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掺杂构型设计对InPBi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13:13
   通常在ⅢII-Ⅴ族材料中掺入等电子杂质可以调节其电子或光学性质。为了满足不同的材料和器件需求,将Bi掺入InP材料中能够通过抑制俄歇复合作用和价间带吸收(IVBA)过程,进一步拓展跃迁波长。本论文采用不同的团簇模型和体模型对InPBi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杂质Bi原子对体系的作用机制及不同掺杂构型的影响。计算随着Bi浓度增加不同构型的带隙变化参数,为实验中确定与标定杂质类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BinPm(n+m≤14)团簇。对电中性BinPm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特性和振动光谱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所有稳定结构的几何演化呈现无定型特征。其中结合能、能量增益和HOMO-LUMO间隙证实了所有四原子结构的BinPm团簇的相对稳定性。随着P原子浓度增加,团簇越稳定,表明InPBi化合物中更容易出现Pn团簇和四原子BinPm团簇。(2)InP1-xBix体相模型。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掺杂Bi元素对InP1-xBix半导体材料性质的影响,其中包括应力和化学效应、掺杂浓度及掺杂构型的影响。高浓度掺杂情况下,能带带隙的减小主要受Bi原子在晶格中引入的应力效应影响。杂质Bi原子主要扰动费米能级附近的价带部分,对导带位置的能带影响比较小。随着掺杂浓度增加,带隙显著减小,自旋轨道分裂能轻微增大。不同掺杂模型对体系能带结构的影响各不相同,可以认为实验中得到的能带结构是以上几种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位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304.23
【部分图文】:

最低能量,团簇


逦BiJ逡逑图3-1邋Bi,,P团簇(/?邋=邋2-13)的最低能量结构。逡逑图3-2和图3-3显示了掺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原子的团簇的最低能逡逑1ft几何模型。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所柯稳定结构的几何结构演化呈现非定形状逡逑态,其中太多数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相应的所?团蔟和其他五族元素团簇的结构相逡逑似。在图2中,添加的两个P原子总是相丑连接,并倾向占据在儿何图形的对称逡逑轴线上。当有三个或更多的P原子掺杂,这些P原子往往聚集在几何中心。和逡逑单原子掺杂的Bi?P团簇一样,多原子掺杂的Bi?P?,团簇中每一个aX杂P原子倾逡逑向与相邻Bi或P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丨〉原子的最优配位数为3,这可能是根据逡逑8价电子数原则V族元素更有可能最与邻近的三个原子结合量。山于Bi原子的逡逑两个6〃电子被深嵌在6p轨道下,只有3个6p的价电子可以形成化学键,这一逡逑点解释了邋Bi原子总是有三个共价键的原因。逡逑?邋"i邋J逦V逡逑Bi;P2逦Bi3P2逦Bi4P2逦lVnP2逦Bi6P2逡逑^逦^邋i逦^逦^逡逑Bi-P2逦BisP>逦Bi9P2逦Bil0P2逡逑图3-2邋Bi〃P2(/?邋=邋2

团簇,几何模型,原子


逦BiuP逦BiJ逡逑图3-1邋Bi,,P团簇(/?邋=邋2-13)的最低能量结构。逡逑图3-2和图3-3显示了掺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原子的团簇的最低能逡逑1ft几何模型。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所柯稳定结构的几何结构演化呈现非定形状逡逑态,其中太多数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相应的所?团蔟和其他五族元素团簇的结构相逡逑似。在图2中,添加的两个P原子总是相丑连接,并倾向占据在儿何图形的对称逡逑轴线上。当有三个或更多的P原子掺杂,这些P原子往往聚集在几何中心。和逡逑单原子掺杂的Bi?P团簇一样,多原子掺杂的Bi?P?,团簇中每一个aX杂P原子倾逡逑向与相邻Bi或P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丨〉原子的最优配位数为3,这可能是根据逡逑8价电子数原则V族元素更有可能最与邻近的三个原子结合量。山于Bi原子的逡逑两个6〃电子被深嵌在6p轨道下,只有3个6p的价电子可以形成化学键,这一逡逑点解释了邋Bi原子总是有三个共价键的原因。逡逑?邋"i邋J逦V逡逑Bi;P2逦Bi3P2逦Bi4P2逦lVnP2逦Bi6P2逡逑^逦^邋i逦^逦^逡逑Bi-P2逦BisP>

最低能量,团簇


逦BiuP逦BiJ逡逑图3-1邋Bi,,P团簇(/?邋=邋2-13)的最低能量结构。逡逑图3-2和图3-3显示了掺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原子的团簇的最低能逡逑1ft几何模型。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所柯稳定结构的几何结构演化呈现非定形状逡逑态,其中太多数团簇的基态结构与相应的所?团蔟和其他五族元素团簇的结构相逡逑似。在图2中,添加的两个P原子总是相丑连接,并倾向占据在儿何图形的对称逡逑轴线上。当有三个或更多的P原子掺杂,这些P原子往往聚集在几何中心。和逡逑单原子掺杂的Bi?P团簇一样,多原子掺杂的Bi?P?,团簇中每一个aX杂P原子倾逡逑向与相邻Bi或P原子形成三个共价键。丨〉原子的最优配位数为3,这可能是根据逡逑8价电子数原则V族元素更有可能最与邻近的三个原子结合量。山于Bi原子的逡逑两个6〃电子被深嵌在6p轨道下,只有3个6p的价电子可以形成化学键,这一逡逑点解释了邋Bi原子总是有三个共价键的原因。逡逑?邋"i邋J逦V逡逑Bi;P2逦Bi3P2逦Bi4P2逦lVnP2逦Bi6P2逡逑^逦^邋i逦^逦^逡逑Bi-P2逦BisP>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远;;我的教育“第一性原理”主张[J];内蒙古教育;2017年17期

2 ;“第一性原理”帮助马斯克不断成功?[J];中国机电工业;2018年03期

3 苗庆显;;营销第一性原理,颠覆你的认知[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8年03期

4 黄晓杰;;黄晓杰:让营销追着客户跑[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7年09期

5 王金华;李泽朋;;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小芳香烃分子的基态性质[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09期

6 饶凤雅;王志强;徐波;陈立泉;欧阳楚英;;氟化石墨嵌锂和嵌钠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Engineering;2015年02期

7 王欣欣;张颖;周洪波;王金龙;;铌对钨中氦行为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4年04期

8 金硕;孙璐;;带有碳杂质的钨中氢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9 王晶;;论马克思的物质第一性原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余伟阳;张利伟;李辉;程守华;;第一性原理研究二维材料的哲学思考[J];内江科技;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春红;包括;马帅领;魏书丽;马艳斌;邵子霁;肖学会;冯小康;崔田;;二硼化锰的相变和物理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2 蒋鸿;;针对稀土材料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八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C];2016年

3 张永辉;张美玲;韩莉锋;李峰;;第一性原理研究乙醇在氧化锌上的吸附[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4 陈基;李新征;王恩哥;;基于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计算的路径积分分子动力学:方法与应用[A];第七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魏书丽;李达;崔田;;过渡金属钒硼化合物和钽硼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6 张平;杨宇;孙博;赵宪庚;;钚氧化物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2年版)[C];2012年

7 姜晓庶;Walter R.L.Lambrecht;;半导体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8 王乙先;吴强;陈向荣;耿华运;;高温高压下过渡金属钒相变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9 郑晓;陈冠华;;开放电子体系的第一性原理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贤龙;;高温高压下含铁铝杂质硅酸镁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阳丹;埃隆·马斯克 颠覆的不只是汽车[N];中国证券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博;C/B/Si基材料结构、性能的高压实验和第一性原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陈海元;新型二维碳氮基功能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潘海军;离子掺杂与表面结构对氧化铁(α-Fe_2O_3)光催化活性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4 赵宋焘;若干低维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何巨龙;B-C-N新材料的实验合成与相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6 李承斌;过渡金属及其碳、氮化物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喻力华;新型功能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吕梦雅;压力下硅、锗及其合金结构与电子性质的计算机模拟[D];燕山大学;2006年

9 黄丽;表面动力学和金属量子阱系统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芳英;ZnO系列和过渡金属掺杂GaN体系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泰智薇;钪、铒掺杂氮化铝薄膜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小卡;Cu_2ZnSnS_4表面钝化及Cu_(0.714)GaTe_2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3 沈婉婷;掺杂构型设计对InPBi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4 高绪;β-Si_3N_4掺杂与表面吸附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5 殷竹花;过渡金属原子掺杂ZnS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6 李燕梅;RuO_2-CeO_2复合氧化物的DFT计算及热力学分析[D];福州大学;2015年

7 黄大建;新型MAX相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7年

8 赵光谱;第一性原理研究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TTF-CA和TTF-QBrCl_3的多铁性质[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9 李苗苗;高压下氢合金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李非;高压下四氢化铁结构预测与物性的理论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25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25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f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