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窄节距微凸点制备及可靠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17:27
【摘要】:在三维封装中,作为核心技术的铜柱凸点,具有优良的电学和机械性能,在防止短路的同时能够实现高精度的互连。现阶段,铜柱凸点尺寸缩小至几微米级别,焊料体积变得极其有限,很容易被金属间化合物(IMC)和孔洞的生长而消耗完,可靠性变得岌岌可危。本文采用分步电沉积法制备了Ф6-20μm直径微凸点,研究了凸点在回流、时效条件后界面处IMC和孔洞长大状况,及时效过程中IMC的剪切强度变化,讨论了尺寸、侧壁润湿反应、Ni层厚度和Ag对界面扩散反应的影响。全文主要结论如下:CuSO_4镀液中最佳的加速剂与整平剂比确定为5:7。对于四种直径(6、8、9和11μm)的Sn-3.5Ag/Ni/Cu凸点,直径从11μm降低至6μm时,回流过程中界面IMC的生长速率从0.45增加到0.58μm/min。IMC由Ni_3Sn_4和(Cu,Ni)_6Sn_5上下两层构成,Ni的扩散导致了两层IMC交界处孔洞的产生。由于侧壁润湿反应的发生,铜柱两侧形成了(Cu,Ni)_6Sn_5及孔洞。随着凸点直径不断减小,侧壁扩散加剧,界面IMC生长加快,两侧IMC长度/直径比值不断增大。Ni层的存在可以有效抑制Ф6μm Sn/Ni/Cu凸点中IMC的生长,且厚Ni层的抑制效果要优于薄Ni层。时效100h过程中,Sn/Cu凸点IMC为Cu_6Sn_5和Cu_3Sn;Sn/0.4μm Ni/Cu凸点先生成(Cu,Ni)_6Sn_5,减慢了IMC的生长,Ni层消耗完之后,再生成Cu_6Sn_5和Cu_3Sn;Sn/1.12μm Ni/Cu凸点初期IMC为Ni_3Sn_2和Ni_3Sn_4,后变为(Cu,Ni)_6Sn_5和Ni_3Sn_4,其反应常数为1.71×10~(-17) m~2/s。Ag_3Sn的存在抑制了Ф20μm Sn-3.5Ag/Cu凸点时效环境下IMC的生长,且影响了Cu_6Sn_5的剪切强度。Sn/Cu凸点IMC生长系数为2.55×10~(-17) m~2/s;Sn-3.5Ag/Cu凸点中Ag_3Sn晶粒抑制了Cu的晶界扩散,IMC反应系数为1.19×10~-1717 m~2/s。随时效时间不断延长,断裂面形貌由韧性转变成脆性。Sn/Cu凸点中Cu_6Sn_5剪切强度先上升后稳定,Cu_3Sn强度不断上升;对Sn-3.5Ag/Cu而言,受Ag_3Sn的钉扎作用和Cu_6Sn_5长大共同影响,Cu_6Sn_5强度先下降后上升,而不受影响的Cu_3Sn强度不断上升。
【图文】:

对比图,封装方式,微电子


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微电子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电子器件产品向着多功能集成、高性能、轻量化和低成本等方向发展[1]。自 1965 年开始,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员努力追逐着摩尔定律,芯片晶体管集成度以每间隔 18-24个月翻倍的速度高速发展着[2]。现阶段,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已经进入 10/7nm 技术节点,如何实现更高密度的集成技术来延续摩尔定律,满足现代消费电子和通信的需求,一直是电子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芯片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其中关键的封装技术也带来了更高水平的要求。传统的 2维(2D)平面封装技术[3],将不同功能芯片在平面上进行组合,通过引线键和方式与板连接,但是随着特征尺寸达到 10nm 技术节点,晶体管数目进一步增加越来越难,2D 封装密度在实际中已经接近极限。三维(3D)封装技术[4],通过沿着纵向堆叠的方式,在一个芯片或晶圆上集成不同功能的芯片或晶圆,大幅度地增大封装密度,是最有希望延续摩尔定律的方式。图 1-1 为 2D 和 3D 封装形式的对比图,相对于 2D封装技术,3D 封装具有超高带宽、低功耗、低电压降、高密度集成等优势[5, 6],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也能提高集成度。

示意图,封装形式,示意图,硅片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现阶段主流的 3D 封装方式可以分为三类:系统级,硅片叠层和 IC 集成封装,如图 1-2 所示。在 3D 系统级封装中,最常用的形式是 SIP(system-in-a-package)[8],它将多块 IC 单元、有源和无源器件组装到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或子系统。最近,三星电子[9]实现了将 16 个 512 GB 的 NAND 闪存单元堆叠封装,闪存容量达到8 TB,功耗和性能也进一步优化。目前 3D 系统级封装的 I/O 密度可以提升到 103/cm2,I/O 节距降低至 150 μm,线间距达到 40-150 μm。3D 硅片叠层封装[10]是基于 TSV(through-silicon via)、晶圆打薄和凸点互连等工艺,在垂直方向上实现多硅片堆叠技术,,封装 I/O 密度达到 104-105/cm2,I/O 节距达到 50 μm。3D IC 集成封装[11]是在不同硅片层依次形成不同功能的电路,然后完成层间互连,实现多功能电路三维集成。这种技术具有超高集成度,I/O 密度可以达到 105-108/cm2,I/O 节距为 6 μm 以下,而且可以在一个硅片不同层间集成不同电压和性能的电路,实现多功能且互不干扰。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4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良滨;黄春跃;梁颖;周兴金;赖宇阳;;基于热-结构耦合的叠层金凸点应力分析[J];焊接学报;2017年01期

2 任宁;田野;蔡刚毅;尚拴军;吴丰顺;;基于田口法的高密度倒装微铜柱凸点热失效分析[J];焊接学报;2017年01期

3 孙晓骥;;钓鱼竿[J];少年电脑世界;2017年04期

4 于金伟;游风勇;;用于倒装芯片的铜球凸点制作技术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郑大安;郑国洪;周宇戈;桑树艳;;板级立体组装凸点互联技术[J];电讯技术;2008年05期

6 张彩云;任成平;;圆片级封装的凸点制作技术[J];电子工艺技术;2006年03期

7 Rajiv Roy;Tim Schafer;;工艺流程中的凸点检测[J];集成电路应用;2006年07期

8 石文鲁;陈立玲;;盲文检验原理和方法[J];公安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9 段晋胜;轧刚;;喷镀系统在凸点制备中的应用[J];电子工艺技术;2009年03期

10 罗驰;练东;;电镀技术在凸点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微电子学;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宗杰;胡永芳;严伟;李孝轩;;钉头凸点倒装焊技术及其在微波组件中的应用[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S03熔焊工艺及设备[C];2013年

2 刘玲;徐金洲;范继长;;金凸点用于倒装焊的可靠性研究[A];全国第六届SMT/SMD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罗驰;;浅谈芯片凸点电镀中的清洁生产措施[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夏传义;;微电子封装中的凸点镀覆技术[A];2002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Jong-Kai Lin;;倒装芯片凸点的无铅钎料膏再流温区研究[A];2004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无铅焊接技术译文集(下册)[C];2004年

6 毕京林;蒋进;孙江燕;李明;;高密度封装用锡凸点的电沉积制备[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驰;赵明;卢伊伶;祝大龙;刘德喜;;基于微凸点的氮化铝板间高效垂直互连电路设计[A];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9年

8 刘玲;邓洁;何小琦;;下填充对高可靠倒装焊性能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混合集成电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春青;;电子制造中的材料连接技术研究进展[A];2003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暨展会暨第七届SMT、SMD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Tadatomo Suga;Keisuke Saito;;一种新型的应用无铅焊膏的凸点工艺[A];2004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无铅焊接技术译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张岚;德州仪器在蓉设12英寸晶圆凸点加工厂[N];四川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陈铮;肓文“标注”需科学的解决方案[N];中国医药报;2012年

3 苏报记者 天笑;盲生读书缺盲文纸,谁能帮一把?[N];苏州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小庆;机遇和挑战共存 创新与发展并举[N];中国电子报;2000年

5 管玉章;过滤器类型及特性[N];中国花卉报;2004年

6 潘旭;完美利用空间[N];中国纺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俊强;应用于3D集成的Cu-Sn固态扩散键合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周斌;热电应力下微凸点互连失效机理及可靠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贾磊;面向超细间距玻璃覆晶封装的凸点植焊导电颗粒技术开发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刘曰涛;面向电子封装的钉头金凸点制备关键技术及其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盛鑫军;玻璃覆晶的封装互连性能检测方法及倒装设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余春;钎料凸点互连结构电迁移可靠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田德文;熔滴与平面和角形结构碰撞的动态行为及形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凡;窄节距微凸点制备及可靠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鞠隆龙;高密度封装中微小铜柱凸点界面IMC生长及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3 李昊;凸点辅助铝合金点焊工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孙洪羽;倒装芯片无铅凸点β-Sn晶粒扩散速率各向异性与电迁移相互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5 何曼;Sn单晶粒微凸点的压痕蠕变行为及尺寸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赵清华;基于多层电镀法合金凸点的制备及可靠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刁慧;低碳钢薄片上凸点制作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蒋进;三维电子封装微凸点的电沉积制备及低温固态互连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仕南;三维互连凸点电迁移有限元模拟[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10 付志伟;热电应力下倒装芯片中铜柱凸点互连的可靠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983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6983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e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