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剪应力作用时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考虑剪应力作用时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 出处:《中原工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横观各向同性 剪应力 位移解析解 反分析唯一性
【摘要】: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各种岩土工程建设活动都会遇到横观各向同性岩体稳定性问题。要准确的确定岩体的参数存在一定的困难,位移反分析为岩土工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确定岩体参数的方法,目前关于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研究中均未考虑剪应力作用的影响。本文将剪应力增加到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研究当中,为全面确定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各弹性参数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弹性力学圆孔应力解析解为基础,推导了考虑剪应力作用时的圆形巷道应力解析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几何方程和应力增量理论,给出了考虑剪应力作用时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中圆形巷道的位移解析解;根据应力分量和位移分量的复变函数表示,给出了考虑剪应力作用时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中复杂形状巷道的位移解析解;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椭圆形巷道位移解析解。根据参数可辨识条件,对3种形状巷道的位移反分析唯一性进行了探讨,给出反分析唯一性和参数可辨识性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必须至少已知3个参数,才能进行位移反分析。与不考虑剪应力作用时位移反分析唯一性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考虑剪应力以后,参数的可辨识性顺序不变,可辨识性增强。以位移解析解和反分析唯一性结果为依据,进行了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工程应用研究,证明了位移反分析的准确性,从而为位移反分析的应用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Abstract]: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ss exists in the nature a variet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ctivities will encounter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ss stability problems to determine the parameters of rock mass has some difficulties. Displacement back analysis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ock mass parameters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t present, the influence of shear stress is not considered in the research of displacement inverse analysis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ss. In this paper, the shear stress is increased to the study of displacement inverse analysis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s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lastic parameters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ss,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circular roadway stress considering shear stress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circular hole stress in elastic mechanics. On this basis, according to the geometric equation and the theory of stress increment,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displacement of circular roadway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ss considering shear stress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 function of stress component and displacement component,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displacement of roadway with complex shape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ss considering shear stress is given. On this basis,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elliptical roadway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identifiable condition of the parameters, the uniqueness of the back-analysis of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roadway with three shape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of uniqueness and parameter identifiability of the inverse analysis show that at least three parameters must be known. By comparing with the uniqueness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backanalysis without considering shear stress, it is found that the identifiability order of parameters is invariable after considering shear stress.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displacement and the uniqueness result of inverse analysis,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displacement inverse analysis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rock mas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accuracy of displacement inverse analysis is proved. Thus, it provides the concrete theory and practice guid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back analysis.
【学位授予单位】:中原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跃;横观各向同性板稳定问题的精确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2 叶碧泉;;横观各向同性结构边界元分析[J];工程力学;1988年03期
3 王小岗,黄义;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的稳态动力响应分析[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王小岗;;层状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上圆板的非轴对称振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7年10期
5 王小岗;;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中埋置荷载的非轴对称瞬态响应[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8期
6 李佳;高广运;赵宏;;基于2.5维有限元法分析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7 胡海昌;横观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的若干问题[J];物理学报;1954年03期
8 李景高,张国彬,许武年,张伟林;用三维等参单元计算横观各向同性体应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9 丁浩江;徐兴;;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层的平衡[J];浙江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10 王飞跃;横观各向同性板的弹性精化理论[J];上海力学;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世范;顿志林;刘宝琛;;水平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中位移计算[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姜增国;徐长佑;;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中确定原岩应力的尝试[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3 王正中;牟声远;牛永红;陈立杰;刘军;刘旭东;;横观各向同性冻土弹性常数及强度预测[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梅国雄;宰金珉;赵锡宏;殷宗泽;赵维炳;;三维横观各向同性土体开挖问题有限层求解[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晋侃;薛松涛;陈诗慧;陈昒;;横观各向同性准饱和土中体波的传播[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6 牛志国;胡少伟;陆俊;;横观各向同性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特性的影响[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7 王正中;袁驷;陈涛;;冻土横观各向同性非线性本构模型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鲁海峰;姚多喜;梁修雨;郭立全;沈丹;;采动底板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应力解析解[A];《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9 No.5[C];2013年
9 刘凌;黄争鸣;;基体含横观各向同性纤维的现场强度[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复合材料检测与测试技术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卢应发;周盛沛;吴延春;罗先启;;横观各向同性地质材料刚度矩阵求解的研究[A];岩土工程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志增;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袁江宏;横观各向同性材料中的位错环[D];浙江大学;2013年
3 吴大志;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与圆形基础的扭转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杨博;横观各向同性功能梯度板弯曲问题的弹性力学解[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运思;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巴西劈裂试验理论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典;横观各向同性弹性地基上各向异性矩形薄板的稳态振动解析解[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玉启;横观各向同性层状饱和土固结问题的反射—透射矩阵方法[D];江苏大学;2016年
3 李荣荣;板面为各向异性面的横观各向同性板的精化理论[D];辽宁科技大学;2016年
4 李小昌;考虑剪应力作用时横观各向同性岩体位移反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6年
5 庾付磊;横观各向同性路面结构力学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6 高雪冰;特殊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空间问题的位移与应力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7 栗振锋;轴对称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弹性体系半空间问题的研究[D];长安大学;2001年
8 成志勇;直角坐标系下横观各向同性层状饱和地基与结构共同作用[D];同济大学;2008年
9 杨晶;横观各向同性体的断裂与接触问题[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李波;不同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的应力和位移场[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81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38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