2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发射通道框图在射频前端结构中,,无源功能电路完成阻抗变换、选频、滤波的功能,传统技术上采用LTCC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变压器等实现,尺寸较大。本文采用了一种IPD技术,其具有广泛的用途[3-4,6],是系统级集成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因为品质因子较低,其往往采用带外抑制与带内特性取折中的策略,更需要在系统设计中做出优化设计。2单片集成有源开关带通滤波器组2.1电路设计高密度基板制造和装配技术的进步,促使在狭小的封装内完成原来在印制电路板进行的布线和元器件装配成为可能,通过高密度布线基板,将表贴元件、金丝键合元件、倒装焊元件装配到基板上。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有陶瓷基板、有机基?
装配和调试工作,并能在实现装备小型化、轻量化的同时,降低成本[5-6]。本文从雷达接收机的需求出发,结合芯片集成和系统级集成技术,提出了一种单片有源带通滤波器组设计方案,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一种单片有源开关滤波器组的设计。1射频前端电路结构相控阵雷达接收机是有源阵面中结构最复杂、处理信号种类最多、元件种类最多的功能模块之一,其射频前端完成信号接收与放大、变频、激励、模数/数模变换等功能[2,5]。其典型电路构成,如图1、图2所示。图1为射频前端电路结构接收通道框图,图2为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发射通道框图。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完成射频信号处理功能。射频信号,尤其是微弱射频信号易受到其他信号,例如时钟信号的干扰。通常时钟信号在几十兆到几百兆间,其十次方以上谐波恰好位于射频回波频段内,且其功率甚至高于射频回波信号。因此,相控阵雷达射频前端电路具有极严密的去耦规则,元器件数量之多远高于图1、图2所示。图1射频前端电路结构接收通道框图图2射频前端电路结构发射通道框图在射频前端结构中,无源功能电路完成阻抗变换、选频、滤波的功能,传统技术上采用LTCC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变压器等实现,尺寸较大。本文采用了一种IPD技术,其具有广泛的用途[3-4,6],是系统级集成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因为品质因子较低,其往往采用带外抑制与带内特性取折中的策略,更需要在系统设计中做出优化设计。2单片集成有源开关带通滤波器组2.1电路设计高密度基板制造和装配技术的进步,促使在狭小的封装内完成原来在印制电路板进行的布线和元器件装配成为可能,通过高密度布线基板,将表贴元件、金丝键合元件、倒装焊元件装配到基板上。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有陶瓷基板、有机基?
【作者单位】: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TN71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光明,焦李成,谢雪梅;完全重构的非均匀滤波器组设计[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2 周育人,李元香,闵华清;基于提升方法的滤波器组因子分解[J];电子学报;2003年10期
3 刘宏兵,杨万海,彭进业,王大凯;利用完全重构滤波器组进行图像的多尺度边缘提取[J];信号处理;2000年S1期
4 郭福成,皇甫堪;基于滤波器组的改进型Wigner-Ville分布[J];信号处理;2001年01期
5 王嘉梅;调制型数字滤波器组的设计及实现方法[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6 石光明,刘芳,谢雪梅,焦李成;低复杂度结构化完全重构的两通道滤波器组[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7 石光明,焦李成;基于多项式分解理论的低时延完全重构两通道滤波器组的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07期
8 潘兴德,郭军;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时频分析的等价性及其应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5期
9 章国安,包志华,张小东,毕光国;复数滤波器组的优化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毛家发,张文龙;关于双正交滤波器组构造的修正[J];福建电脑;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雪虹;毕厚杰;;一种临界采样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2 王玲;周朝华;;开关-滤波器组件[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刘郁林;彭启琮;;几种滤波器组联合均衡方法的性能比较[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苏飞;王兆华;;严格子带互补的正交镜像滤波器组设计[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范薇;金明录;赵冠男;;一种用于连续相位调制系统的简易滤波器组[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陈年泼;庄彦瑛;俞加伟;华惊宇;;广义多载波调制解调滤波器组干扰频域分析[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孙天亮;陈伟元;王豪才;;综合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8 张保轩;关卫华;;语音滤波器组硬件的参数优化[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周鹏;王欣;赵福令;;FIR双通道正交镜像滤波器组的实现[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10 郑茂林;谌贵和;李涛;;跨频段数字调谐YIG滤波器组件[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金光;快速滤波器组理论及在多载波调制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石光明;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和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盛玉霞;综合滤波器组优化设计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4 王建卫;滤波器组设计与细分算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吴华;滤波器组多载波系统快速实现及同步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王玮;模拟/数字混合滤波器组设计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彭安金;PRQMF滤波器组理论及其在数字化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8 王小龙;DFT和交替DFT调制滤波器组设计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蒋俊正;DFT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池军;LPPR多速率滤波器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非均匀滤波器组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黄绍广;高效数字FIR滤波器及滤波器组的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3 邓山勤;基于多相滤波器组的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谭富春;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双通道并行数据采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杨松涛;完全重构滤波器组优化及其在宽带信道化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靳应祥;一种组合型开关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何信旺;基于滤波器组的UMTS窄带多载波聚合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罗潇景;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FBMC)调制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刘畅;基于混合滤波器组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项楠;非理想重构FBMC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43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4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