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子信息论文 >

大π共轭分子四苯基二苯并荧蒽及二茚并苝的有机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12-17 19:38
  近年来,有机半导体的开发及应用推动了有机光电器件的迅速发展。其中小分子半导体器件相比聚合物半导体器件具有更好的重现性和可控性,制备工艺更多样化,界面调控更简单且机理更清晰。然而,小分子半导体在成膜设备和成膜工艺方面要求相对更高,尤其是工艺参数对膜中分子聚集态和取向性有显著影响。目前,小分子半导体材料存在的不足在于:(1)常规制备工艺难以获得分子排列高度有序的薄膜;(2)可同时蒸镀和溶液加工的小分子半导体相对缺乏;(3)光吸收范围相对较窄且激子扩散长度较短。2009年首次报道的二萘嵌苯类小分子半导体四苯基二苯并荧蒽(Tetraphenyldibenzoperiflanthene,DBP)及其衍生物二茚并苝(Diindenoperylene,DIP)凭借优异的光电性能,如DBP在可见光区强吸收、双极传输特性、高空穴迁移率、强水平分子取向趋势、高光/热稳定性以及DIP的双极传输特性、垂直分子取向和高结晶性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设备改造、制备工艺、器件结构和材料匹配等方面进行尝试,不断提升基于DBP和DIP的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DBP和DIP在有机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大π共轭分子四苯基二苯并荧蒽及二茚并苝的有机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基于DBP给体或DBP受体的OSC活性层材料能级图

大π共轭分子四苯基二苯并荧蒽及二茚并苝的有机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基于DBP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ZCl 的PHJ电池J-V特征曲线[29]

大π共轭分子四苯基二苯并荧蒽及二茚并苝的有机光电器件研究进展


(a)DIP和DBP的分子结构及常规蒸镀获得的膜中分子排列示意图[44];(b)DBP、DIP的双极传输特性曲线[5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紫外光下高度稳定的无机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电池[J].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2018(11)
[2]红荧烯掺杂体系中激子反应的竞争行为[J]. 刘冬玉,向杰,陈颖冰,臧克宽,邓军权,胡叶倩,熊祖洪.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7(02)
[3]缓冲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 刘春波,张实,王龙,刘洋,刘敏,车广波,苏斌,徐占林.  化工进展. 2012(02)



本文编号:3720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720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