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SiC MOSFET并联主动均流方法研究
【图文】:
近年来,以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为代表的第三代为器件性能的大幅提升带来了机遇。大家普遍认为 SiC 材料是压和高温应用的综合性能最优越的材料[1]。随着 Cree 公司向级的 SiC 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于汽车的 SiC MOSFET 和 SiC 二极管也有了很大的市场,行业带半导体将有很好的市场前景。Yole 预测到 2023 年 SiC 功率14 亿美元[2]。 所示,SiC 材料与 Si 材料相比,具有高能带、高饱和速度、高特性,是高频、高温、高功率密度场合的理想选择。SiC 材料 3 倍,这决定了 SiC 器件可以承受更高的电压,同时,由于禁带流子浓度低,高温下的稳定性更好;SiC 材料的临界击穿电场以作为高压大功率器件;SiC 材料的饱和漂移速度更高,更适导率约为 Si 的 2~3 倍,可以满足温度更高的应用场合,减小功率密度。得益于 SiC 材料的固有特性,新一代 SiC 功率器件高了工作温度。
可以获得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具优势。用需求器件已进入应用推广和大规模商业化阶段,其电网、航空航天、新能源发电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统应用中人们关注的重点[3],SiC MOSFET 作为第低饱和压降和低开关损耗的优良特性,让我们离目味着同等电压等级的功率器件,它可以做的更小成本和体积;开关频率的提高则可以提高系统的运器件的体积。目前 SiC 器件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据中心等场合。新能源电动汽车代表着环保、代表池技术、充电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动方程式也随造商在未来 5 到 10 年内采用碳化硅[2]。总的来说低损耗等优点,它必然会克服 Si IGBT 在高频大高压电力电子系统的首选功率器件。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3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英英;郑列;;大功率直流电源并联均流技术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年28期
2 易智;沈龙辉;;均流技术在广播电视发射机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8年21期
3 高凡;;SiC MOSFET并联均流技术的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年02期
4 朱发明;刘道平;杨亮;马汉;;均流式多管导流型气泡泵提升性能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8年06期
5 陈坤洋;郭婷婷;王海刚;;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均流构件结垢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8年09期
6 王家宝;任霞;沈建华;;采用UC3525直流电源的民主均流方案[J];通信与广播电视;2018年Z1期
7 宋伟;李昊远;张元科;徐浩东;韩猛;;一种Buck变换器并联均流系统的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9年05期
8 游江;孟繁荣;张敬南;;基于回路成形的并联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器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年02期
9 佘国君;;基于开关电源并联均流问题的分析[J];科技资讯;2017年28期
10 万志华;王建军;吴春燕;谭文华;;基于数字控制技术的LLC电源并联均流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飞;姚信安;;电源变换器动态均流策略[A];第二十一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七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7年
2 祝遵强;王蒙;谷娟;;并联管组均流模型的数值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3 颜红;陈武;阮新波;;极端条件下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直流变换器均压控制策略[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燎源;多逆变器并联均流及功率灵活分配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HOANG THI THU GIANG;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宏志;多功能交—直流PWM变换器模块化控制方法与模块组合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4 华明;三相逆变器冗余并联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余飞;高压大功率电磁发射机供电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涵雷;准谐振多路LED驱动器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2 薛亚飞;大功率SiC MOSFET并联主动均流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3 胡咏;电动汽车充电模块的并联均流技术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年
4 徐彬;大功率充电电源并联均流技术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5 易海艳;双向DC/DC变换器并联均流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林丽芗;基于CLCL-T谐振网络的多路均流LED驱动电源研究[D];福州大学;2017年
7 周鑫;基于并联均流的模块电源设计[D];重庆理工大学;2018年
8 惠城武;SiC MOSFET并联模块均流技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9 刘永鸽;大容量交直流变换器均流监控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
10 李景恒;直流电源并联均流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98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9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