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盆地六苴砂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本文关键词:楚雄盆地六苴砂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出处:《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砂岩型铜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演化 成矿过程 六苴 楚雄盆地
【摘要】:六苴铜矿床是中国南方中、新生代红层盆地中典型的陆相砂岩型铜矿床,具有明显的"金属矿物分带"及"浅色和紫色砂岩过渡带控矿"两大特征。为探讨该矿床流体演化及成矿机制,本文以矿化类型及成矿期次划分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显微测温及成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六苴铜矿床成矿作用主要经历成岩期和改造期两个时期,改造期分早、晚两阶段。两期次的流体包裹体均以纯液相型和富液型盐水包裹体为主,流体均一温度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演化趋势,温度范围分别为:96~164℃、108~227℃、94~159℃;而盐度(w(NaCl))差别不大,改造期比成岩期略低,范围分别为2.7%~16.7%、2.1%~13.8%、1.2%~13.5%,总体属中低温—中低盐度盆地卤水。包裹体岩相学观察与激光拉曼气相成分测试表明,成岩期含少量烃类包裹体,而改造期含少量CO_2包裹体。两期包裹体群体成分也有一定差异:挥发分具有从还原性富有机质的CH_4端元向相对氧化的CO_2端元演化的特点;离子成分由富SO_4~(2-)(-Cl-)-Ca~(2+)-K+型向富Cl~--Na~+型转变。成岩期流体演化形成了砂岩铜矿层状产出的浸染状或纹层状矿(化)体,改造期的构造流体在层状矿(化)体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形成受构造控制的条带状、脉状富矿体(脉)。
[Abstract]:......
【作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
【基金】:高校博士学科点博导类专项科研基金(20115314110010) 全国危机矿山重大专项(200899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133602,41102049) 云南省矿产预测工程实验室及创新团队(2014) 中科院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1109)~~
【分类号】:P618.41
【正文快照】: 0引言楚雄中—新生代盆地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红层盆地,是集煤、有色金属、盐等重要矿产为一体的矿集区,是扬子地台西南缘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后期的构造活动影响所形成的汇聚型后陆盆地[1]。大姚六苴铜矿床为该区最大的砂岩型铜矿床,位于盆地东侧的牟定斜坡中,该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珂;李祥辉;王成善;;白垩纪特殊沉积的古气候指示及红层定量古温度测量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珂;王猛;;沉积记录对白垩纪中国大陆古气候模拟的约束[J];地学前缘;2009年05期
2 胡煜昭;吴鹏;冉崇英;;论滇中砂岩铜矿浅、紫交互带赋矿及其金属硫化物分带之成因与成矿作用演化[J];地质论评;2013年05期
3 吴海枝;韩润生;邱文龙;胡煜昭;吴鹏;;楚雄盆地六苴铜矿床容矿砂岩孔隙演化对成矿的制约[J];沉积学报;2015年03期
4 韩润生;;构造地球化学近十年主要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3年02期
5 张艳;韩润生;吴鹏;魏平堂;;陆相砂岩型铜矿床矿物分带模式的pH-Eh相图——以楚雄盆地大姚六苴铜矿床为例[J];矿物学报;2013年03期
6 张艳;韩润生;吴鹏;魏平堂;;陆相砂岩型铜矿床矿物组合分带的logfo_2-logfs_2相图——以云南大姚六苴铜矿床为例[J];矿物岩石;2013年02期
7 梁徐文;韩润生;吴海枝;吴鹏;;楚雄盆地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断裂构造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Ⅲ号矿体群为例[J];矿产与地质;2013年03期
8 曾剑威;陈荣;y嚻嚼,
本文编号:1349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4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