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源腔多波长单模布里渊光纤激光器
本文关键词:基于无源腔多波长单模布里渊光纤激光器
更多相关文章: 光纤光学 布里渊激光器 无源腔 单纵模 多波长
【摘要】:为了实现一种单模多波长布里渊光纤激光器,采用了将掺铒光纤放大器放置于1个10m左右的无源光纤振荡腔外,各阶布里渊激光通过耦合器可反馈回送到掺铒光纤放大器中再次放大,作为下一阶布里渊激光的抽运光来产生多阶布里渊激光的方法,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现有掺铒光纤放大器输出功率的水平,在这种多波长单模布里渊光纤激光器中观察到了7个布里渊激光波长。预计其在光生微波、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光学惯性旋转传感和超高精度光谱分析等领域将会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作者单位】: 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布里渊激光器 无源腔 单纵模 多波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68002)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2BAB201048)
【分类号】:TN248
【正文快照】: 引言因布里渊光纤激光器具有天然的噪声拟制、线宽窄化[1]和高稳定等诸多优点,使其在光纤测量、光纤传感、光生微波、微波光子滤波器以及光通信等领域获得了极其广范的应用前景[2-7]。传统的布里渊光纤激光器大多数是利用有源振荡腔来产生,光束质量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例如超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苹;王峰;路元刚;;基于布里渊效应的连续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11期
2 张超;饶云江;贾新鸿;苌亮;冉曾令;;基于双向拉曼放大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J];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3 马庆;;基于虚拟仪器的布里渊信号的采集和识别[J];硅谷;2011年11期
4 解占林;王英民;王奇;鱼海涛;;基于动态布里渊线宽的海水温度反演[J];激光技术;2012年04期
5 徐捷,陈钰明,何国珍;受激布里渊后向散射的模式及时间特性[J];中国激光;1984年05期
6 徐至展,钱爱娣,张文琦,唐永红;受激布里渊侧向散射的光谱特征[J];科学通报;1985年07期
7 丁迎春,吕志伟,何伟明;种子光与抽运光能量比对布里渊放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2年12期
8 丁迎春,吕志伟,何伟明;相遇时间对布里渊放大的影响[J];光学学报;2002年07期
9 丁迎春,吕志伟,何伟明;受激布里渊放大光脉冲波形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3年09期
10 哈斯乌力吉,吕志伟,何伟明,王双义;利用不同介质进行布里渊放大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芳菲;崔启良;李敏;贾茹;杨凯锋;张剑;周强;邹广田;;高温高压条件下氨的布里渊散射光谱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长江;杨经国;;聚苯乙烯的受激布里渊散和光损伤[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3 王月珠;陈德应;鞠有伦;王骐;马祖光;;用被动式受激布里渊相位共轭腔改善光束质量[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4 陈德应;王月珠;鞠有伦;马祖光;;用主动式受激布里渊相位共轭腔获得优质强激光[A];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暨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双义;基于布里渊放大的激光串行组束中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高玮;高放大率低噪声布里渊放大技术及光谱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洪伟;窄线宽布里渊光纤激光器与布里渊光纤陀螺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周会娟;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哲;基于布里渊效应的分布式传感信号处理关键算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张赞;微弱光信号的低噪声布里渊放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方文磊;布里渊放大噪声抑制与双信号竞争放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宏亮;光纤中双峰布里渊增益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5 王雪;基于多模声波导光纤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陈义;基于布里渊放大的非共线激光组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邓坤;基于拉曼放大及脉冲编码组合技术的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系统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詹伟伟;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传感技术中频谱信号的分析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崇学庆;四频差动布里渊光纤陀螺方案及其光源稳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安习文;交叉泵浦布里渊放大系统增益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17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51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