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基于细观组构特征的泥化夹层聚类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2 06:08

  本文关键词:基于细观组构特征的泥化夹层聚类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相似度模型 泥化夹层 组构量化 聚类方法


【摘要】:众所周知,泥化夹层是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掌握泥化夹层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能从本质上揭示含泥化夹层边坡的失稳机理。从细观层面而言,岩土体的力学性能差异性与岩土体自身细观结构特征息息相关,掌握泥化夹层的细观结构特征即能对泥化夹层力学性能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为实际含泥化夹层边坡工程提供技术指导。然而,由于其存在形式特殊,常规的室内试验难以对其内部结构形态进行准确描述,故对其工程性质的评述往往凭借主观臆断,评价结果存在较大人为因素影响,在实际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价值不高。鉴于此,本文从控制泥化夹层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结构参数出发,首先结合室内试验、图像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夹层组构参数的量化:然后借助相似度理论及统计学相关原理获取了泥化夹层的融合准则;最后结合孔隙率择近重构原则实现了泥化夹层组构特征的重构,提出了一套基于泥化夹层组构特征的夹层聚类方法,为后续泥化夹层的细观力学性能分析提供了必要指导,同时也为其他复杂材料的结构形式聚类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1、通过室内扫描试验,借助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图形处理软件,对高倍放大倍率下泥化夹层的组构参数进行了量化分析,获取了泥化夹层细观组构参数间的差异性分布特征,为后续相似度计算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撑。2、借助数学相似度理论,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泥化夹层组构特征的相似度计算模型,实现了泥化夹层不同组构参数的相似度量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学统计学相关原理获取了泥化夹层组构融合准则,为泥化夹层组构形式聚类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结合图像融合技术,根据孔隙率择近重构原则,提取了泥化夹层代表性组构特征图像,为泥化夹层的力学结构模型建立提供了必要基础前提。构建了一套以“组构参数量化→组构融合准则→组构特征重构”为总体思路的泥化夹层细观组构聚类研究方法。为后续夹层的力学性能分析提供了必要前提,同时也为其他复杂材料的结构形式聚类研究提供了参考。4、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泥化夹层组构聚类方法的可行性。泥化夹层结构形式上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其力学性能的差异性,从夹层组构特征的差异性出发建立的夹层聚类方法最能直接表征其力学性能的差异性,聚类结果的工程应用价值更高。本文旨在提供一套针对泥化夹层结构形式的聚类方法,既为夹层力学性能的研究提供必要基础,也为其他复杂工程材料的结构形式聚类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永新 ,单世桐,徐晓岚 ,时梦熊;某水利工程泥化夹层的形成及变化趋势的研究[J];地质科学;1977年04期

2 马丽英;范兴业;王沿东;;软弱泥化夹层的流变特性及模型研究[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5年Z1期

3 周兴志;坝基泥化夹层抗滑稳定的初步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9年03期

4 冯光愈;葛洲坝坝基泥化夹层的抗剪强度和应力~应变特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6年03期

5 徐国刚;红色碎屑岩系中泥化夹层组构及强度特性研究[J];人民黄河;1994年10期

6 柳群义;朱自强;;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红砂岩泥化夹层的剪切特性[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龚裔芳;金福喜;张可能;周斌;;红砂岩泥化夹层力学特性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侯建华;攀枝花兰尖铁矿兰营采场边坡泥化夹层的成因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9 何思为,胡官通;桂林野狗山滑坡分析[J];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10 马国彦,高广礼;黄河小浪底坝区泥化夹层分布及其抗剪试验方法的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守定;李晓;张年学;刘艳辉;;三峡库区宝塔滑坡泥化夹层泥化过程的水岩作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肖树芳;窦万和;刘战芳;佴磊;程祖本;丁铭勋;;泥化夹层强度的模糊综合评判[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3 王思敬;张镜剑;薛守义;;原状泥化夹层动力特性试验研究[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4 李青云;王幼麟;;模糊数学在坝基缓倾角泥化夹层工程分类中的应用[A];岩石力学测试技术及高边坡稳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5 王在泉;;泥化夹层对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及控制方法研究[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孙文怀;;从软弱泥化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综合抗剪强度效应[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7 李玉贵;周云燕;;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坝基泥化夹层现场剪力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齐伟;王清;马丽英;;泥化夹层流变的关联因素及机制分析[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9 陶忠平;张树洪;;云龙水库坝址泥化夹层形成机理及工程地质研究[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涛;基于细观组构特征的泥化夹层聚类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杨晓强;基于有限元计算细观力学的泥化夹层宏观峰值强度预测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3 赵阳;泥化夹层抗剪强度特征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蔡其杰;边坡泥化夹层宏细观参数关系及应变软化本构特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81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281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