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地震道集优化方法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05 03:27

  本文关键词:地震道集优化方法及应用 出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剩余时差 互相关 道集拉平 谱均衡 动校拉伸


【摘要】:文中提出了一种与剩余时差无关的绝对值互相关道集拉平方法。将地震道与参考道进行绝对值互相关,得到初步时移量,利用相关系数、时移量的门槛值进行控制和优化,得到最终时移量,进而拉平道集,能适应道集不平的各种异常情况;采用谱均衡技术消除波形畸变,引入简化的子波压缩因子,计算不同角度子波振幅谱,并与参考道子波振幅谱进行对比,得到拉伸因子,可以解决动校拉伸引起的远道频率降低问题。在多个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校平叠前地震道集和去除远道波形畸变,改善道集的品质。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cross-correlation gathers a metho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esidual moveout. The seismic trace and reference to the absolute value of correlation, the initial time shift amount, us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hen the displacement threshol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finally get the time shift amount, and then leveled gathers. Can adapt to all kinds of abnormal situation gathers uneven; eliminated by waveform distortion spectrum equalization, wavelet is introduced to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of compression factor, different angles of wavelet spectrum,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line wave amplitude spectrum, by stretching factor, can solve the NMO stretching caused by far lower frequency problem. It is applied in many area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better leveling prestack seismic gathers and removal from waveform distor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athers.

【作者单位】: 中海油研究总院;
【分类号】:P631.4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勘探精度的不断提高,对地震道集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勘探开发的实际应用中部分叠前地震道集质量较差,动校正道集不平和远道波形畸变是两个重要的原因。常规采集中由于地层构造复杂[1],CMP道集往往不满足正常双曲线时距方程[2],常规速度分析与动校正存在剩余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智;王文龙;印兴耀;李超;;基于射线理论的角度道集提取方法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5期

2 田文辉;复杂区的地震道集编排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3期

3 王荣伟;;倾角场在角道集提取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4年05期

4 金国平;张恒发;洛扬;;道集的拉平[J];国外油田工程;2009年08期

5 张凯;;复杂条件下共成像点道集分析与评价[J];中国西部科技;2012年12期

6 李钟晓;陆文凯;王季;;基于地震图像校准的共成像点道集增强技术[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05期

7 宋翔宇;李振春;周卿;张凯;;共散射点道集映射噪声压制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物探;2013年05期

8 王艳香;宋建国;张军舵;;角道集波形校正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05期

9 慎国强;王玉梅;孟宪军;陆文凯;李霞;;基于时频分析的地震道集校平技术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敏;李振春;张凯;朱莉;;叠前偏移共成像点道集的对比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伟家;符力耘;;基于炮域单程波偏移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莉;李振春;;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提取与叠加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嘉亮;常旭;王一博;;角道集剩余深度对于剩余速度的敏感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王文龙;印兴耀;张广智;;基于射线理论的角度道集提取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园园;李振春;;复杂地质条件下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生昌;Wu Ru-Shan;;波动方程角度域共成像道集[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海宁;姚陈;蔡明刚;;陆地反射PS波不同轴道集方法的静校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飞旭;李振春;张凯;;基于宽方位角数据的三维角道集提取[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二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常德宽;张广智;陈怀震;;基于波动方程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及AVO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10 张敏;李振春;;保幅角度域成像点道集的抽取与成像[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守伟;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及偏移速度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园园;复杂地质条件下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2 陈琳;叠前地震道集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梁栋;基于叠前深度偏移的角度域共成像道集提取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莉;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偏移速度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5 曾同生;基于角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6 王鹏燕;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陈占国;地震散射波成像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杨存;AVO角道集正演模拟及非双曲动校正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姜洪涛;叠前CMP道集衰减特性Q值正反演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刘春燕;12道集中式地震仪的设计[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1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81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f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