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大安寨段非常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四川盆地大安寨段非常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页岩气(油) 非常规储层 储集空间 湖坡相带 储层评价 大安寨段 四川盆地
【摘要】: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是储层较致密和勘探难度较大的层系。以野外剖面及钻井岩心描述、薄片鉴定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为基础,结合岩相古地理、测井和孔渗等资料,研究了大安寨段的储层特征,确定其为特低孔、特低渗裂缝-溶蚀孔、洞、缝型非常规储层,位于浅湖介壳滩与半深湖—深湖过渡带的湖坡为有利储层的发育相带,储集空间由不同尺度的各类裂缝,溶蚀孔、洞、缝,粒缘孔(或缝)、粒内孔和晶间孔等次生孔隙,以及泥页岩中的纳米—微米级有机质孔(或缝)和黏土矿物层间孔(或缝)组成。储层发育条件可归结为"层、相、位"三要素:"层"要素为区域分布较稳定的大二亚段,其厚度较大,泥页岩中有机质与脆性矿物含量均较高和基质岩中纳米—微米级有机质孔与黏土矿物层间孔(或缝)均较发育;"相"要素为黑色泥页岩与介壳灰岩不等厚互层组合的湖坡相带,该相带在成岩过程中因差异压实作用往往可形成分布较密集的成岩压裂缝;"位"要素为多类型与多期次破裂作用和溶蚀作用追踪叠加发育的部位,该部位是大安寨段致密储层中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位置,即大安寨段页岩气(油)非常规储层勘探与开发的"甜点"位置。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四川盆地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与目标评价”(编号:2011ZX05001-005)资助
【分类号】:P618.13
【正文快照】: 1金72;2狮3;3石龙2;4龙岗001-8;5XL101;6FY3-2;7福石1;8涪页1;A.福禄镇剖面;B.巴营剖面;C.金鸡场剖面0引言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经历了60余年的油气勘探与开发历史[1-3],已发现近20个含油气构造并建立了数个小油气田。在石油地质特征等研究方面,经历了唯“孔隙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荣才;四川盆地下侏罗统大安寨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J];沉积学报;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荣才,吴朝容;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生储盖组合的层序分析[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吴朝容,郑荣才;辽河油田西部洼陷沙河街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郑荣才,吴朝容,叶茂才;浅谈陆相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思路[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张尚锋,洪秀娥,郑荣才,伊海生,张昌民,戴胜群;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储层流动单元层次性进行分析——以泌阳凹陷双河油田为例[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田景春,刘家铎,孟万斌,庹先国,袁智慧;伊犁盆地南缘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盘昌林,郑荣才,彭军;百色盆地百49块百岗组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7 侯中健,陈洪德,田景春,刘文均,李君文;苏里格气田盒8段高分辨率层序结构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柯光明,郑荣才,高红灿;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朱西养,孙泽轩,陈洪德,侯明才,李国新;滇西龙川江盆地沉积体系特征及与砂岩铀矿成矿[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郑荣才,柯光明,文华国,高红灿;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在河流相砂体等时对比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朝成;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追;南襄盆泌阳凹陷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3 田波;长堤地区下第三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与隐蔽油藏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4 段贺海;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缪明才;老河口油田老451区块储层特征及精细油藏描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王起琮;安塞—子长地区延长组长1、2段沉积体系与成藏组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胡新平;砾岩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后期流动单元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张公社;储层参数模型建立[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郭艳琴;富县探区延长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马英俊;胜利油田桩西古潜山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海东;豫西上、下石盒子组(P_(2-3))沉积旋回特征及聚煤环境[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迪;三肇凹陷向斜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3 胡丽;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震沉积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郝帅;哥伦比亚圣湖能源区块JAZMIN油田渐新统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战永;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曹竣锋;川东地区相东区块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范昱;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层序地层及沉积充填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殿鹤;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伟;盘古梁长6油藏精细描述[D];西北大学;2003年
10 古俊林;川西坳陷南部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解习农,李思田;陆相盆地层序地层研究特点[J];地质科技情报;1993年01期
2 余素玉,邬金华;层序地层学方法及其在陆相湖盆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1993年02期
3 邓宏文;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年02期
4 邓宏文,王洪亮,李熙U,
本文编号:1256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56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