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技术系统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金昌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技术系统及其应用
【摘要】:甘肃省金昌市区域地震台网经过数字化改造后,新增加了四个数字化台站,扩大了监测范围,提高监测能力。原有仪器设备更新升级,连续不间断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等性能有了大幅度提升,观测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通过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资料共享、人机交互分析定位、数据磁盘介质保存等软件功能,同时,台网技术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通过重新讨论金昌地方区域数字测震台网技术系统改造和升级的过程,结合台网快速精确地进行2008年3月甘肃肃南皇城区5.0级地震和2016年1月青海门源6.4级网内地震的准确定位和震情速报以及提供数据资料的实际应用,交流地方区域地震台网改造经验并阐述数字化台网改造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防震减灾管理局;
【分类号】:P315.78
【正文快照】: 0引言金昌地震台网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与阿拉善地块结合部位,祁连山北缘断裂带、河西走廊南缘断裂带、龙首山南缘断裂带、龙首山北缘断裂带等深大断裂从中穿过,历史上金昌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活动十分强烈。早在1998年政府投资建成了小区域模拟遥测地震台网(图1),该台网(包括龙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云;技术系统的社会构建[J];世界科学;1993年01期
2 李三虎;大技术系统的社会运行[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04期
3 王金柱;;技术系统的意向性解释立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01期
4 К.Н.季亚科诺夫;李世玢;;地理学与地理技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0年04期
5 罗宾·威廉姆斯;技术研究与技术的社会形成观[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01期
6 黄绚,励惠国,陈崇成;福清市资源环境动态监测技术系统设计框架[J];遥感信息;1997年01期
7 刘康;;技术系统进化论初探[J];科学学研究;2011年03期
8 孙启贵;方本新;;社会-技术系统视野下的电子健康技术与创新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01期
9 杨志刚;技术系统和创新系统:观点及其比较[J];软科学;2003年03期
10 黄麟雏;;论技术系统的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维;;中日城市环保监测技术系统的运营模式比较研究——中国桂林市和日本熊本市的环保技术系统运行模式比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倩;亚运安保技术系统首战告捷[N];中国航天报;2009年
2 记者 吴遐;技术系统成为金银连续交易“短板”[N];期货日报;2013年
3 陆阳;俄罗斯欲当IT大国[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索阿娣;航天显实力 安保助亚运[N];中国航天报;2010年
5 科工宣;呕心沥血 写就平安亚运[N];中国航天报;2011年
6 杨惠忠 魏承祖;技术系统:外保温工程的必然选择[N];中国建设报;2006年
7 记者 常丽君;英科学家开发出超触觉技术系统[N];科技日报;2013年
8 常丽君;超触觉技术系统问世[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刘恕;自主创新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N];科技日报;2006年
10 张志刚;多路TCP旨在高效[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君;学习技术系统谱系框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正超;学习技术系统中的能力导向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姚R,
本文编号:1266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66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