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深圳老街地铁车站结构完全相互作用体系三维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9 06:26

  本文关键词:深圳老街地铁车站结构完全相互作用体系三维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出处:《地震研究》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基 时程分析 水平地震力 动力响应 数值分析


【摘要】:为更深入认识复杂高层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响应特性,结合具体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罚函数算法和无限单元描述界面接触特性和动力边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规模深圳老街地铁车站上部结构-地下结构-地基完全相互作用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场地土层对基岩输入地震动的影响,对地下连续墙动土压力变化规律以及结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深圳老街地铁车站结构完全相互作用体系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价,可为相关工程设计和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震作用下饱和软土场地地下结构动力灾变机理及震后固结效应研究(5157810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132014326;3132016216)联合资助
【分类号】:TU93;P315.9
【正文快照】: 0引言使用传统设计方法分析高层结构中地震反应时,往往把地下结构与上部结构分开来考虑。上部结构底部简化为刚性固端,再将上部结构底部反力施加于地下结构上进行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一般来说,采用传统抗震设计方法有时会得到比较保守的结果,因为上部结构-地下结构-地基基础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栋;王钊;孟伟;;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非线性随机地震反应[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3期

2 张国栋;;基于反应谱的土与结构相互作用体系演变随机激励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3 陈清军;冷晓雨;;土-桩-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非平稳随机地震反应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9年01期

4 罗庆英;;桩-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黄斌;;对高层建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探讨[J];四川建筑;2010年03期

6 杨迎春;钱德玲;雷超;;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7 黄东梅;李创第;;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作用取值——基于规范-非平稳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频域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8 张亚旭;王修信;庄海洋;;接触对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6期

9 杨笑梅;关慧敏;张学胜;杨柏坡;;分析三维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等效输入的时域显式有限元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10 黄东梅;李创第;陈俊忠;邹万杰;;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作用取值——基于规范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时域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庆群;陈清军;;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随机地震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2 姜南;赵慧芳;;结构-地基体系水平位移与扭转耦合效应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美丽;地基土—偏心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平扭耦联振动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明明;土—相邻结构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陈建城;强震作用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平面非线性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李威;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4 谢晨智;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地基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王学艳;偏心结构—地基土相互作用平扭耦联参数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49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49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5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