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不同栅偏下SiC MOSFET的辐照响应及退火恢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9 00:08
【摘要】:碳化硅(SiC)具有高导热系数、高电子迁移率、高击穿场强和宽禁带的优势,利用SiC材料制成的器件在抗辐照上有着极大的潜力。目前商用SiC MOSFET制备工艺成熟,已经投入使用,考虑到SiC MOSFET在航天、核能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研究总剂量效应对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Cree公司生产的SiC MOSFET进行了总剂量试验和辐照退火试验,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SiC MOSFET和抗辐照加固后的Si MOSFET进行辐照试验,辐射源为~(60)Co,累积总剂量150krad。辐照前后,对器件电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器件辐照损伤的机理。辐照后,两类器件的阈值电压出现明显退化,向负压一侧漂移,击穿电压和导通电阻没有明显改变,SiC MOSFET阈值电压退化较少,Si MOSFET漏电流增加明显,SiC MOSFET的漏电流有少许增加。2.针对SiC MOSFET进行不同栅压偏置下的总剂量试验,累积总剂量1300krad,栅压偏置分别为12V,16V,20V,22V,24V。栅压偏置12V条件下的器件在累积剂量达到300krad,600krad,900krad,1100krad,1300krad时,将器件取出进行测试,数据显示器件阈值电压的负向漂移在辐照过程中持续增加。栅压偏置试验显示,12V至20V栅压偏置范围内,SiC MOSFET阈值电压的退化随栅压增加变大,在20V至24V栅压偏置范围内,阈值电压的退化随栅压增加变小。通过简化的中带电压法计算辐照诱生的氧化层陷阱电荷浓度和界面陷阱电荷浓度,详细研究了器件在辐照后出现阈值退化以及高栅压偏置时引起的阈值回漂的原因。3.对总剂量试验后的SiC MOSFET进行了高温退火试验和强电场退火试验,研究了器件性能退火恢复的机理。高温退火试验温度150°C,栅压偏置分别为0V和12V。12V栅压偏置退火264小时后,器件阈值电压基本恢复到辐照前的水平,0V栅压偏置下阈值电压恢复较少。强电场退火试验根据器件的隧穿电压范围,在室温下分别采用32V,34V,36V,38V,40V,42V栅压偏置,在175°C下分别采用36V,40V栅压偏置。相比较于高温退火恢复,强电场退火恢复需要的时间极大缩短,几分钟内便可以恢复阈值电压的退化。4.为确保强电场退火过程不会对栅氧化层造成损伤,对强电场下氧化层的可靠性进行测试。通过威布尔分布对栅氧化层经时击穿特征寿命进行统计,利用经时击穿模型评估不同场强下的氧化层击穿时间大小,与强电场退火恢复需要的时间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栅压进行强电场退火,达到恢复器件阈值电压退化的目的是可行的。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386
【图文】:

示意图,横截面,单元,示意图


第 2 章 SiC MOSFET 器件及辐照效应基础理论2.1 SiC MOSFET 器件介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SiC MOSFET 的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器件的长期可靠性和耐用性已经可以接受,SiC 材料较高的热导率提高了器件的电流密度,较高的禁带宽度提高了器件的击穿场强。目前,SiC MOSFET 已经广泛地应用在额定电压 600V,甚至 1000V 以上的领域。2.1.1 SiC MSOFET 的基本结构本文试验中采用 Cree 公司生产的 4H-SiC MOSFET(C2M0160120D)器件,阻断电压标称值为 1200V,25°C 下工作电流标称值为 19A。

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源区


北京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一般选择 Ni、Al。其他结构自上而下分别是:1、N+源区。4、P+源区,P+源区将 P 阱区和 N+源区短的开启,同时也减小了源极的接触电阻。5、P 阱FET 的 P 阱区和 N+源区均通过扩散来完成,两次扩的差值决定了沟道的长度,但在 SiC 材料中杂质的阱区和 N+区的形成需要通过多次离子注入。6、N 型者零的情况下,沟道无法形成反型层,PN 结耗尽层漂移区一侧扩展,所以 N 型漂移区的掺杂浓度和厚ET 的击穿电压,同时掺杂浓度的改变也漂移区的电小。7、N+衬底层,衬底层属于重掺杂区域,掺杂浓面电极时可以形成欧姆接触。FET 的工作原理

线性区,饱和区,工作状态,沟道


第 2 章 SiC MOSFET 期间及辐照效应基础理论可以认为沟道内的电势近似为零且处处相等,此时的沟道具有电阻的特性,漏源之间电流和漏源两端电压成正比,所以将这一段区域称为线性区。漏源两端电压继续增大,源端电势始终为零,栅漏之间电势差越来越小,靠近漏端一侧的沟道厚度逐渐减小。沟道厚度的减小会引起载流子浓度的减小以及沟道电阻的增大,导致曲线的斜率随着漏源两端电压的增加逐渐减小,所以将这一段区域称为非线性区。继续增大漏源两端电压直到漏端沟道被夹断,此时的漏源两端所加的电压即为饱和漏源电压 VDsat,漏源两端所加电压大于饱和漏源电压后,如果继续增加,则会使沟道夹断点向源极移动,沟道夹断区实际上就是载流子耗尽区,载流子一但到达夹断点,就会在耗尽区的强电场作用下以饱和速度迅速到达漏端,此时漏源之间电流不会随着漏源电压增加继续增大,所以称为饱和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姚;易茂祥;王可可;吴清焐;丁力;梁华国;;一种降低电路泄漏功耗的多阈值电压方法[J];微电子学;2018年06期

2 张永欢;姜岩峰;;近阈值电压电路研究进展[J];微电子学;2016年01期

3 杨慧;郭宇锋;洪洋;;纳米器件阈值电压提取方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4年01期

4 陈裕权;;采用非极性面提高FET的阈值电压[J];半导体信息;2009年04期

5 肖志强;低阈值电压控制技术[J];微电子技术;1997年03期

6 T.Egawa;朱帼才;;GaAsMESFET的阈值电压和位错间的微观关系对退火方法的依赖性[J];半导体情报;1987年04期

7 ;第八期内容预告[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88年05期

8 ;内容预告[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88年07期

9 郑养抏;方申庆;陈学良;杨华丽;;E/D MOSFET阈值电压的调节和控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88年08期

10 王方,孙龙杰,黄敞,吾勤之,张玲珊;短沟道MOSFET阈值电压辐照增强漂移效应[J];微电子学;198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洪涛;郭雪峰;;界面修饰功能化有机场效应晶体管[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熊俊峰;刘祥远;郭阳;;基于多阈值电压技术的功耗优化方法研究[A];第十六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二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程珍娟;张波;郑儒富;王少军;;高性能欠压锁定电路的设计[A];四川省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专委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郭云龙;狄重安;于贵;刘云圻;;薄膜微结构对有机光晶体管阈值电压的影响[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5 黄新林;窦建华;;基于自适应体偏压技术的低功耗研究[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李谊;刘琪;王立伟;王喜章;胡征;;具有高迁移率及低阈值电压特征的并五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钱家骏;王占国;万寿科;林兰英;;退火直拉硅中小于10nm的微缺陷[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8 张国和;蔡豪刚;邵志标;;LOCOS隔离MOSFET/SOI埋氧界面的应力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华华;沈继忠;;采用并联开关的三值ECL电路设计[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颜柏寒;童浩;钱航;缪向水;;基于GeTe薄膜的阈值电压可调制的相变异质结[A];TFC'1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山西 杨德印;ZD-001C型水位控制器电路再剖析[N];电子报;2007年

2 贵州 周建 编译;增加电压/频率变换器的功能[N];电子报;2014年

3 成都 史为 编译;基于MOSFET的焦耳小偷电路[N];电子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朝嵩;GaAs阈值电压均匀性与测试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2 聂国政;有机薄膜晶体管制备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吴福炜;数字电路低功耗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3年

4 徐睿;非晶硅锗/氧化铟锌薄膜性能优化及其晶体管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妤晨;基于PIN的IMOS与TFET器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丁星伟;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制备与物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7 秦珊珊;硅基应变MOSFET的研究和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伟;薄膜晶体管的功能层修饰与性能关系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强蕾;非晶半导体薄膜晶体管模型研究及参数提取[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列文;FPGA低功耗设计相关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靖维;不同栅偏下SiC MOSFET的辐照响应及退火恢复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

2 许奇;基于VOPc的低阈值电压OTFT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3 黄倩;高阈值电压增强型GaN基HEMT器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周磊;TFT-LCD手机显示屏残影问题的分析与解决[D];厦门大学;2018年

5 张姚;协同缓解电路老化与泄漏功耗的多阈值配置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丁力;N型多米诺门电路可靠性及泄漏功耗分析与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7 田野;GaN基FinFET器件工艺及特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张健行;FINFET器件特性与NBTI效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周德华;CMOS温度传感器电路的设计[D];东南大学;2018年

10 杨溢;增强型GaN Trench-Gate MIS-HFET阈值电压调控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1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761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