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及差异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及差异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成藏年代 生烃史 包裹体均一温度 伊利石测年 ESR测年
【摘要】:利用烃源岩生烃史、圈闭形成时期、包裹体均一温度、自生伊利石测年、ESR测年等分析,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进行综合分析及差异对比。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过程:主要发生在侏罗纪与白垩纪;可分为3期,喜马拉雅期前烃源岩早期生烃成藏、大量生烃成藏和喜马拉雅期部分油气调整再成藏,以喜马拉雅期前大量生烃成藏阶段最重要。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区域差异显著:川西地区在晚三叠世的须五段沉积期开始成藏,中侏罗世早期至晚白垩世末期为主要成藏阶段;川中地区在晚侏罗世早期开始成藏,早白垩世中期至晚白垩世末期为主要成藏阶段;川南地区在晚侏罗世中期开始成藏,晚白垩世中期至晚白垩世末期为主要成藏阶段。即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川西地区最早,川中地区略早于川南地区。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研究,有助于认识四川盆地上三叠气藏的成藏过程、成藏机理及气藏分布。同时研究发现四川盆地上三叠统自生伊利石多属深埋藏成因,故其测年结果主要记录了晚期成藏过程。这说明利用伊利石测年需要充分考虑其成因,否则测年结果可能难以准确反映成藏年代信息。
【作者单位】: 宜宾学院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上三叠统 成藏年代 生烃史 包裹体均一温度 伊利石测年 ESR测年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172119) 国家科技部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编号:国重科研C08)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3.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四川南充637000)science,2016,27(1):50-59.[王鹏,刘四兵,沈忠民,等.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及差异[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27(1):50-59.]0引言油气成藏年代是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廷栋;杨远聪;;地质色层作用与川中上三叠统天然气的运移[J];天然气工业;1986年01期
2 孟繁松,李旭兵;黄陵穹隆东、西两翼上三叠统的精细对比[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3年04期
3 刘世坤 ,刘鸿飞 ,马召军;拉萨地区上三叠统麦隆岗组的新认识[J];地层学杂志;1988年04期
4 郑求根,张育民,赵德勇,刘志勤,彭国力;豫西地区构造演化与上三叠统地层保存和分布[J];河南石油;1998年02期
5 苟金;邢国忠;;青海可可西里巴音查乌马地区的上三叠统[J];西北地质;1990年02期
6 韦乐乐;刘秀婷;彭喜明;周亚楠;刘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侏罗纪裂缝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4年05期
7 何明喜,常辉,韩玉戟,吴富强,赵海珍;伊川盆地上三叠统油气成藏条件及类型[J];河南石油;1995年03期
8 杨磊;温真桃;宋洋;;川东上三叠统气藏保存条件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年02期
9 尚玉珂,李元美;四川宝鼎摩梭河谷上三叠统孢粉组合[J];古生物学报;1991年03期
10 林斯澄;;四川n鲾[及岩瀩成因之j[J];地质论评;193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子荣;王兰生;陈盛吉;罗蓉;;南充构造上三叠统香溪群储层地球化学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王永栋;田宁;杨小菊;蒋子X;;四川盆地南缘合川及邻区三叠-侏罗系界线及植物多样性变化[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杨晓萍;邹才能;李伟;;四川盆地中部晚三叠统香溪群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形成时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通讯员 林建平;川中上三叠统储层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淼;《还魂三叠》:这个实验太大胆[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朱彤 李静;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气水分布课题完成[N];中国石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鹏;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侏罗系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侯恩刚;西藏改则热那错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组沉积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彦伟;华南三叠—侏罗系界线及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古环境变迁[D];南京大学;2014年
2 赵亚男;云南南涧上三叠统麦初箐组沉积特征及成矿远景[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沈俊;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深水相古生产力的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4 洪荆晶;WP区块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段油气有利区优选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4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4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