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土的三维破坏准则在颗粒流模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13 22:01

  本文关键词:土的三维破坏准则在颗粒流模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碎屑流 S-H模型 三维破坏准则 颗粒流


【摘要】:Savage-Hutter(S-H)颗粒流模型用一个只与材料参数相关的土压力系数来描述颗粒流内部的应力状态,不能很好地反映颗粒体在运动时的本构关系。通过引入颗粒体应力与速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个能够反映颗粒流本构模型的崩塌动力学模型。另外,为解除S-H模型中对横向应力大小的假定,通过引入Von Mises、Drucker-Prager、Mohr-Coulomb和Matsuoka-Nakai等土的三维破坏准则,得到了广义摩擦系数的4种表达形式。该模型的主要优势是通过引入颗粒流的本构关系,能较好地体现颗粒流体在运动中的内在机制,并且材料强度参数简单易知。分析了由Drucker-Prager准则和Mohr-Coulomb准则所得到的材料强度参数,并探讨了广义摩擦系数与应力洛德角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所建议的模型来模拟颗粒流的运动过程,并将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能够较好吻合。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三江源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3CB036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279085)~~
【分类号】:TU43
【正文快照】: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 2013CB036402)and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279085).1引言滑坡、碎屑流、泥石流等是山区易发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对于具有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涵成;韩文喜;陈超;;砂岩常规三轴的颗粒流数值模拟[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3年03期

2 颜敬;曾亚武;高睿;杜欣;;无黏结材料颗粒流模型的宏细观参数关系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5期

3 吴纹达;周文斌;;基于颗粒流的粒状岩土材料高应力破碎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4 曹宇春;周健;;软土地基上填土土坡滑动颗粒流模拟[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刘先珊;董存军;;三维颗粒流数值模型的胶结砂岩力学特性[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成国文;赫建明;李晓;狄帮让;李守定;;土石混合体双轴压缩颗粒流模拟[J];矿冶工程;2010年04期

7 李博;蔡袁强;郭林;;三维空心扭剪试验的颗粒流模拟关键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8 姚涛;任伟;阙坤生;王运栋;;大理岩三轴压缩试验的颗粒流模拟[J];土工基础;2012年02期

9 孟京京;曹平;张科;谭鹏;;基于颗粒流的平台圆盘巴西劈裂和岩石抗拉强度[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贾敏才;王磊;周健;;干砂强夯动力特性的细观颗粒流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孟云伟;柴贺军;;颗粒流离散元在滑坡运动过程模拟中的应用[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张家铭;任永强;;基于三维颗粒流理论的混合土体力学参数反演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3 郭海庆;李志刚;;粒径在颗粒流标定过程中对边坡岩土体细观参数的影响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4 孙其诚;王光谦;;斜面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马宗源;徐清清;党发宁;;碎石土地基动力夯实的颗粒流离散元数值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6 张敏思;王述红;侯佳男;郭牡丹;杨勇;;含孔洞节理岩体损伤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7 尹小涛;郑宏;王水林;李春光;严成增;;基于颗粒流数值实验的碎石含量和尺寸对碎石土边坡稳定性影响机制研究[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远;土体破坏细观机理及颗粒流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雷;基于颗粒流的高含石量巨粒土填料剪切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廖静薇;基于颗粒流强度折减法的粉质粘土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3 陈宜楷;基于颗粒流离散元的尾矿库坝体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4 常在;土的颗粒力学理论及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8年

5 廖彪;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贤彬;大理岩加卸荷破坏过程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及其试验验证[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伟;粘性土基本力学特性微结构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82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82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5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