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川西北绵竹汉旺地区卡尼期气候事件关键沉积层响应

发布时间:2017-12-06 06:11

  本文关键词:川西北绵竹汉旺地区卡尼期气候事件关键沉积层响应


  更多相关文章: 川西北 卡尼期气候事件 关键沉积层 发生时间 事件成因


【摘要】:晚三叠世的卡尼期气候事件是继晚二叠世末地质事件之后又一全球显著的气候事件之一,在中国的川西北绵竹汉旺地区、贵州、云南等地被等时的识别出来。卡尼阶在川西北青岩沟和观音崖剖面上沉积序列自下到上表现为鲕粒灰岩—生屑灰岩—海绵礁灰岩—凝灰岩—黑色页岩—粉砂岩的变化,展现出从碳酸盐岩到碎屑岩的岩性变化,这一变化是卡尼期气候事件碳酸盐岩生产力下降,陆源碎屑物质增多的证据,凝灰岩薄层也展现了该时期火山活动的迹象。通过对川西北绵竹汉旺地区的观音崖、青岩沟剖面实地野外勘察、采样、室内薄片和古生物化石鉴定以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观音岩和青岩沟剖面的关键沉积层分别进行了标定,观音崖剖面从海绵礁灰岩到黑色页岩为关键沉积层,青岩沟剖面从古喀斯特面开始到凝灰岩之上的黑色页岩沉积为关键沉积层。根据岩石学特征、古生物学沉积特征等资料,并且将卡尼期气候事件分为卡尼期气候事件发生前、卡尼期气候事件发生时、卡尼期气候事件发生后三个阶段,通过分析发现卡尼期气候事件沉积环境展现出从早期的内缓坡鲕粒滩—中缓坡生屑滩—外缓坡浅滩到中期浅水陆棚环境到晚期的滨海—潮坪环境的变化,这一时期沉积环境不断变化,与海平面不断变化、板块构造运动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卡尼期岩性突变转面上的黄褐色凝灰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试,计算出黄褐色凝灰岩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33.2±4.9Ma,并根据2012年全球地层年代表中划分卡尼阶的年龄为228.4~237Ma,表明该凝灰岩层处于中晚卡尼期,并结合在两个实测剖面中发现和鉴定的菊石和牙形石资料,表明样品发现的地层处于卡尼期中到晚期,由此笔者推出卡尼期气候事件在233.2±4.9Ma附近的中晚卡尼期发生。通过结合前人对全球性卡尼期气候事件成因的分析和总结,笔者针对川西北地区的卡尼期气候事件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其中海绵礁的灭绝以及黑色页岩的大套沉积是对卡尼期气候中缺氧海水以及潮湿环境的具体响应,海绵礁的灭绝、凝灰岩层的出现、黑色页岩的大套沉积展现出在板块构造运动、Wrangellia大火成岩省喷发、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甚至海平面的动荡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导致卡尼期气候事件在东特提斯地区爆发。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2;P512.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国锋;范鸿;时志强;杜怡星;;川西北汉旺地区卡尼期鲕粒灰岩特征及地质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2 李江海;王洪浩;李维波;周肖贝;;显生宙全球古板块再造及构造演化[J];石油学报;2014年02期

3 陈洪德;钟怡江;许效松;陈安清;吴朝盛;郑浩夫;;中国西部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类型及特征[J];岩石学报;2014年03期

4 张彪;王中蛟;时志强;程明;段雄;金鑫;崔磊;;川西北绵竹汉旺马鞍塘组与小塘子组间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李岩;孙作玉;孙元林;江大勇;郝维城;;云南省东部罗平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菊石生物地层[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R.Damian Nance;Gabriel Gutirrez-Alonso;J.Duncan Keppie;Ulf Linnemann;J.Brendan Murphy;Cecilio Quesada;Rob A.Strachan;Nigel H.Woodcock;;A brief history of the Rheic Ocean[J];Geoscience Frontiers;2012年02期

7 曾小英;张娟;刘远洋;李勇;;沉积期火山作用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优质储层的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01期

8 米色子哈;刘树根;秦川;孙玮;张长;;川西坳陷中部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相特征[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2年01期

9 李勇;苏德辰;董顺利;孙玮;杨荣军;刘树根;颜照坤;闫亮;;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早期(卡尼期)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淹没过程与动力机制[J];岩石学报;2011年11期

10 徐兆辉;汪泽成;胡素云;朱世发;江青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时期古气候[J];古地理学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257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57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