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色带电气石的成分特征及谱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06:12

  本文关键词:色带电气石的成分特征及谱学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成分特征 谱学特征 生长过程 色带电气石


【摘要】:电气石是自然界拥有最丰富色彩的单晶宝石矿物之一,其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复杂,类质同象替代广泛,同时其生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以颜色差异的色带表现。电气石的色带有围绕c轴呈现同心环状、沿c轴呈现不同颜色分区,并且两端颜色具明显分界线或呈逐渐过渡变化。本文采用宝石学基本测试、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仪、电子探针、LA-ICP-MS、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色带电气石的成分特征和谱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其生长过程。本文研究的色带电气石颜色分带明显,有双色、多色以及围绕c轴呈同心环状的色带。多色性较强,柱面纵纹发育,表面可见生长纹理等微形貌,内部裂隙发育,包裹体丰富。电子探针分析及分类投点表明大部分色带电气石属于锂电气石,个别数据点属于钙锂电气石。电气石的化学成分与成岩环境关系三角投图结果表明,本文的色带电气石可能产于富Li花岗岩、伟晶岩和细晶岩。MnO和FeO的百分含量变化关系:绿色和黑色部分FeO高于MnO,粉色部分MnO高于FeO。MgO与FeO的含量变化大致符合同步关系,Mn O与TiO2的含量变化大致符合异步消长关系,FeO/(FeO+MgO)比值高,反映了本文的色带电气石与花岗岩类成因有关。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色带电气石的晶胞参数与锂电气石相符,但c0值比锂电气石理想值偏小。色带电气石的红外光谱符合锂电气石的特征。当电气石的Fe含量增加时,可能导致拉曼光谱的Si-O伸缩振动谱峰分裂,也可能抑制[OH]-伸缩振动在3650cm-1附近的振动峰。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可知,粉色与Mn3+的d电子跃迁有关;褐红色由Fe3+和Mn3+所致。绿色电气石的颜色与Fe、Cr、Ti等离子及其价态、含量、占位等有关。蓝色电气石的颜色成因可能与Fe2+-Fe3+电荷转移、Fe2+、Cu等离子有关。黄色可能由Mn2+-O-Ti4+电荷转移、Fe3+或Mn2+所致。由于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不连续性,导致“西瓜状”色带电气石的生长过程不连续,经历了生长-停滞(溶蚀)-质点吸附-再生长等多个阶段。色带电气石的颜色分区与色带内致色元素的种类、含量、价态,致色元素在晶体结构中的选择性占位,以及占位和配位不同有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78.953;P5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大模,卢佩章;有机结构分析中谱学信息的智能解释[J];色谱;1985年03期

2 陈瓞延;《高灵敏谱学及其应用》[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3 傅元勇;周书华;李成波;周静;孟秋英;;_Λ~(11)Β与_Λ~(12)C超核γ谱学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5年00期

4 蔡秀成;富毓德;阚学敏;彭文世;刘高魁;唐荣炳;;矿物谱学与成因矿物学[J];矿物岩石;1981年Z1期

5 J.Demuth ,P.Avouris ,邵明珠 ,罗诗裕;表面谱学[J];核物理动态;1984年04期

6 霍裕昆;国际第五届俘获γ射线谱学会议[J];核物理动态;1985年01期

7 温德清;;江苏六合蓝宝石谱学研究及呈色机理探讨[J];江苏地质;1991年01期

8 刘明生,李铣;植物甾酮类化合物的谱学规律[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8年04期

9 彭郁卿;物质不灭规律的应用——谈e~+湮没谱学[J];现代物理知识;1992年06期

10 彭明生;黄天旭;李勋贵;李迪思;;蓝宝石改色及其谱学研究[J];国外非金属矿与宝石;199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可龙;孙红梅;刘艳岚;逯乐慧;;基于谱学技术的多功能纳米探针[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范康年;陆靖;屠波;吴性良;傅正文;;《谱学导论》课程建设[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于贤勇;蔡淑惠;于腊佳;叶剑良;黄培强;陈忠;;草酸双过氧钒配合物与吡啶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李浩然;;谱学在溶液化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5 齐海燕;李菲;;Nramp1第四穿膜肽段取向和定位的谱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高宇林;曹磊锋;周维民;魏来;臧华平;赵宗清;谷渝秋;张保汉;;谱学光子筛的标定及应用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7 谢斌;林肖;李玉龙;邹立科;张秀兰;;[BDMP]_2[Zn(dmit)_2]和[HEDMP]_2[Cd(dmit)_2]的晶体结构与谱学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8 王燕飞;;浅议新旧谱牒学的价值观[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裕建;戚生初;戴志锋;曾力希;杨巨华;;分子和粒子的手性与周期性的谱学分析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逯乐慧;刘艳岚;艾可龙;;谱学探针的设计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3分会:分析可视化及交叉学科新方法[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传印;南北朝时期的谱学与政治[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郦盟;基于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的表面谱学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罗亮锋;多相催化反应原位动态谱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薛理辉;稀土氧化物和稀土矿物的谱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尤珠钗;钼多酸/有机膦(氮杂环)化合物结构化学及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2 江孟姣;精质场影响下的荷电黑洞的热力学与谱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阳;色带电气石的成分特征及谱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梅远飞;新疆地产煤的谱学及其生烃潜能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施立新;含氮芳香杂环系列光磁材料的制备及其构效研究[D];华侨大学;2005年

6 林静;魏晋南北朝谱牒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98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198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1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