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磁旋光玻璃平板及脊形波导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4 14:43
   光隔离器只允许一个方向的光通过而隔离反方向光的传输,是光路系统中重要元器件之一。如今商用的光隔离器都是体型光隔离器,一般体型光隔离器存在体积较大的问题,不利于集成化。随着集成光路的发展,利于集成的波导型光隔离器的相关研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光波导作为波导型光隔离中最核心的部件,可以将光波限制在微米量级范围内进行传输,大大的提高了光密度。光波导的性能决定了波导型光隔离器的性能,因此制备用于光隔离器的光波导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硼铝硅酸盐体系的磁旋光玻璃由于具有优良的光学、热稳定性质、较大的费尔德常数以及在可见和近红外光区域有较高的透过率,是制备磁光器件最基本的材料。本论文选用硼铝硅酸盐体系的磁旋光玻璃制备光波导。离子注入技术是一项发展了近60年的材料改性技术,已经在100多种材料上完成了光波导的制备。离子注入技术能控制注入离子的种类、能量和剂量,具备简单、灵活和精确度高等优点。然而离子注入磁旋光玻璃只能够制备在一个维度限制光传播的平面光波导结构。脊形光波导具有小的横截面积,而且能够在两个维度上限制光的传输,更有利于集成化。制备脊形光波导的方式有离子束刻蚀,飞秒激光刻写、精密金刚石切割、湿法刻蚀等。不同于其他技术,精密金刚石切割技术制备的脊形光波导侧壁比较光滑,光传输损耗较小,是一种新型制备工艺。本论文研究离子注入和精密金刚石切割技术在磁旋光玻璃上平面及脊形光波导的制备及相关特性,探讨了波导类型及形成机理,为磁旋光玻璃波导用于光隔离器提供了新的思路。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单能量氢离子注入磁旋光玻璃制备平面光波导利用单能量500 keV氢离子注入磁旋光玻璃制备平面光波导。在633 nm波长下对平面光波导进行光学性能测试,测量出波导模式有4个,是一个多模波导结构,测量损耗大小为3.56dB/cm。2、双能量氢离子注入磁旋光玻璃制备平面光波导利用500 keV和550 keV的氢离子注入磁旋光玻璃制备平面光波导。在可见(633 nm)和近红外(1539 nm)波长下对平面光波导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波长的增大,传输模式减少,测量损耗大小为1.56 dB/cm。相比于单能量氢离子注入,双能量注入加宽了波导的“光学位垒”,减小了光传输损耗。3、MeV碳离子注入磁旋光玻璃制备平面光波导利用5.5 MeV和6.0 MeV的碳离子注入磁旋光玻璃制备平面光波导。在633 nm波长下进行了光学性能测试,在该波长下只存在一个传输模式,表明波导是单模波导,测量损耗大小为1.2 dB/cm。相比于多模波导结构,单模波导传输损耗大大降低。4、精密金刚石刀切割磁旋光玻璃制备脊形光波导利用Disco DAD3350型精密金刚石切割机对单能量氢离子注入制备的平面光波导进行切割处理,形成脊形波导结构。波导切割深度为30?m,脊宽为8?m,脊间隔为250?m。在633 nm和1060 nm波长下对脊形光波导进行模场测试,表明8?m宽的脊波导能够很好限制光的传输。在633 nm的传输波长下,测量脊波导的损耗为3.28 dB/cm。
【学位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252
【部分图文】:

示意图,光隔离器,示意图,费尔德常数


逆磁性玻璃费尔德常数一般较小,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掺 Tb3+离子的旋另外,不同玻璃基质对费尔德常数有很大影响。根据研究表明,不同玻璃体系费尔小到大依次为硅酸盐玻璃、氟磷酸盐玻璃、硼硅酸盐玻璃、铝硼硅酸盐玻璃。虽然掺的铝硼硅酸盐玻璃的费尔德常数比晶体材料和磁性薄膜弱,但随着近些年玻璃制备的提高,费尔德常数的大小几乎达到了晶体材料的量级水平[23]。另外,其在光学均匀寸生长、可见和近红外区域具有高透过率等方面相对于其他磁光材料而言具有一定因此,其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磁光材料。隔离器是由起偏器、法拉第旋转器、检偏器和沿着光传播方向的外加磁场组成,如图 1.1 所示。磁光波导为法拉第旋转器的一种类型,可实现光隔离器的集成化,偏器和检偏器的连接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而且应用在光隔离中可以光信号,是光隔离器件的核心部分[24-25]。因此,制备出高性能的光波导关乎整个波离器的质量。

脊形波导,GGG晶体,贝尔实验室,光隔离器


图 1.2 在 GGG 晶体上制备 YIG 脊形波导尔实验室的 R. Wolfe 和 R. A. Lieberman 等人[30]在钆镓石榴石上生膜,厚度从上到下分别为 3.4 m、3.4 m 和 1.5 m。并采用硅离 0.5 m,宽度 8 m 的脊波导结构,脊形波导结构如图 1.2 所示 V. Parys 等人[31]在聚合物材料 InP 上制备了适用于光隔离器的波 等人[32]在聚合物 InGaAsp/InP 上制备了适用于光隔离器的波导结隔离度达到了 14.7 dB(波长 1530 nm~1560 nm)。 Shih 等人[33]利用波长为 800 nm、脉宽为 60 fs、频率为 25 MHz 的能量为 10 nJ、扫描速度为 10 mm/s 的条件在磁旋光玻璃上刻写

脊形波导,直接键合,技术


图 1.2 在 GGG 晶体上制备 YIG 脊形波导尔实验室的 R. Wolfe 和 R. A. Lieberman 等人[30]在钆镓石榴石上生膜,厚度从上到下分别为 3.4 m、3.4 m 和 1.5 m。并采用硅离 0.5 m,宽度 8 m 的脊波导结构,脊形波导结构如图 1.2 所示 V. Parys 等人[31]在聚合物材料 InP 上制备了适用于光隔离器的波 等人[32]在聚合物 InGaAsp/InP 上制备了适用于光隔离器的波导结隔离度达到了 14.7 dB(波长 1530 nm~1560 nm)。 Shih 等人[33]利用波长为 800 nm、脉宽为 60 fs、频率为 25 MHz 的能量为 10 nJ、扫描速度为 10 mm/s 的条件在磁旋光玻璃上刻写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卓镔,李竞,邓并;螺旋结构与旋光方向Ⅲ——环氧乙烷类分子的螺旋结构与旋光方向[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谢常德;郑熙平;彭X墀;关美娟;;在非线性及磁旋光介质F-P腔中的圆偏振光学双稳[J];量子电子学;1988年02期

3 李昌厚;孙吟秋;;241MC旋光分光光度计及其有关问题探讨[J];分析仪器;1989年01期

4 吴元鎏;;旋光光谱法在有机化学上的应用[J];化学通报;1960年08期

5 灻滛龙;;旋光媆与有机化合物分子}Pi说墓叵礫J];科学通报;1959年08期

6 李克武;王志斌;陈友华;杨常青;张瑞;;基于弹光调制的高灵敏旋光测量[J];物理学报;2015年18期

7 孙鉴;耿铭阳;姚亚峰;邓伟;楚向楠;;自然旋光与法拉第效应的实验研究[J];光学仪器;2014年03期

8 刘雁,李国华;波片复合旋光器研究[J];应用光学;2004年05期

9 刘霞,胡应喜,尹玉英;吗啡的结构与旋光方向[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10 张静;;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的旋光特性分析[J];吉林教育;201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国祯;;傅立叶喇曼旋光实验技术[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2 ;旋光医药[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分会场: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新技术[C];2014年

3 贾惟义;;旋光性与喇曼旋光[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4 赖小军;吴国祯;;喇曼旋光(ROA)实验及其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5 赖小军;吴国祯;;喇曼旋光光谱学综述[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6 高宏;曹明涛;韩亮;;铷原子BEC中产生自旋光晶格的理论计算[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7 沈红霞;吴国祯;王培杰;;R-Limonene手性不对称的拉曼旋光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8 雒静;毛智永;王培杰;;β-pinene分子的旋光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9 朱秀林;徐文健;程振平;朱健;;含甾结构旋光聚合物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及其表征[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吴国祯;王培杰;;微分键极化率的立体结构内涵:手性分子S 2-amino 1-propanol拉曼旋光光谱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卢敬叁;标准旋光糖度仪面世[N];中国质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正阳;基于SP的metasurface对光的调控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2 马丽丽;介质旋光特性的光谱分析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黄万霞;对称破缺及相变对超构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新辉;无线光通信中旋光调制技术及偏振传输理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晓亮;磁旋光玻璃平板及脊形波导的制备和特性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王舒;智能化液晶旋光控制及检测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亮;旋光检测系统可行性分析和系统测试[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许海滨;在线旋光检测原理与技术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蒋琦;偏振旋光角度场测量方法及其在磁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李希双;多轴联动在线动态旋光与光谱检测系统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任广军;液晶的磁控偏振特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召兵;旋光晶体电光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张全p

本文编号:2818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18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7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