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基于特异构型微结构的即时检测芯片流动控制

发布时间:2017-04-12 23:02

  本文关键词:基于特异构型微结构的即时检测芯片流动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流体控制是即时检测(POCT)芯片的操作核心,芯片内流动控制的精准性直接决定其最终检测的精度。本文基于特异构型微结构设计了波浪形微缓冲器和“锯齿”状微通道,分别实现了POCT芯片中流体进样流速、流型均一化控制,以及微通道内流动前沿弯液面形状、曲率的控制。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1)基于接触线运动理论,设计了基于特异性波浪构型的微缓冲器。在以毛细力为驱动力的即时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手动注液的不稳定性引起进样流速不一,进而严重影响后续流体控制(如样品流动时间、混合效率),导致最终定量检测精确度低、重现性差。因此设计了波浪形微缓冲器,使通道截面积突然减小,增加样品流出微缓冲器时的出口背压,从而减缓样品流动冲击,起到缓冲作用;共设计了16种不同构型的波浪形微缓冲器,每种构型有3组关键结构参数:波峰高度h,波形个数n、波形深度H。以曝光、干法刻蚀等MEMS加工工艺制作硅模具,并以模板浇筑法和热压法分别制作出PDMS和PMMA微缓冲器实验芯片,对比发现PDMS芯片的结构精度及封合质量均优于PMMA芯片;通过控制h、n、Ⅳ三种关键实验变量,开展了一系列流体进样实验,总结发现通过设计一种简单的波浪形微缓冲器能有效消除微流控POCT芯片的进样冲击;流入缓冲器的样品由纵向流动转变为横向流动,消除了样品注入时的流动紊乱,使液面稳定、流速均一;且当波峰高度h越小、波形个数n越少时,缓冲时间T越长;波形深度H对缓冲效果影响不明显。当波峰高度减少到0.91mrn,波峰高度减小到190¨m时,缓冲时间达到5s-7s;当波形数量减少到5个,缓冲时间增加到8s-10s。(2)基于微尺度流体控制理论,设计了边缘“锯齿状”的微通道,有效消除微通道内流体流动边缘效应。样品在亲水通道内流动时,接触线包裹的弯液面呈凹状,很容易将气泡引入通道,导致通道堵塞或样品混合不均,影响最终定量分析精度。因此设计了边缘“锯齿状”微通道,延长样品在通道边缘的流动路径,同时规律性扩张一收缩的“锯齿”通道可有效控制液面形状和曲率k。共设计了3种三角形、4种半圆及1种梯形构型的“锯齿”。定义路径比r、波长w、扩张角α及相位p用于描述通道边缘结构。以软光刻工艺制作出实验用PDMS芯片。开展流体实验,研究发现作为对照组的直通道内弯液面呈凹状,而其他“锯齿状”通道的流动前沿弯液面为凸状;由于“锯齿的存在,通道内的流动前沿弯液面的形状周期性变化;r、w及a显著影响流动弯液面曲率,相位p影响液面分布的对称性。
【关键词】:微流控 接触角 构型 弯液面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4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0
  • 1.1 即时检测概述10-11
  • 1.2 微流控即时检测芯片11-15
  • 1.3 微流控即时检测中流动控制研究现状15-19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9-20
  • 2 微尺度下的流动控制基本理论20-28
  • 2.1 润湿现象21-24
  • 2.1.1 Young方程与接触角21-22
  • 2.1.2 接触角滞后现象和动态接触角22-24
  • 2.2 微通道内的接触线运动理论24-28
  • 2.2.1 圆管微通道中的接触线运动24-26
  • 2.2.2 矩形微通道26-28
  • 3 波浪形微缓冲器的设计、制造及实验28-44
  • 3.1 波浪形微缓冲器的设计29-31
  • 3.2 波浪形微缓冲器的制造31-37
  • 3.2.1 波浪形微缓冲器硅模具的制造31-35
  • 3.2.2 基片制造及芯片封合35-37
  • 3.3 实验开展37-43
  • 3.3.1 实验现象37-38
  • 3.3.2 波峰高度-h对缓冲效果的影响38-39
  • 3.3.3 波数n对微缓冲器缓冲效果的影响39-40
  • 3.3.4 波形深度-H对缓冲时间的影响40
  • 3.3.5 实验结论与分析40-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4 “锯齿”边缘微通道对流体前沿液面控制研究44-58
  • 4.1 通道设计及制造45-48
  • 4.2 实验开展48-55
  • 4.2.1 实验平台48-49
  • 4.2.2 实验现象49-52
  • 4.2.3 直通道内的凹状弯液面52
  • 4.2.4 波长和路径比对弯液面的影响52-55
  • 4.3 实验结论与分析55-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5 结论58-59
  • 5.1 全文总结58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58-59
  • 参考文献59-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又新;多级消息的流动控制政策[J];通信保密;1998年01期

2 ;会议征文 今年十月将在南京召开全国第十届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3 赵振山;董_g劏;郭承鹏;;基于DOE方法超紧凑S型进气道被动流动控制优化设计[J];航空计算技术;2009年06期

4 ;学界[J];新闻周刊;2003年16期

5 吴文堂;洪延姬;王殿恺;李倩;;激光能量注入控制Ⅳ型激波干扰的数值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4年02期

6 王萌萌;林麒;;零质量射流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在流动控制中的应用[J];机电技术;2013年06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博;赵玉新;刘卫东;;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控制进展[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胡如云;符松;;后台阶流动控制探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崔尔杰;;分离流、涡运动及流动控制——纪念陆士嘉先生逝世20周年[A];第十一届全国分离流·涡运动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4 郭承鹏;赵振山;董军;;基于实验设计超紧凑进气道被动流动控制优化设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金迪;李应红;李益文;张百灵;苏长兵;孙权;;磁流体流动控制在高超声速进气道中的应用研究综述[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6 闫慧杰;杨亮;任春生;;表面电势分布对SDBD气流加速作用的实验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7 吴锤结;王亮;;智能物面最优自适应流动控制与鱼类最优游动规律研究[A];2003’全国流体力学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吴继飞;范召林;罗新福;;泄压管在空腔流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建国;连铸结晶器内钢水流动控制技术的变迁(1)[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威;小型涵道式飞行器稳定性分析与流动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雒伟伟;基于流动控制的无导叶对转涡轮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原驰;振动壁面流动控制方法的数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李卓越;合成射流对后向台阶分离流场影响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帅;基于特异构型微结构的即时检测芯片流动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许统华;流动控制中非定常扰动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郭经经;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动机流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马海;一种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应用于三维机翼减阻的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焦园圆;油膜干涉技术及在流动控制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刘炜;交接区流动控制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潘俊杰;S形进气道内流场特性及流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10 唐坤;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机翼的流动控制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特异构型微结构的即时检测芯片流动控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02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