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非线性放大环形镜的超快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01:48
【摘要】:光纤激光器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相比,具有成本低、结构紧凑、散热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同时由于超快光纤激光器具有脉冲窄、光谱宽、峰值功率高的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激光加工领域,因此,如何获得超短脉冲激光输出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获得超短脉冲的方式主要包括调Q技术和锁模技术,但调Q技术由于受到调制器件本身的限制,很难获得飞秒量级的锁模脉冲,现阶段使用最广泛主要是锁模技术,其中锁模技术包括主动锁模、自锁模和被动锁模等,前两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而被动锁模技术利用腔内非线性光学器件进行锁模调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集成等优点,成为现阶段主流的锁模技术,但是,目前已报道的被动锁模技术中,基于可饱和吸收体的激光器受到器件本身的限制,寿命较短;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的激光器中偏振器件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而基于“9”字腔的被动锁模激光器,采用一种新型的非线性环形腔结构,该激光器在“8”字腔激光器的基础上极大的缩短了腔长,有利于产生更高重复频率的激光输出。然而,目前主流的“9”字腔激光器中普遍存在自由空间结构,这些自由空间的部分使得激光器易于受到温度、振动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大大降低了激光器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在环形腔中引入适当的非线性相移,最终得到了全保偏、全光纤、可自启动的被动锁模飞秒光纤激光器。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获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非线性放大环形镜的锁模原理,从理论上推导了“8”字腔激光器的锁模原理。2.在理论的指导下,搭建了基于“8”字腔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配合基于腔外光栅对的脉冲压缩技术,成功获得了飞秒量级的输出脉冲。3.改进“8”字腔激光器的结构,打开“8”字腔激光器的次环,缩短腔长并提高重频,同时,在实验环境下验证了基于“9”字腔激光器的新型腔结构,最终获得了全光纤、全保偏、可自启动的超短脉冲光纤激光器。4.进一步验证了“9”字腔激光器内锁模器件的各项参数对锁模机制的影响,包括相移器大小、耦合器的分光比、单模光纤长度等参数,并获得重复频率为96MHz,脉冲宽度为421fs的锁模激光。
【图文】:

光纤激光器,实物,能级


于包层的折射率,从而把光限制在纤芯内传输,其中,包层和涂覆层对纤芯具有逡逑保护的作用。这里我们以掺铒光纤为例,首先介绍增益光纤是如何工作的,其中,逡逑铒(Er0离子的三能级结构如图1-2所示。逡逑^逦\逦e2逡逑\无辐射跃迁逡逑E1逡逑「:£邋激吸收逦980邋ran逦1480nm邋1550nm逡逑泵浦逡逑受激发射逡逑逦逦逦^——E0逡逑图丨-2铒离子的三能级结构示意图逡逑正三价的铒离子(Er3—)包含三个能级,分别是E0,邋E!,邋E2,其中Efi是稳态,逡逑E2属于亚稳态,£1是激发态,首先处于E0能级的粒子被980nm的泵浦光激发到逡逑E2能级,但是粒子在E2能级上是不稳定的,会自发的无福射跃迁到达El能级,逡逑当激发达到一定强度时,处于亚稳态的粒子逐渐增多,处于基态的粒子数逐渐较逡逑小,从而实现粒子数翻转,激发态的粒子会受激跃迁到基态,,释放出1550nm的逡逑光。逡逑2逡逑

纵模,光强


幅度调制函数为d⑴,其中,冰0是关T时间丨的函数,输出光强/(0与'(0成逡逑正相关,因此7(0也是关于时间/的函数,通过(2-8)式的分析我们知道,/(0中逡逑包含27V邋+邋1不同的纵模,所以得到的激光屮也存在27V邋+邋1个纵模,图2-1给出了逡逑7个(iV邋=邋3)个振荡模的输出光强曲线。逡逑A\t)逡逑0逡逑t逡逑图2-丨七个振荡纵模的输出光强图逡逑其中调制函数的周期为:T邋=邋2tt/邋Aw邋=邋1邋/邋A邋V',这与光在腔内往返一周所用的时逡逑间相等。经过锁模之后的脉冲宽度为r=l/(2N+l)Av,约等于振荡线宽的倒数。逡逑经过上面一系列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激光器的输出是间隔逡逑为r邋=邋I邋/邋C的规则脉冲序列;(2)每个脉冲的宽度Ar=l邋/邋[(2;V邋+邋1)Ak邋],由公式可以逡逑看出,当光谱的线宽越大时,可得到的脉冲宽度越窄;(3)最终得到的激光脉冲的逡逑峰值功率正比于£02(2M邋+邋l)'相对于连续波输出的光强提高了邋2M邋+邋1倍。逡逑13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装机将打破美国禁运[J];现代焊接;2016年12期

2 张宁;;掺铥光纤激光器结构与特性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3 石佳;王娟芬;张聪;张朝霞;杨玲珍;;光纤激光器中亮暗孤子对的传输特性[J];光学学报;2018年05期

4 申玉霞;李飞;;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光纤激光器的最优设计[J];激光杂志;2017年02期

5 宋昭远;姚桂彬;张磊磊;张雷;龙文;;单频光纤激光器相位噪声的影响因素[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03期

6 刘毅;;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正式装机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J];中国设备工程;2017年01期

7 ;国产光纤激光器进入发展新阶段[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7年04期

8 李昕芮;王子健;李增;冯玉玲;;双频调制的单环铒光纤激光器的混沌产生和同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9 庞雪莲;;全光纤激光器性能及主要技术介绍[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年04期

10 ;光纤激光器特种光纤最新进展及建议[J];功能材料信息;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昭;漆云凤;何兵;周军;;2μm波段连续拉曼光纤激光器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2 马建立;姜诗琦;于淼;刘海娜;王军龙;王学锋;;1.2kW单主振级全光纤激光器[A];激光聚变能源检测与驱动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5年

3 赵水;段云锋;张秀娟;王强;邓明发;孙维娜;;1908nm掺铥全光纤激光器的研究[A];激光聚变能源检测与驱动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5年

4 周军;何兵;李骁军;叶青;刘恺;漆云凤;楼祺洪;陈卫标;;高功率光纤激光核心部件与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产业化[A];第十三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5 史伟;;高端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现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史伟;;基于光纤激光器的太赫兹源[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镇伟;曹涧秋;陆启生;;相互注入式光纤激光器耦合阵列相干合成的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罗正钱;黄朝红;蔡志平;许惠英;刘孙丽;;掺磷拉曼光纤激光器的解析解及数值模拟[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侯静;肖瑞;陈子伦;张斌;;3路光纤激光器阵列相干合成输出[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刘艳格;董孝义;袁树忠;开桂云;刘波;付圣贵;王志;;全光纤激光器与放大器研究(特邀)[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燕;烽火通信:光纤激光器用掺镱光纤实现市场突破[N];人民邮电;2018年

2 MEB记者 余悦;光纤激光器市场爆发 全球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N];机电商报;2018年

3 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通讯员 杨小彬;“激光打蚊子”机器人将于明年上市[N];深圳商报;2017年

4 记者 文俊 通讯员 余洋欢 实习生 董航;我省研发国内首台2万瓦光纤激光器[N];湖北日报;2016年

5 记者 李墨;我国首台万瓦光纤激光器在汉问世[N];湖北日报;2013年

6 CUBN记者 刘末;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进入竞争时代[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7 记者 王进;我国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问世[N];中国船舶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波;“万瓦光纤激光器”促3D打印“成行”[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陈俊 李慧;我国光纤激光器跨进全球三强[N];湖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张平阳;首台国产1000W工业级光纤激光器在西安诞生[N];西安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伟;全光纤单频掺铥光纤激光器和有源内腔光纤传感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王建明;高功率单模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输出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张雪霞;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与工程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年

4 崔玉栋;碳纳米材料可饱和吸收器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6年

5 韩冬冬;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孤子特性调控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6年

6 杨建龙;基于增益开关技术的高能量脉冲全光纤激光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宋秋艳;基于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光纤激光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8 裘燕青;高性能掺杂石英光纤及光纤激光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王飞;高功率掺铥光纤激光器及其在共振泵浦激光技术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董淑福;稀土掺杂光纤激光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义冬;基于激光测距的脉冲掺镱光纤激光器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2 汪琛;单模光纤激光器及相干光通信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罗容梅;纳米光纤激光器仿真计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史红霞;3μm波段可调谐脉冲光纤激光器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海永晨;中红外新型可饱和吸收材料调Q及增益调制光纤激光器[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王妍妍;基于拉锥光纤和SBS的2μm多波长光纤激光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常俊利;耗散孤子谐振锁模光纤激光器[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高文斌;2微米锁模光纤激光器及波长变换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9 申圣男;基于新型材料的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赖雪;基于掺铒ZBLAN光纤可见光和3μm波段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1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591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