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频软约束的叠前AVA稀疏层反演
本文关键词: 稀疏层反演 AVO 协方差矩阵去相关 低频软约束项 出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叠前AVA楔形字典利用基追踪分解算法实现叠前AVA稀疏层反演,较常规叠前反演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但由于该算法没有考虑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引起的不适定性,造成密度反演结果非常不稳定。为此,基于Zhang的常规叠前AVA稀疏层反演,结合Downton的参数协方差矩阵特征分解去相关思路,重新推导了叠前AVA楔形字典和叠前AVA稀疏层反演的目标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低频软约束项补偿反演的低频信息,可以获取全频带的反演结果,进一步降低了三参数反演的不适定性,提高了密度项的反演精度。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试算结果表明,基于低频软约束的叠前AVA稀疏层反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垂向分辨率。
[Abstract]:Prestack AVA wedge dictionary uses basis tracing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to realize prestack AVA sparse layer inversion, which has higher vertical resolution than conventional prestack inversion. However, because the algorithm does not consider the ill-posed property caused b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astic parameters, the density inversion results are very unstable. Therefore, the conventional prestack AVA sparse layer inversion based on Zhang is proposed.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of prestack AVA wedge dictionary and prestack AVA sparse layer inversion are rederived by using the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of the parameter covariance matrix of Downton. On this basis, by introducing the low-frequency information of low-frequency soft constraint compensation inversion, the full-band inversion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ill-posed three-parameter inversion can be further reduc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odel data and actual data show that prestack AVA sparse layer inversion based on low-frequency soft constraints has high stability and vertical resolu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分类号】:P631.4
【正文快照】: 张丰麒,金之钧,盛秀杰,刘韬.基于低频软约束的叠前AVA稀疏层反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52(4):770-782.1引言叠前地震数据中包含了丰富的炮检距信息,借助叠前AVA反演可以从叠前地震数据中获取地下介质的多种弹性参数,可以定量表征储层岩性和孔隙流体的变化。叠前AVA反演的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丰麒;金之钧;盛秀杰;孔令武;;贝叶斯三参数低频软约束同步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年05期
2 印兴耀;刘晓晶;吴国忱;宗兆云;;模型约束基追踪反演方法[J];石油物探;2016年01期
3 宗兆云;印兴耀;张峰;吴国忱;;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反射系数近似方程及叠前地震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11期
4 杨培杰;印兴耀;;非线性二次规划贝叶斯叠前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丰麒;金之钧;盛秀杰;刘韬;;基于低频软约束的叠前AVA稀疏层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4期
2 方中于;王丽萍;杜家元;梁立锋;;基于混合智能优化算法的非线性AVO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4期
3 郑笑雪;杜启振;孟宪军;陈刚;霍国栋;;横向约束分步叠前弹性参数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4期
4 邓炜;印兴耀;宗兆云;;等效流体体积模量直接反演的流体识别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2期
5 印兴耀;李坤;宗兆云;张玉昕;;时频联合域贝叶斯地震反演方法[J];石油物探;2017年02期
6 信鹏飞;彭苏萍;王攀;孙颖川;;煤层气定性及定量预测的拟密度反演方法[J];煤矿安全;2017年03期
7 邓炜;印兴耀;宗兆云;;基于修正褶积模型的地震反演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7年02期
8 杨亚华;高刚;魏红梅;张建芝;桂志先;;叠前同时反演在灰质发育区识别储层及流体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01期
9 张金明;文晓涛;李天;李世凯;张瑞;;基于多层调谐的基追踪高分辨率阻抗反演[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1期
10 孔庆杰;张燕飞;刘少华;孔悦凡;张正峰;;论文热点的可视化研究——以《地球物理学报》2011-2016年文献计量分析为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军;吴国忱;宗兆云;;鲁棒性AVO三参数反演方法及不确定性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3年03期
2 宗兆云;印兴耀;吴国忱;;基于叠前地震纵横波模量直接反演的流体检测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3 张世鑫;印兴耀;张繁昌;;基于三变量柯西分布先验约束的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5期
4 杨培杰;印兴耀;;非线性二次规划贝叶斯叠前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5 彭真明;李亚林;魏文阁;贺振华;李大军;;粒子滤波非线性AVO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4期
6 杨培杰;印兴耀;;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陈建江;印兴耀;;基于贝叶斯理论的AVO三参数波形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8 王保丽;印兴耀;;基于弹性波阻抗的拉梅参数反演与应用(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6年03期
9 牛滨华;文鹏飞;温宁;符溪;孙春岩;李佳;孙晟;;基于BSR的AVO正演估算水合物含量方法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10 彭苏萍,高云峰,杨瑞召,陈华靖,陈信平;AVO探测煤层瓦斯富集的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以淮南煤田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国滨,张旭,张加海;叠前成像方法联合应用与配套处理技术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5期
2 张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叠前成像软件系统问世[J];油气地球物理;2006年01期
3 吴常玉;王棣;王立歆;李守济;;叠前预处理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1期
4 金国平;杨华滨;;基于广义S变换的叠前去噪方法[J];石油仪器;2010年04期
5 刘法启,张关泉;基于波动理论的叠前成像算法[J];石油物探;1994年02期
6 吕景贵,刘振彪,管叶君,陈存衍;压制叠前相干噪音的速度变换域滤波方法[J];石油物探;2001年04期
7 王者顺,樊佳芳,王卫江;叠前逐层成像速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物探;2004年04期
8 魏嘉;唐杰;武港山;岳承祺;张扬;;地震叠前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探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1期
9 李雪英;侯相辉;;基于广义S变换的叠前高频噪声压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4期
10 程荃;改进的叠前去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念民;;叠前共约束一致性处理在非重复时移地震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苏;;海陆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拼接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慧珠;张厚柱;国九英;;从叠前资料中反演背景速度和高精度的速度分布[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甘其刚;张学映;;叠前自动外科手术法去噪及应用分析[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李国平;石玉梅;姚逢昌;;叠前声波方程反演及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企英;;叠前信噪相干分离法及其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7 查朝阳;钟德盈;张志让;杨绍国;沈凤;;从叠后到叠前,复杂储层地震预测综合解决方案[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旭辉;程玖兵;耿建华;;二维双平方根裂步傅立叶叠前τ域偏移方法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宋亮;朱振宇;姜秀娣;;基于时移地震叠前弹性反演的油藏参数变化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10 路鹏飞;杨长春;郭爱华;王真理;刘鹏;;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及其在叠前储层参数反演中的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彭冬梅;叠前去噪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2 魏三妹 孙振涛;叠前地震反演增强油气识别力[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彭冬梅;AVO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萍;智能优化算法叠前AVO非线性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李超;深部储层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3 王宇超;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秦广胜;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储层表征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詹毅;地震资料叠前去嗓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吴常玉;中深层砂砾岩体叠前地震成像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7 杨建礼;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及在西湖凹陷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刘军迎;裂缝型油气藏叠前地震检测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宗兆云;基于模型驱动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仵宗涛;贝西地区叠前、叠后联合反演及砂岩储层地震识别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晗;叠前三参数同步反演方法研究及软件模块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许艳秋;基于应力场分析的叠前裂缝检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妍;叠前纵横波联合弹性反演[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谭磊;叠前地震属性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5 钱艳苓;叠前AVO反演技术在砂砾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张晓飞;叠前AVO反演在Q地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陈岭;叠前道集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厉浩然;地震资料叠前FVO技术分析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王好龙;基于叠前方位AVO技术反演煤田灰岩裂隙[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韩家兴;叠前同时反演及其在春光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62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6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