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四川盆地湖相泥页岩沉积模式及岩石相类型

发布时间:2017-11-13 22:04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地湖相泥页岩沉积模式及岩石相类型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盆地 早—中侏罗世 湖相泥页岩 沉积模式 岩石相类型 划分方案 页岩气 形成和改造


【摘要】:四川盆地湖相页岩气勘探已在建南、涪陵、元坝地区中下侏罗统获得了显示和工业气流,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该盆地中下侏罗统不同层段湖相泥页岩中石灰岩和砂岩夹层比例的统计,将中下侏罗统湖相泥页岩划分为最大湖进期碳酸盐岩湖泊和局限湖进期陆源碎屑湖泊2种沉积模式,前者主要分布于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和东岳庙段,后者主要分布于川东—川东北地区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凉高山组)和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东岳庙段。在此基础上,按照页岩气地质、开发、工程一体化的思路,根据岩性及岩性组合、有机碳含量、脆性矿物类型3大关键参数,建立了该区湖相泥页岩岩石相划分方案,将其划分为6种岩石相类型。最后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压汞—吸附联合测定、脉冲渗透率、纳米CT、X射线衍射矿物组分、含气性测试等技术方法,对不同岩石相类型的页岩气形成基础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评价。结论认为:以碳酸盐岩占主导沉积的湖坡风暴滩与湖坡泥交替沉积的中—高碳低硅中钙页岩与介屑灰岩互层相,具有良好生烃、储集、渗透和可压裂的配置条件,有利于页岩气的形成和改造,为湖相泥页岩最有利的岩石相类型。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项目“四川盆地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编号:P13085)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四川盆地侏罗系以湖泊沉积环境为主,暗色泥页岩主要发育于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和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凉高山组)。“十二五”初期已在四川盆地建南、涪陵、元坝地区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和东岳庙段泥页岩中获得良好页岩气显示和工业气流。在建南构造东岳庙段(埋深600~630 m)水平井7段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松;周灿灿;王昌学;李霞;程相志;徐波;;泥页岩油气藏水平井评价对策与实践[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4期

2 李桂芬,程忠铃;泥页岩中非晶态硅铝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S1期

3 侯勤立,梁大川,崔茂荣;泥页岩水化时效评价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刘纵宇;程忠玲;李锦燕;;泥页岩中可溶性钙、镁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5 鲍云杰;杨振恒;杨琦;陈红宇;付小东;王杰;;一种泥页岩脆裂性质表征方法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6期

6 黄家国;郭合伟;郭少斌;王海波;;宁东地区延安组泥页岩油气资源勘探潜力评价[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4年11期

7 李霞;周灿灿;赵杰;程相志;胡松;;泥页岩油藏测井评价新方法——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4年03期

8 张有瑜,王彪,孙国忠,王槐平;泥页岩组构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方法[J];现代地质;1997年01期

9 李猛;李永红;;旺尕秀地区侏罗系泥页岩沉积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12期

10 牛强;王志战;曾溅辉;王鑫;杜焕福;盖姗姗;;2DNMR在泥页岩物性及流体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波谱学杂志;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金富;郝加良;陈发亮;邓明霞;;含油气泥页岩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及技术需求[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2 张鹏;张营革;张云银;宋亮;;渤南洼陷泥页岩分布规律及甜点地震预测[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3 朱波;;紫色泥页岩的风化侵蚀与工程建设增沙[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久凯;丁文龙;黄文辉;赵松;曾维特;贾\~;;湖相泥页岩储层裂缝特征与主控因素研究及其意义——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于德福;“柴页1井”钻获3套含气泥页岩层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2 康玉柱;泥页岩油气藏浮出地表[N];中国石化报;2012年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后 王国昌;泥页岩岩相对发展页岩气大有裨益[N];中国石油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文博;东营、沾化凹陷泥页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牛露;京津冀中新元古代泥页岩储层特征及油气潜力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曾芳;不同类型泥页岩吸附能力定量表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82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82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