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前处理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物粒度测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08 16:01

  本文关键词:前处理方法对青海湖地区全新世风成沉积物粒度测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粒度特征 处理方法 风成砂 古土壤 频率分布曲线


【摘要】:青海湖湖东全新世风成沉积物的粒度前处理试验表明:1)去除有机质、碳酸盐对风成砂影响不大,去除有机质、碳酸盐后古土壤粗颗粒含量减少、细颗粒含量增多。2)分散剂对现代流动沙丘砂基本没有影响;对古风成砂影响微弱;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古土壤的分散效果较好,但在G法(去除碳酸盐后加分散剂)和H法(去除有机质和碳酸盐后加分散剂)中分散效果不明显,说明分散剂主要是降低碳酸盐对颗粒的胶结作用。3)超声震荡对风成砂几乎没有影响,浸泡但未进行任何化学处理(A法)的古土壤样品经过超声震荡粗颗粒含量减少,细颗粒含量增多,但是超声震荡对于经过化学处理(去除有机质或碳酸盐或加入分散剂)的古土壤样品影响较小。针对本区风成沉积物,适宜的前处理方法除采用传统的方法(H法)外,风成砂还可以采用A法(浸泡),古土壤还可以采用E法(去除有机质和碳酸盐)或G法。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5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956001)资助
【分类号】:P534.632
【正文快照】: 粒度作为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研究中一项很重要的代用指标,在指示物源、判断动力条件[1]、恢复沉积环境[2]方面作用重大,被广泛应用于深海[3,4]、湖泊[5,6]和黄土[7,8]沉积中。目前粒度测量常用方法主要有筛析法、沉降法、激光衍射法等,其中激光衍射法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昕;郑洪波;陈国成;梅西;;古环境研究中深海沉积物粒度测试的预处理方法[J];沉积学报;2007年05期

2 张瑞虎;刘韬;黎兵;;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测量时间对泥炭中无机矿物颗粒粒度的影响[J];沉积学报;2011年02期

3 师永民,,王新民,宋春晖;青海湖湖区风成沙堆积[J];沉积学报;1996年S1期

4 鲁瑞洁 ,哈斯 ,岳兴玲 ,陈原;第四纪风沙环境证据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5 陈发虎;汪世兰;张维信;潘保田;;青海湖南岸全新世黄土剖面、气候信息及湖面升降探讨[J];地理科学;1991年01期

6 张登山,刘秋锋,鲁瑞洁,陈原;青海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7 徐树建;;风成沉积物环境敏感粒度指标的提取及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8 凌智永;李志忠;王少朴;曹相东;;伊犁可克达拉剖面有机碳、碳酸钙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9 赵存法;鹿化煜;周亚利;弋双文;Joseph Mason;;青海湖地区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的黄土记录[J];高校地质学报;2009年01期

10 张登山;田丽慧;鲁瑞洁;唐清亮;石昊;;青海湖湖东沙地风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叔鹰,张维信,徐德馥,徐齐治,石生仁;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冰缘发展探讨[J];冰川冻土;1984年02期

2 孙东怀,鹿化煜,David Rea,孙有斌,吴胜光;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J];沉积学报;2000年03期

3 苗晓东,孙有斌,鹿化煜;黄土高原晚上新世红粘土粒度的空间变化[J];沉积学报;2001年02期

4 李军,高抒,孙有斌,曾志刚;冲绳海槽南部沉积层序的粒度特征[J];沉积学报;2003年03期

5 徐树建;潘保田;李琼;高红山;王均平;胡春生;;陇西盆地末次冰期黄土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05年04期

6 雷国良;张虎才;张文翔;牛洁;杨明生;陈s

本文编号:12669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669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8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