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泥质粉砂岩统一黏塑性模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4 04:06

  本文关键词:泥质粉砂岩统一黏塑性模型的研究 出处:《岩土力学》2016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统一黏塑性 泥质粉砂岩 松弛


【摘要】:统一黏塑性理论假设材料的应变仅由弹性应变和黏塑性应变组成。包含应力的黏塑性应变率表达方式,可以清晰地体现岩石材料应力增长率随应变加载速率相关的特性、在持续的偏压下的蠕变特性以及在恒定的应变下的松弛特性,但微分方程表示的本构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计算上的困难。将无损伤Lemaitre统一黏塑性模型转换成关于应力的积分形式,并运用一致渐进展开算法得到其近似解,最后建立了基于近似解的牛顿迭代格式。开展了不同围压条件下泥质粉砂岩的三轴松弛试验,并将试验数据用于黏塑性模型的参数反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泥质粉砂岩在长期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特征。
[Abstract]:The unified viscoplastic theory assumes that the strain of the material is only composed of elastic strain and viscoplastic str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ess growth rate related to the strain loading rate, the creep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ntinuous bias pressure and the relaxa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constant strain can be clearly reflected. But the constitutive model expressed by differential equation is difficult to be calculat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undamaged Lemaitre unified viscoplastic model is converted into the integral form of stress.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uniform asymptotic expansion algorithm. Finally, the Newton iteration scheme based on the approximate solu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triaxial relaxation tests of the argillaceous siltstone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ar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applied to the parameter back analysis of the viscoplastic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well reflec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rgillaceous siltstone under the long-term a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5CB0579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No.51225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79007,No.51409245)~~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 引言 岩石材料在不同应变加载速率下表现出不同的应力增长速率和峰值应力,在持续的偏压下能表现出应变随时间而增长的蠕变特性,在恒定的应变控制下能表现出应力随时间而消散的松弛特性,这些现象都表明岩石材料的力学行为具有时效特性[1]。 经典塑性理论以及蠕变理论都无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长春;吕和祥;冯明珲;关萍;赵金城;;混凝土材料的粘塑性损伤统一本构模型[J];工程力学;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肖正龙;陈卫忠;田洪铭;;泥质粉砂岩统一黏塑性模型的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S1期

2 孙贵鹏;;聚合物改性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年01期

3 张哲;刘晓青;牛志伟;季昀;;混凝土轴拉弹模衰减规律及损伤模型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5年04期

4 贾彬;杨帆;陶俊林;姚华川;;混凝土高温力学特性与本构方程[J];混凝土;2014年02期

5 贾彬;陶俊林;王汝恒;杨帆;;混凝土高温动态力学特性与本构方程[J];实验力学;2013年06期

6 吴敬东;李涛;金莹;马运惠;;基于金属材料统一本构及损伤理论的模型研究[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A nonlinear rheological model of backfill material for retaining roadways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stability[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年04期

8 梅世强;姜袁;郝景宏;杨克荣;马莉;;钢纤维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0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明珲,吕和祥,林皋,郭宇峰;粘弹塑性理论在混凝土变形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2年02期

2 赵社戌,匡震邦;热粘塑性体的积分-微分型本构关系[J];固体力学学报;1995年01期

3 陈罕;现代统一塑性理论[J];力学进展;198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延西利;梁春雨;艾涛;安舒文;;基于沥青与石料界面剪切的黏塑性流变模型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2 扈胜霞;陈育民;闫竹玲;;弹黏塑性模型及其在预压处理软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14年04期

3 扈胜霞;;预压作用下软土微观结构试验及弹黏塑性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S2期

4 温崇哲,陈栋梁,许志强;连铸过程铸坯弹/黏塑性热应力的研究[J];力学与实践;1994年05期

5 宋丽;廖红建;韩剑;;软岩三维弹黏塑性本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6 王向余;刘华北;宋二祥;;一种实用的土体统一弹塑-黏塑性本构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梁利华;刘勇;徐博侯;;混合硬化弹黏塑性边界元灵敏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5期

8 刘长春;吕和祥;关萍;;混凝土混合硬化黏塑性损伤统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08年11期

9 钦亚洲;李宁;许建聪;;各向异性弹黏塑性模型在ABAQUS中的研发[J];岩土力学;2012年04期

10 鲁佳宝;赵社戌;;PC/ABS高分子合金材料的热黏塑性内时本构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贾乃文;;黏塑性力学及其解析方法[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火红;何君毅;;正交异性统一黏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的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陈胜铭;罗迎社;粟建新;张永忠;邓瑞基;马振燕;;高聚物板材弹—黏塑性变形的变温屈服条件研究(Ⅱ)[A];流变学进展(2012)——第十一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本文编号:1421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21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