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两相泥石流龙头的非恒定运动过程及能量特征

发布时间:2017-10-18 09:38

  本文关键词:两相泥石流龙头的非恒定运动过程及能量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两相泥石流 间歇运动 非恒定性 水流功 耗能


【摘要】:两相泥石流通常会出现高陡的龙头,其集中了大量的粗大卵石和砾石,呈现间歇性或波动性的运动。两相泥石流的运动除了取决于流体本身的流变特征外,液相和固相之间的能量传递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用能量分析方法来研究两相泥石流固相、液相和龙头之间的能量转化机理是研究两相泥石流非恒定运动的有效途径。通过野外两相泥石流原型和水槽实验,研究其非恒定运动过程,结果表明,两相泥石流的龙头在泥石流起动初始阶段逐渐增长,当运动到一段距离后,趋于稳定。龙头高度和速度都有波动特征,通过能量分析建立了物理方程,分析证明两相泥石流龙头运动的平均速度正比于沟道的坡降和激发泥石流的洪水流量,反比于龙头的体积。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两相泥石流 间歇运动 非恒定性 水流功 耗能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1300833)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KLHSE-2014-KY-01)
【分类号】:P642.2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泥石流是泥沙、水和部分空气充分混合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沟道或坡面运动的流体,泥石流以其强大的输沙能力和破坏力备受关注。泥石流的级配通常较宽,上至粗大的石块下至黏土粉砂,不同的级配组成决定了泥石流不同的动力学特征。根据颗粒物质的组成广义的泥石流可分为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希林;国外泥石流机理模型综述[J];灾害学;2002年04期

2 王丽;刘岳东;;应用粒子图像流速测定法解析泥石流运动形态[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年02期

3 余斌;;无水滑的水下泥石流运动速度的实验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4 马鹏里;蒲金涌;辛吉武;;甘肃省长江流域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危险程度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7年05期

5 樊峗峗;王思敬;王恩志;刘晓丽;;泥石流沿程侵蚀动力过程模拟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6 邸雪颖;陶玉柱;;火后泥石流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8期

7 胡平华;超声波仪在泥石流泥位测试中的应用[J];山地研究;1987年04期

8 Б.С.Степанов ,孟河清;泥石流特征值的计算问题[J];力学进展;1987年04期

9 C.R.赫普;刘希林;;加利福尼亚夏斯塔山区泥石流频率和规模的树木形态证据[J];地理译报;1987年02期

10 杨美卿,王立新;泥石流运动的层移质模型及其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鹏里;蒲金涌;辛吉武;;甘肃长江流域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危险程度评价[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陈建平;张钦喜;吴关今;;1991年北京泥石流的发育规模与形成[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3 张万顺;赵琰鑫;崔鹏;彭虹;王艳;陈雪娇;;沟道二维泥石流运动和冲淤数值模型研究[A];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龙伟;;泥石流三维数值模拟的一种离散元方法[A];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三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崔鹏;王道杰;庄建琦;;泥石流扇形地土地整治与利用[A];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张宾 通讯员 范沈强;我省一项交通科研项目通过鉴定[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2 王海;城镇泥石流减灾决策支持系统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5年

3 ;建言:谋划灾害防御策略[N];中国水利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唐平 张恩荣 韩清华;被吞没的村庄:天灾还是人祸?[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5 江毅 田刚 杨三军 欧阳杰;与死神赛跑的接力棒断在哪里[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新华社记者 江毅 田刚 杨三军;与死神赛跑的接力棒,断在哪里[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本报记者 赵凡 周飞飞;山稳水畅 我们才安全[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向国萍;溃决型泥石流起动模型与放大效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永卿;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演进规律模型试验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3 王勇智;固液两相泥石流运动计算力学[D];重庆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54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54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2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