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方程正反演及潜山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6:30
本文关键词:波动方程正反演及潜山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波动方程正演 波动方程反演 潜山储层 地震响应特征
【摘要】:当前我国的油气藏勘探逐渐进入隐蔽性油气藏勘探阶段,潜山油气藏具有很大的勘探前景,潜山油气藏是当前隐蔽性油气勘探的一个热点、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复杂的地质作用,潜山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潜山油气藏多呈不规则的块状分布,其地震响应特征复杂多变。为了更好的指导潜山储层的预测工作,就需要对潜山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是研究、了解地震波场传播规律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地震勘探的基础,同时波动方程正演也是地震反演的基础。波动方程正演模拟在识别解释陷阱、验证解释方案、提高地质规律认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以正演模拟为基础,进行潜山裂缝、不同岩性及物性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的模拟、分类、识别和总结,能够提高对潜山储层复杂波场响应特征及传播规律的认识,进而指导潜山储层的解释及储层预测工作,提高潜山储层预测的精度。波动方程反演,适合反演复杂构造的地下介质参数,它从波动方程模拟出发,充分利用地震记录中所包含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可直接从地震数据中反演相关介质参数,从而减少了常规叠前或叠后反演对地震数据更多的处理要求而引起的地震信号畸变。一方面波动方程反演可为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提供准确的物性参数,在油藏描述、岩性勘探和开发地震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波动方程反演在提高潜山成像精度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渤海潜山地震勘探有利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课题,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系统推导并编程实现了声波、弹性波、粘弹性介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介质)的二维波动方程正演;编程实现了弹性波叠前逆时偏移、声波叠后逆时偏移和二维时间域弹性波波动方程反演。在反演方法中提出和采用了一种新的梯度计算公式,使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都有所提高。通过模型试算验证了所采用方法的正确性,并将相关方法应用到了渤海潜山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的研究中,结合实际资料,总结了8种类型潜山地震波场规律及响应特征,并就裂缝对潜山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进行了重点研究,为进一步认识裂缝性潜山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波动方程正演 波动方程反演 潜山储层 地震响应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7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9-10
- 1.2 波动方程正反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3-15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思路14-15
- 1.4 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15-17
- 第2章 波动方程正演研究17-49
- 2.1 波动方程及高阶交错网格差分解法17-28
- 2.1.1 一阶速度-应力声波方程17-18
- 2.1.2 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波动方程18
- 2.1.3 一阶速度-应力粘弹性波波动方程18-19
- 2.1.4 一阶速度-应力各向异性波动方程19-21
- 2.1.5 波动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解法21-28
- 2.2 正演模拟中的几个问题28-37
- 2.2.1 震源及加载方式28-30
- 2.2.2 边界条件30-35
- 2.2.3 稳定条件35
- 2.2.4 频散问题35-37
- 2.3 逆时偏移37-39
- 2.3.1 叠前逆时偏移37-38
- 2.3.2 叠后逆时偏移38-39
- 2.4 模型计算39-47
- 2.4.1 弹性介质模型叠前正演39-40
- 2.4.2 粘弹性介质模型叠前正演40-42
- 2.4.3 TI介质模型叠前正演42-46
- 2.4.4 逆时偏移计算46-47
- 2.5 小结47-49
- 第3章 波动方程反演研究49-71
- 3.1 基于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波动方程梯度求取49-55
- 3.1.1 一阶速度-应力弹性波波动方程的伴随方程50-53
- 3.1.2 目标泛函关于模型参数的梯度53-54
- 3.1.3 其它模型参数梯度求取54-55
- 3.2 反演优化算法55-60
- 3.2.1 波动方程反演基础55-57
- 3.2.2 梯度法57
- 3.2.3 共轭梯度法57-58
- 3.2.4 牛顿法58
- 3.2.5 拟牛顿法58-59
- 3.2.6 迭代步长的求取59-60
- 3.3 波场重建研究60-63
- 3.3.1 波场重建策略61-62
- 3.3.2 模型波场重建计算62-63
- 3.4 波动方程反演63-69
- 3.4.1 波动方程反演计算流程63-64
- 3.4.2 模型计算64-69
- 3.5 小结69-71
- 第4章 潜山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71-90
- 4.1 理论潜山地质模型地震响应特征研究71-80
- 4.1.1 侵蚀潜山地震响应特征研究71-73
- 4.1.2 断块潜山地震响应特征研究73-74
- 4.1.3 褶皱潜山地震响应特征研究74-76
- 4.1.4 隆起潜山地震响应特征研究76-77
- 4.1.5 潜山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77-80
- 4.2 实际资料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80-89
- 4.3 小结89-90
- 结论90-92
- 致谢92-93
- 参考文献93-9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永康;;基于L-BFGS算法的时间域全波形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年03期
2 董良国;迟本鑫;陶纪霞;刘玉柱;;声波全波形反演目标函数性态[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3 王保利;高静怀;陈文超;张唤兰;;地震叠前逆时偏移的有效边界存储策略[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7期
4 王守东;;井间地震资料全变差正则化波形反演[J];石油物探;2011年03期
5 霍元媛;张明;;南海北部似海底反射层速度结构全波形反演[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2期
6 宋鹏;王修田;;优化系数的四阶吸收边界条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丁继才;常旭;刘伊克;汪长永;;反射地震数据的逐层波形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8 宋海斌,Matsubayashi Osamu,Kuramoto Shin’ichi;天然气水合物似海底反射层的全波形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9 董良国,马在田,曹景忠;一阶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解法稳定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6期
10 董良国,马在田,曹景忠,王华忠,耿建华,雷兵,许世勇;一阶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差分解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1099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099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