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宝坻新井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异常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6 01:22

  本文关键词:宝坻新井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异常机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水温动态 井水温度梯度 水温固体潮 水温异常机制


【摘要】:基于宝坻新井21个层位的水温实验资料,综合分析各个层位水温的固体潮形态、梯度变化、观测资料的灵敏性和稳定性,认为该井水温变化特征在深度上分为三段,其中以中间段资料的综合质量较好,且这三段与井孔的第四系覆盖层、基岩顶界到出水段深度和出水段的深度相当。通过对不同深度水温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的分析认为,井孔中水温是围岩温度、垂向热传导、水热交换等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深度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不同,因而使得井水温度在不同深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该井曾经观测到的震前异常变化来对水温异常机制进行分析,认为井水温度的升高并不是由涌入井孔内的水量变化引起,而应该是吸收了更多的热量。最后在综合以上几点认识的基础上,指出宝坻新井水温观测的优势层位。
【作者单位】: 天津市地震局;
【基金】:天津市“十一五”地震安全基础工程“前兆仪器更新改造”项目(ZAGC-8-2)
【分类号】:P315.723
【正文快照】: 0引言井水温度观测作为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的第二大主测项,能够记录到丰富的水温微动态信息,包括地震前兆异常、水温固体潮、水温的同震响应以及震后效应等重要的地球动力学作用信息[1-2]。通过研究地下水微温度场的变化能够揭示出地壳应力及其热变化对地震的响应,有助于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赫;刘双庆;刘文兵;王熠熙;尚先旗;谭毅培;胡培元;高也;;唐山4.8级地震前后视应力变化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2 车用太;何案华;鱼金子;;水温微动态形成的水热动力学与地热动力学机制[J];地震学报;2014年01期

3 刘伟,胡久常,顾申宜,明穗花,杨光,周校蔚;海口ZK26井水温动态特征[J];华南地震;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竹转;地震波引起的井水位水温同震变化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2 刘耀炜;动力加载作用与地下水物理动态过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孔艳;邢成起;杨明波;崔博闻;;大兴黄村井水温动态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6年05期

2 陈敏;董蕾;李光科;马伟;张涛;巩浩波;;荣昌华江井水温震后特异变化分析[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6年04期

3 韩孔艳;赵健;;赵各庄地震观测井观测现状分析及改造方案探讨[J];煤炭与化工;2016年07期

4 赵慧琴;李均良;张跃刚;崔泽岩;王艳;张肖;王会芳;;河北易县台形变异常映震能力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5 张彬;刘耀炜;高小其;杨选辉;任宏微;李旖雯;;2015年尼泊尔M_S8.1地震引起的井水位与井水温同震效应及其相关性分析[J];地震学报;2015年04期

6 杨明波;郑轶文;邢成起;王同利;韩孔艳;崔博文;;水温传感器放置深度研究现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5年03期

7 刘保华;魏汝庆;陈其锋;李月强;冯恩国;连凯旋;;聊城水化站地下水温资料的简单统计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2年04期

8 张军;陶月潮;孙盼盼;杨林根;;安徽巢湖井数字化水温资料分析[J];地震研究;2011年02期

9 马玉川;刘耀炜;滕荣荣;;汶川8.0级地震与苏门签腊8.7级地震井水温度同震响应特征分析[J];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2010年00期

10 张子广;张素欣;李薇;尹宏伟;韩文英;;昌黎井水温潮汐形成机理分析[J];地震;200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熠熙;张辉;;利用多个震源机制解求祁连山西段平均应力场方向[J];地震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2 易桂喜;闻学泽;辛华;乔慧珍;王思维;宫悦;;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应力状态与强震危险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4期

3 李艳娥;陈学忠;王恒信;;汶川8.0级地震前四川地区地震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J];地震;2012年04期

4 任雅琼;陈顺云;马瑾;;依兰—伊通断裂带地表温度变化分析[J];地震学报;2012年05期

5 郭良迁;周海涛;杜雪松;塔拉;;中国大陆应变应力场研究[J];华南地震;2012年01期

6 华卫;陈章立;郑斯华;;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序列中小地震辐射能量的估计[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2年01期

7 鱼金子;车用太;刘成龙;李万明;;金沙江水网对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其特征与机理[J];地震;2012年01期

8 李艳娥;陈学忠;付虹;;2007年云南泞洱M_S6.4地震前滇西南地区震源动力学参数时空变化特征[J];地震;2012年01期

9 李美;康春丽;李志雄;荆凤;薛艳;闫伟;;汶川M_S8.0地震前地表潜热通量异常[J];地震;2010年03期

10 程建;王多义;李得力;庞河清;王帅成;李军;;汶川大地震“远端效应”——龙泉驿地热异常成因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256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56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