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磁控溅射 ZnO:Ga靶材 NiO:Cu靶材 ZnO:Ga薄膜NiO:Cu薄膜 pn结 Ⅰ-Ⅴ曲线 光电特性
【摘要】:以ZnO、Ga_2O_3、NiO、CuO等粉末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ZnO:Ga和NiO:Cu陶瓷靶材。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ZnO:Ga和NiO:C u陶瓷靶材的致密度和掺杂比的影响。采用射频磁控溅射镀膜机在玻璃衬底上沉积了具有高度c轴择优取向的ZnO:Ga和NiO:Cu透明半导体薄膜。探索了溅射功率、氩气流量、溅射压强、衬底温度和氧气流量等工艺对ZnO:Ga和NiO:Cu薄膜的微结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在最佳的成膜工艺下,在ITO玻璃衬底上沉积了ZnO:Ga和NiO:Cu膜,测试了ZnO:Ga和N iO:Cu膜的I-V特性曲线。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经1500℃,4小时烧结的ZnO:Ga陶瓷靶材,其镓锌原子掺杂比为4.34%,其致密度高达98.84%。(2)经1300℃,4小时烧结的NiO:Cu陶瓷靶材,其铜镍原子掺杂比为9.96%,其致密度高达98.02%。(3)ZnO:Ga陶瓷靶材的烧结温度超过1550℃时,靶材致密度下降到96%;而镓锌原子掺杂比上升到18.67%,且镓锌原子掺杂比随着烧结时间的增长而升高。(4)在烧结过程中,当烧结温度高于1100℃时,如升温速率超过1℃/min,会导致NiO:Cu陶瓷靶材开裂、弯曲。(5)霍耳效应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制备的ZnO:Ga薄膜均为n型半导体。XRD测试结果显示,在ZnO:Ga薄膜的XRD图谱中,只含ZnO (002)的特征衍射峰。(6)ZnO:Ga薄膜的晶粒尺寸大小、载流子迁移率在溅射功率加大时上升;电阻率和光学透过率在溅射功率增加时候下降。实验结果显示,ZnO:Ga薄膜的光学透过率均大于80%。(7) ZnO:Ga薄膜的晶粒尺寸、载流子迁移率和电阻率随沉积过程中氩气流量、溅射压强、衬底温度和氧氩比的变化而变化。当氩气流量为60SCCM时,ZnO:Ga薄膜的晶粒尺寸较大,载流子迁移率较高,而电阻率较低。当氩气流量为80SCCM时,ZnO:Ga薄膜的光学透过率较高。当溅射压强为0.35Pa时,ZnO:Ga薄膜晶粒尺寸和载流子迁移率较大,而其电阻率较小。当溅射压强为2Pa时,ZnO:Ga薄膜的光学透过率较高。当衬底温度为450℃时,ZnO:Ga薄膜晶粒尺寸和载流子迁移率较大,而其电阻率较小。当衬底温度为350℃时,ZnO:Ga薄膜的光学透过率较高。当氧氩比为1:1时,ZnO:Ga薄膜晶粒尺寸较小,其光学透过率较大。(8)霍耳效应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制备的NiO:Cu薄膜均呈现为p型半导体。(9)NiO:Cu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电阻率和光学透射率随沉积过程中溅射功率、溅射压强、衬底温度和氧氩比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NiO:Cu薄膜的电阻率和载流子迁移率逐渐增大,光学透射率逐渐降低。XRD图谱显示,当衬底温度为350℃时NiO(111)衍射峰较强,随着衬底温度的增加,NiO(111)衍射峰强度降低。提高衬底温度导致电阻率和载流子迁移率先增高而后降低。薄膜的光学透过率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氧氩比为1:1时,NiO (111)衍射峰较强;随着氧氩比的升高,NiO薄膜样品的电阻率先减小而后增大,载流子迁移率先增加后减小,薄膜的光学透过率随氧氩比的升高而升高。(10)在n型ZnO:Ga薄膜上沉积p型NiO:Cu薄膜制成pn结,并采用霍耳效应装置测量其I-V曲线,显示出典型的pn结的I-V曲线。
【关键词】:磁控溅射 ZnO:Ga靶材 NiO:Cu靶材 ZnO:Ga薄膜NiO:Cu薄膜 pn结 Ⅰ-Ⅴ曲线 光电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304.055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绪论15-22
- 1.1 引言15-16
- 1.2 n型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16-19
- 1.3 p型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19-21
- 1.4 选题意义21-22
- 第二章 薄膜制备方法及其表征22-33
- 2.1 薄膜的不同制备方法分类22-27
- 2.1.1 磁控溅射法22
- 2.1.2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22-23
- 2.1.3 分子束外延23-24
- 2.1.4 溶胶凝胶法24
- 2.1.5 脉冲激光沉积法24-26
- 2.1.6 喷雾热解法26
- 2.1.7 真空蒸镀26-27
- 2.1.8 离子镀27
- 2.2 磁控溅射原理和制备薄膜的实验过程27-29
- 2.2.1 磁控溅射原理27-28
- 2.2.2 薄膜制备的实验过程28-29
- 2.3 薄膜样品的表征方法29-33
- 第三章 掺镓氧化锌和掺铜氧化镍靶材的制备和性能分析33-52
- 3.1 靶材的研究现状33-35
- 3.1.1 靶材的类型和当前的问题33-34
- 3.1.2 靶材的制备方法34-35
- 3.2 靶材制备实验过程35-37
- 3.3 ZnO:Ga靶材制备及性能分析37-45
- 3.3.0 烧结工艺37-39
- 3.3.1 不同烧结温度ZnO:Ga靶材的物相分析39-40
- 3.3.2 不同烧结温度对镓锌原子掺杂比影响的分析40-42
- 3.3.3 不同烧结温度对靶材致密度的影响分析42-45
- 3.4 NiO:Cu靶材制备和性能分析45-51
- 3.4.1 烧结工艺45-47
- 3.4.2 不同烧结温度NiO:Cu靶材的物相分析47-48
- 3.4.3 不同烧结温度对铜镍原子掺杂比的影响分析48-49
- 3.4.4 不同烧结温度对靶材致密度的影响分析49-51
- 3.5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掺镓氧化锌薄膜制备及光电特性分析52-79
- 4.1 溅射功率对薄膜的影响52-65
- 4.1.1 溅射功率对ZnO:Ga薄膜微结构的影响52-59
- 4.1.2 溅射功率对ZnO:Ga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59-64
- 4.1.3 溅射功率对ZnO:Ga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64-65
- 4.2 溅射气体流量对于薄膜的影响65-68
- 4.2.1 溅射气体流量与ZnO:Ga薄膜微结构的关系65-66
- 4.2.2 溅射气体流量与ZnO:Ga薄膜电学性能的关系66-67
- 4.2.3 溅射气体流量与ZnO:Ga薄膜光学性能的关系67-68
- 4.3 溅射压强68-71
- 4.3.1 溅射压强对ZnO:Ga薄膜微结构的影响68-69
- 4.3.2 溅射压强对ZnO:Ga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69-70
- 4.3.3 溅射压强对ZnO:Ga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70-71
- 4.4 衬底温度71-74
- 4.4.1 衬底温度对ZnO:Ga薄膜微结构的影响71-73
- 4.4.2 衬底温度对ZnO:Ga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73
- 4.4.3 衬底温度对ZnO:Ga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73-74
- 4.5 氧氩比对薄膜的影响74-77
- 4.6 本章小结77-79
- 第五章 掺铜氧化镍薄膜制备及光电特性分析79-99
- 5.1 溅射功率对薄膜的影响79-86
- 5.1.1 溅射功率对NiO:Cu薄膜微结构的影响79-81
- 5.1.2 溅射功率对NiO:Cu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81-83
- 5.1.3 溅射功率对NiO:Cu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83-86
- 5.2 衬底温度86-89
- 5.2.1 衬底温度对NiO:Cu薄膜微结构的影响86-87
- 5.2.2 衬底温度对NiO:Cu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87-88
- 5.2.3 衬底温度对NiO:Cu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88-89
- 5.3 氧氩比对薄膜的影响89-92
- 5.3.1 氧氩比对NiO:Cu薄膜微结构的影响89-90
- 5.3.2 氧氩比对NiO:Cu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90-91
- 5.3.3 氧氩比对NiO:Cu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91-92
- 5.4 多层膜的制备92-98
- 5.4.1 多层膜的微观结构93-95
- 5.4.2 多层膜的Ⅰ-Ⅴ曲线95-98
- 5.5 本章小结98-9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99-101
- 6.1 总结99-100
- 6.2 展望100-101
- 参考文献101-110
- 致谢110-11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1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南展;;激光技术在测量薄膜光学参数中的应用[J];光电子.激光;1984年03期
2 ;声表面波器件和薄膜光学器件的制造工艺(一)[J];压电与声光;1977年01期
3 ;薄膜光学性质的测定[J];激光与红外;1977年02期
4 唐晋发;;薄膜光学镀层[J];激光与红外;1983年09期
5 肖柳平;杨华军;严一民;张海涛;刘小静;;用薄膜光学理论研究布拉格光纤的传输特性[J];激光与红外;2008年11期
6 尹树百;;薄膜光学发展概况[J];光学工程;1978年04期
7 徐静江,唐晋发;极薄薄膜光学特性与微结构的研究(Ⅱ)——微粒金属膜光吸收及微结构[J];激光与红外;1990年05期
8 周明;周九林;;弱吸收薄膜光学参数的测量[J];兵器激光;1986年04期
9 岳桢干;;美国正在研制可提供地球全覆盖实时影像的新型间谍卫星[J];红外;2012年01期
10 张苑;周九林;;非均匀薄膜的一些基本性质[J];兵器激光;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孜;肖琦;姚德武;;薄膜光学监控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为权;;双轴晶体薄膜光学隧道效应[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何文彦;程鑫彬;马彬;丁涛;叶晓雯;张锦龙;张艳云;焦宏飞;;界面连续性对薄膜节瘤损伤特性的影响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4 胡小锋;薛亦渝;郭爱云;;离子辅助蒸发TixOy制备氧化钛薄膜及特性[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贺权;沈辉;巴德纯;汪保卫;闻立时;;温度对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TiO2薄膜的光学性质的影响[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凯;崔明启;郑雷;赵屹东;;遗传算法在软X射线薄膜反射率多参数拟合中的应用[A];第13届全国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尚林;赵君芙;张华;梁建;许并社;;不同掺杂元素对GaN薄膜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彭晓峰;宋力昕;乐军;胡行方;;硅碳氮薄膜的纳米硬度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张海芳;杜丕一;翁文剑;韩高荣;;Fe~(3+)离子敏感Ge-Sb-Se-Fe(Ni)系薄膜的掺杂性能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魏启珂;肖波;叶龙强;江波;;Sol-Gel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功能性薄膜[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刘其丕 李晓飞;天津薄膜光学重点实验室成立[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蕾;Si基纳米薄膜光伏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与光电特性[D];河北大学;2014年
2 李万俊;N-X共掺ZnO薄膜p型导电的形成机制与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曾勇;ZnO薄膜光电性能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4 贺利军;电子束蒸发倾斜沉积氧化铝薄膜结构与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孙喜桂;硒化铅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6 张浩;基于原子层沉积的光电薄膜工艺与器件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7 金磊;多晶BiFeO_3薄膜的阻变行为与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张玉杰;Sn掺杂In_2O_3和In_2O_3薄膜的电子输运性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9 王朝勇;减反射和自清洁功能薄膜的制备与表征[D];郑州大学;2016年
10 王艺程;GHz波段软磁薄膜的性能调控及器件集成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伟超;α-NbZnSnO薄膜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2 王新巧;LPCVD技术沉积的ZnO薄膜及其特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熊玉宝;超亲水TiO_2透明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柳林杰;Al、N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ZnO第一性原理计算[D];燕山大学;2015年
5 崔丽;低温溶剂热法制备ZnO薄膜及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魏颖娜;基于非水解sol-gel法的还原氮化技术制备TiN薄膜[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张帆;温度相关的二氧化钛及锆钛酸铅薄膜的椭圆偏振光谱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张清清;能量过滤磁控溅射技术ITO薄膜的制备及性能优化[D];郑州大学;2015年
9 冀亚欣;In_2S_3薄膜的磁控溅射法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刘倩;Cu-Zn-Sn硫族化物薄膜吸收层的共溅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20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62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