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随机耦合模型在多种场景下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12:34
【摘要】: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高功率微波(High Power Microwave,HPM)作为电磁干扰源已广泛存在于实际工程当中。为了给电子设备提供良好的电磁环境,电子设备外部通常加装有金属屏蔽腔体,以减少外部电磁波对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为了方便走线、保持通风散热及节约材料,金属屏蔽腔体上通常开有孔缝。由于高功率微波具有功率高、频率高的特点,因此高功率微波极易透过孔缝,以“后门耦合”的方式进入到腔体内部,对里面电子设备的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近年来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复杂,对高功率微波的敏感度也越来越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金属屏蔽腔体的电磁耦合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金属屏蔽腔体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且对于高频电磁波属于电大尺寸,可视为波混沌有损的复杂腔体,因此本文将采用随机耦合模型(Random Coupling Model,RCM)对腔体的电磁耦合效应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级联的双腔体模型,将随机耦合模型与网络级联理论相结合,推导了双腔体内目标点处感应电压的计算方法,并搭建实验平台,利用实验数据进行计算,画出了由该方法得到的目标点处感应电压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与由其它方法得到的感应电压概率密度函数的对比图,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接着,利用随机耦合模型对复杂单腔体内电子电路的损伤概率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实验验证了平面波作用下随机耦合模型在复杂单腔体内电子电路损伤概率分析和预测中的适用性,并得出了平面波功率和高斯脉冲参数对电子电路损伤概率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以变电站保护小间为物理原型的混响室模型,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所需要的物理量进行仿真,再利用随机耦合模型计算出目标点处感应电压,将其概率密度函数与仿真得到的感应电压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对比,证明了随机耦合模型在变电站保护小间电磁耦合效应评估中的有效性。本文的结论可为大规模不规则电子系统中电磁兼容、电磁效应评估、电磁防护及电磁加固等工作提供指导。
【图文】:

均匀分布,腔体,混沌状态,可用


杂的不规则腔体内的电磁波射线轨迹与时间成指数关系,是“混沌”的,这种腔体被逡逑称为波混沌腔体。常见的波混沌腔体模型有席奈台球模型、蝴蝶结模型、运动场台逡逑球模型等,具体形状如图2-1所示所示。在实际工程中,将系统具有边界敏感性的逡逑状态称为混沌状态,即当腔体内部出现不规则边界时就可以产生波混沌现象,因此逡逑实际工程中所使用的腔体内部很容易产生波混沌现象。逡逑00邋n逡逑(a)席奈台球模型逦(b)蝴蝶结模型逦(c)运动场台球模型逡逑图2-1常见的波混沌腔体逡逑腔体是否处于波混沌状态可用Dyson圆系综来证明,该理论通过验证腔体归一逡逑化散射矩阵的本征值和本征相位是否具有独立统计性,且本征相位是否在(-71,71)范逡逑围内围绕1/2;!均匀分布,来判断腔体是否满足波混沌散射的条件。具体应用将在第逡逑3章、第4章和第5章中详细说明。逡逑2.2.2腔体损耗因子的确定逡逑随机耦合模型适用于单端口或多端口的2-D或3-D腔体模型,其中腔体的损耗逡逑因子《在随机耦合模型的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腔体损耗因子《的求解方式有很逡逑多种,依据腔体内是否出现重叠共振现象可以分为两类:出现重叠共振系统a的求逡逑解和未出现重叠共振系统《的求解。逡逑未出现重叠共振系统cr的求解比较简单,但在实际工程较少出现。很多文献都逡逑给出了邋2-D或3-D腔体模型损耗因子a的确定方法

流程图,损耗因子,腔体,流程


此处的腔体归一化阻抗矩阵由实验或仿真得到的腔体散射参数和辐射散射参数逡逑获得,具体求解方法将在第3章、第4章和第5章中详细介绍。逡逑本文采用对比法计算腔体的损耗因子《,流程图如图2-2所示。利用随机矩阵逡逑蒙特卡罗法产生大量不同损耗因子《下的腔体归一化阻抗矩阵,,将其任意一个特征逡逑值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与由腔体散射参数和辐射散射参数计算得到的腔体归一化阻逡逑抗矩阵的任意一个特征值的实部和虚部作对比,取误差最小的损耗因子a作为腔体逡逑的损耗因子。随机矩阵蒙特卡罗法模拟产生大量归一化阻抗矩阵的方法将在2.2.3逡逑节介绍。逡逑V逡逑获取实验逡逑■"数据逡逑I逡逑v逦?特长罗法逡逑J逦产'k的数据逡逑逦逦邋|勺丈验数据xjTE ̄逡逑r ̄邋 ̄Ln逦!:逦邋?逦'邋I逡逑-?■;/逦^ltPI)lJ逦IL逡逑求解福此]?逦|比Vi邋w出|逡逑W邋f逦j-邋r ̄逡逑 ̄11:逦邋I逡逑v逡逑〔邋触〕逡逑图2-2腔体损耗因子确定流程阍逡逑9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015;O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金忠,蔡树英;土壤中水、汽、热运动的耦合模型和蒸发模拟[J];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杨朝合;杜玉朋;赵辉;;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耦合模型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5年03期

3 王蕊;王中根;夏军;;地表水和地下水耦合模型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4 徐浩;王庆飞;杨立强;高帮飞;;成矿多过程耦合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态势[J];矿产与地质;2006年Z1期

5 熊万里,闻邦春,张天侠,段志善;利用机电耦合模型研究自同步振动机械的动力学特性[J];矿山机械;1999年07期

6 朴英花;马天飞;;利用刚弹耦合模型进行整车振动的仿真计算[J];汽车技术;2006年11期

7 刘鄢立;;职业院校技能抽测制度与技能水平提升耦合模型研究[J];科技资讯;2018年30期

8 陈中革;郭涛;张建勋;;基于体壳耦合模型的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变形分析[J];焊接学报;2016年05期

9 宋晓波;史剑;李瑞杰;陶爱峰;;基于浪流耦合模型的台风浪数值模拟[J];海洋湖沼通报;2015年01期

10 崔崧;吕嫣;张锴;;一种改进的复合材料损伤塑性耦合模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知言;裘慰伦;高志勇;霍明宇;;多冷源冻结温度、应力、水分场耦合模型研究[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王海龙;申胜平;;ZrB_2-SiC氧化及应力演化的力-化学反应耦合模型[A];第十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3 王凯;车海鸥;张景新;;带自由表面水流与颗粒离散元耦合模型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王鹏飞;徐峰;卢天健;;软物质的力-化耦合模型及材料参数的测定[A];重庆大学2013复合材料力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3年

5 锁要红;申胜平;;金属高温氧化的化力耦合模型[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陶瓷基、C/C 及金属基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许岩;宋运忠;;基于改进基因群体感应耦合模型的基因系综时钟同步[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7 彭夏晖;Werner Haase;;RANS-LES耦合模型及其在工程湍流数值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熊天伦;鲁录义;;FEM-DEM耦合模型在ABAQUS中的实现[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C)[C];2017年

9 康健;赵阳升;董晓梅;;岩体介质的随机固流热耦合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贾善坡;王越之;陈卫忠;谭贤君;;变形多孔介质温度-渗流-应力完全耦合模型及有限元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化义;EAF+LF工艺质量与热量耦合模型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纪伟;非饱和土水力耦合模型理论分析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妍;基于WOFOST-HYDRUS耦合模型的玉米遥感估产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胡伏湘;长沙市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珊;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渗流理论及分段完井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魏领会;数控机床可用性耦合建模及影响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肖致美;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因素、来源解析及灰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程圣东;黄土区植被格局对坡沟—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刚;基于声学空间—弹性板耦合模型的声辐射与声传递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9 乐平;底水油藏分支水平井产能预测及见水动态理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10 严波;动力稳定车作业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英;随机耦合模型在多种场景下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2 刘乃剑;建筑房间风压自然通风三种数值方法的实验对比[D];长安大学;2018年

3 葛稣;慈善救助与医疗救助耦合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4 吕英平;盘式制动器新型闭环耦合模型建模及分析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5 赵理工;波流耦合模型下风浪的推算[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天浴;基于TFM-DEM耦合模型的气固多相流动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胡明丽;基于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的高压电力电缆温度场与载流量计算[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李滨锷;降雨作用下非饱和堆积边坡固—液—气耦合模型的数值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代爽;受载复合煤岩变形破裂多场耦合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10 石剑;基于热—流—变形耦合模型的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98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98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