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盐池内流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

发布时间:2018-01-21 23:14

  本文关键词: 内流区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形成作用 盐池 出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盐池内流区浅层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测试,采用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图等方法对该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总体呈偏碱性,硬度极大,属于微咸水,并且F-含量普遍偏高。2)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常量组分为Na~+、SO_4~(2-)、Cl~-,其次是HCO_3~-、Mg~(2+)和Ca~(2+),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和SO)4-Na型为主。3)地下水化学组分来源于硅铝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以及岩盐、石膏等蒸发岩的风化溶解。4)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形成与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蒸发浓缩作用、混合作用等有关,并以蒸发浓缩作用为主。
[Abstract]:Sampling and testing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inner flow area of Yanchi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Gibbs diagram of piper three-line diagram was analyzed b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is area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ion ratio coefficient diagra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generally alkaline and has a high hardness and belongs to brackish water. And the content of F- is generally high. 2) the main component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Na ~ (so _ 4) _ (2) Cl-, followed by HCO _ (3) ~ (-). Mg~(2) and Ca~(2, the main hydrochemical types are Cl-Na type and SO)4-Na type. 3)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groundwater come from aluminosilicate minerals, carbonate minerals, and rock salts. The formation of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water is related to leaching, cation exchange, 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mixing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28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65201512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11B04)资助
【分类号】:P641.3
【正文快照】: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作用研究是水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水文地质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进行相关研究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3]。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针对盆地或平原尺度的研究较多[4-8],而针对小流域尺度的封闭内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斌,陈旭光,顾新鲁,黄新凤;阿瓦提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J];干旱区地理;2001年04期

2 岳梅,赵峰华,任德贻;煤矿酸性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信息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3期

3 史栾生,黄小兰;广东省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5年02期

4 李志新;葛春霞;;拜泉县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机理分析[J];吉林水利;2007年04期

5 曾冀川;李晓;;某水库库区及周边环境水化学特征[J];山西建筑;2010年03期

6 左蔚;李晓;;雎水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转化[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0年08期

7 申国喜;宋孝玉;张东;;冬季沁河(河南段)水化学特征[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8 姜体胜;孙艳伟;杨忠山;张若琳;黄振芳;王明玉;;北运河流域地表水化学特征变化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5期

9 苏春江,唐邦兴;通天河河水的水化学特征[J];山地研究;1987年03期

10 李定龙,,周治安;临涣矿区底含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探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继华;;河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及水化学特征[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2 刘宝剑;刘丛强;张干;李思亮;赵志琦;李龙波;胡健;灌瑾;;松嫩流域河水的水化学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范e

本文编号:1452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52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1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