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波段功率合成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73
【部分图文】:
(a) 图 3-1 (a) 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结构三维电磁仿真图 3-1 为 V 波段波导微带探针结构获得宽带,低损耗,限制高次模的效果功的限制了高次模的产生,与减小了整体在 55GHz-78GHz 的频段范围内,回波损以内,结构紧凑,性能优良。3.1.2 E 面波导微带同侧双探针结构在完成了单路的 E 面波导微带探针波导微带同侧双探针过渡结构的设计与仿工作带宽宽,传输损耗小,结构紧凑,能的基础之上,后续完成了其在 HFSS 3-2 所示。
(c) (d)(e)图4-1 (a) 输入端口回波损耗;(b) 输出端口回波损耗;(c) 在60GHz的工作频率下,增益,输出功率,附加效率随输入信号的变化特性曲线;(d) 放大器输出功率随漏极电流变化的特性曲线;(e) 栅压-0.3V~-0.7V 时,放大器的增益变化曲线从图 4-1 可以看出 GAPZ0039 在 55GHz-72GHz 的频段范围内有着不错的驻波特性,有着大约 19dB 的小信号增益,饱和输出功率高,线性动态范围大,适用于本功率合成放大器。4.3 V 波段 8 路无源功率合成网络方案在第三章对功率合成单元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后,本小节将对小型化,大功率容量,低损耗,高合成效率的 8 路功率合成网络进行研究
图 5-3 功率放大器实物功率放大器的实物制作之后,我们对功率放大器最出功率进行了测量。放大器小信号增益测试大器小信号增益测试采用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同轴 5-4 所示的结构进行连接。 波 导 转 换 同 轴 波 导 矢 量 网 络 分 析仪直 流 源功 率 放 大 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卓远;晁卫东;雷张华;;影响功率合成效率的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J];火控雷达技术;2017年03期
2 官劲;程诗叙;赵子强;李成虎;华林;;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功率合成效率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5年24期
3 褚庆昕;吴琼森;莫大仪;何殷健;;紧凑型毫米波功率合成/分配器研究[J];微波学报;2015年06期
4 黄巍;侯立锋;;实时相位校准实现空间功率合成[J];无线电工程;2010年09期
5 葛俊祥;;毫米波准光功率合成评述[J];微波学报;1993年01期
6 薛呈添,王乔敏;固态功率合成源的优化计算[J];通信学报;1989年01期
7 谢文楷;刘盛纲;;一类新型的准光学功率合成系统[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8 褚庆昕;吴琼森;莫大仪;何殷健;;紧凑型毫米波功率合成/分配器[J];微波学报;2015年S2期
9 仵国锋;胡捍英;李兆训;;一种基于空间功率合成的分布式卫星对抗技术[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9年04期
10 夏瑜;多路放大器功率合成的适度恶化性能讨论[J];现代雷达;199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樊;毫米波/太赫兹功率合成实现机理与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胡顺勇;微波毫米波平面/类平面功率合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董俊;射频集成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谢小强;固态毫米波波导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黄永茂;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小型化微波无源器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6 陈林辉;60GHz CMOS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7 蒋廷勇;固态器件合成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继超;V波段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黄昭宇;X和W波段高功率多路合成放大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杨迎;微波固态宽带功率合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孙洪铮;W波段固态功率合成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胡荣;亳米波功率合成放大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赵轩;毫米波固态高功率合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7 邓希达;微波固态功率合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8 王明;3mm固态功率合成放大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吴永伦;8mm宽带功率合成放大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强;毫米波固态功率合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87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8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