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长安大学》 2011年
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张渭军
【摘要】:传统的水文地质分析方法以纸为介质,并以单个分散模型对地下水进行分析、评价与管理,这些方法极大地推进了地下水科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但由于水文地质信息的表达和处理都是基于二维的,通常是将垂直方向的信息抽象为一个属性值,其实质就是将三维水文地质环境中的地质现象投影到某一平面上进行表达,称2.5维或假三维,它描述的水文地质构造的起伏变化直观性差,往往不能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难以使人们直接、完整、准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情况,因此真三维处理显得越来越迫切,迫切需要建立以数据为基础,以三维建模为支撑进行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显示与分析为目标的空间信息系统,以解决不同层次用户所面临的复杂地下水系统信息管理问题。空间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是计算机在水文地质领域应用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已成为工程地质学、数字地质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如何由水文地质信息通过三维地质构模而生成地下水三维体数据并以图形图象的方式表达出来,对于增强水文地质工作者对地学数据的理解、深入研究和揭示地下水运动内在规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以水文地质结构领域为研究背景,对水文地质结构建模中关键工作,例如,三维数据模型、建模方法、拓扑关系及模型操作算法等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并作了初步试验,本文的研究工作在技术方法和有关理论方面得了以下进展和成果: 1、阐述了GIS空间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对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的回顾和分类,归纳了各类数据模型的特点和适应性,论述了构建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所涉及到的问题,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空间数据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与分析系统采用多层DEM-广义三棱柱为基本体元,基于一种改进生长算法实现了复杂条件下DEM建模,可以处理地层缺失、尖灭等情况,并提出虚拟钻孔的生成算法。 3、研究了三棱柱体元切割的各种情况,为了保证切割后体元数据结构的一致性,在此采用三角形自分解来解决这类问题,一条线段与三角形相交,根据其余三角形的顶点和边相交点的个数共有5种情况,不考虑线段与三角形某一条边重合的情况。 4、顾及断层水文地质结构体复杂性及地质勘探手段直接获取控制边界特征点数据稀少的特点,提出一种含断层水文地质结构体三维建模新方法,该方法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面方程的构建以及断层面附近地层面的趋势拟合,可求得断层面与地层面的交线段,按一定间距对该线段离散化,位于相邻两层离散点依次相连,获取虚拟钻孔,将虚拟钻孔和实际钻孔以相同数据结构进行存储、建模。 5、着重讨论基于钻孔数据的等值线图的自动生成方法,主要包括等值点的判断、跟踪和连接,为了使等值线跟踪唯一,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等值线追踪的判别算法,实践表明在“跟踪—连接”中确定等值线的走向时,可以避免追踪的不确定性。 6、为验证本文所提出三维数据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以ARCGIS9.2为技术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结合OpenGL为应用技术开发模式,开发三维水文地质结构信息系统,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6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健生,王仰麟,曾新平,和志军,陈振辉;三维可视化环境下矿体空间数据插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程朋根,刘少华,王伟,陈红华;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孔金玲,王文科,翁晓鹏,麦柳妍;基于GIS的地下水及其环境问题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朱琳;苏小四;段福洲;胡卓玮;潘云;高立;;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面形态的虚拟模拟——以苏锡常地区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朱小弟,李青元,曹代勇;基于OpenGL的切片合成法及其在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1年01期
6 张渭军;孔金玲;翁晓鹏;;基于钻孔数据Delaunay-三角网的矿产储量计算[J];测绘科学;2010年04期
7 林爱文,卢永华,王伟;基于GeoMap的电力消防设备管理系统的建立[J];测绘通报;2003年08期
8 郭达志,杜培军,盛业华;数字地球与3维地理信息系统研究[J];测绘学报;2000年03期
9 程朋根,龚健雅;地勘工程3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数据结构设计[J];测绘学报;2001年01期
10 刘学军,龚健雅;约束数据域的Delaunay三角剖分与修改算法[J];测绘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孔金玲;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程朋根;地矿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相关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渭军;基于地形图地理信息的自动提取[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宽伟;岑国平;马文轩;李强;;ArcGIS在机场土方计算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2 徐鹏飞;;绞车房三维建模的算法研究及实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卫东,谢庆胜;基于GIS的重点污染源管理信息查询与分布系统设计的实现[J];安徽地质;2001年04期
4 殷年;4D产品与GIS应用[J];安徽地质;2002年03期
5 王思程;;国外大陆裂谷构造研究现状及展望[J];安徽地质;2009年03期
6 任升莲;蔡昊;杨伟沃;肖延松;;基于GIS的网络电子地图系统开发与研究[J];安徽地质;2009年04期
7 陈安国;姚大全;沈小七;郑海刚;郑颖平;李光;;合肥地区上更新统黏土中节理的几何学特征与构造意义[J];安徽地质;2011年01期
8 周涛发;袁峰;张明明;李晓晖;李修钰;贾蔡;;三维地质模拟在深部找矿勘探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11年02期
9 李修钰;袁峰;张明明;李晓晖;贾蔡;周涛发;;基于Surpac系统的地质勘查自动化制图应用研究[J];安徽地质;2011年04期
10 殷年;;航空影像处理与应用[J];安徽建筑;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珍;李国敏;董艳辉;张寿全;黎明;;基于MODFLOW的面状通量处理方法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潘元庆;谷志云;李保贤;陈伟强;李天阁;;GIS在农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3 张雷;李刚;孟庆江;刘少杰;张欣卉;;GIS技术应用在找矿预测中的历史趋势及主要功能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4 张宗可;许矿华;陈鹏;;TIN的生成方法与应用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下册)[C];2010年
5 袁玏;;基于ArcIMS的房产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研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伟;胡友彪;张文涛;;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问题与对策[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7 陈艳华;孙翠羽;张化疑;;基于Kriging方法建立连续深度基准面模型[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春敏;潘伯鸣;;常州市现状三维城市空间数据库设计[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小祥;张佳佳;熊小冬;;基于AutoCAD的特征数据构建不规则三角网[A];江苏省测绘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晓鹏;魏丽英;;基于GTP-TEN模型的矿体储量计算研究[A];2009年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加工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推广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瑞生;矿山开采沉陷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田峰敏;水下地形导航模型求解与导航区初选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王红;基础地理信息地形数据库信息量度量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马纯永;城域景观VRGIS一体化仿真平台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吴启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文全;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代传固;黔东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范剑英;结构光深度图像获取和处理与三维重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苏斌;GIS支持下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10 章冲;网络环境下煤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登磊;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管理系统的开发[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武炜;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人员逃生可视化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宋东峰;基于WebGIS的矿井瓦斯地质信息网络管理技术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乐志军;新朝川矿矿井水分布规律研究与防治对策[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薛志鹏;断层活化导致井巷破坏的数值模拟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魁奎;一种基于MapGIS的煤炭资源潜力预测方法[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黄丹;郑州市区深部地热资源水利用优化配置[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庆牛;煤系地层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梁鹏帅;基于OpenGL的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初步设计[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晨亮;基于工作流的资源环境建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敏,张永强;GIS系统集成的模型基础[J];北京测绘;1997年01期
2 毛善君;灰色地理信息系统——动态修正地质空间数据的理论和技术[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吴健生,王仰麟,曾新平,和志军,陈振辉;三维可视化环境下矿体空间数据插值[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李凤全,林年丰;神经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耦合方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程朋根,刘少华,王伟,陈红华;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梁秀娟,林学钰,于军;虚拟现实技术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李青元,林宗坚,李成明;真三维GIS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测绘科学;2000年02期
8 朱小弟,李青元,曹代勇;基于OpenGL的切片合成法及其在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1年01期
9 朱庆;3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述[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3期
10 吴立新;真3维地学构模的若干问题[J];地理信息世界;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金玲;水文地质空间信息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福洲;地质体三维模型和数据结构的研究与实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恒,骆福英;巴基斯坦高摩赞大坝枢纽悬河的成因初探[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苏幸;黄临平;林孝成;陈载林;;基于四面体格网的三维地质体建模算法[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1期
3 曾思美;董少坤;韩军;黄鹏;;矿区地面场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4 邢永强;李金玲;李金荣;夏梦丽;王琳琳;;煤层体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研究[J];河南科学;2008年09期
5 李永泉;韩文泉;黄志洲;;数字城市三维建模方法比较分析[J];现代测绘;2010年02期
6 侯卫生;吴信才;刘修国;陈国良;;基于线框模型的复杂断层三维建模方法[J];地质科技情报;2006年05期
7 张木;;IMAGIS在数字校园建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8 吴静;靳奉祥;王健;;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建筑物三维建模[J];测绘工程;2007年05期
9 陶琼;朱大明;;三维GIS的发展趋势与建模分析[J];地矿测绘;2008年04期
10 王琳琳;刘洪利;;虚拟现实下的颐和园[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兆林;苗爱生;刘正邦;;呼斯梁地区含水体系及矿化地段水文地质结构特征[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2 曾群;刘彦文;;基于CCGIS的数字动态地图的制作——以华中师大校园三维建模为例[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葛峤;王海葳;饶顺斌;赵红蕊;;三维GIS古建筑重建与管理[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管华;杨家华;;应用AutoCAD开发3D图库的尝试[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谢子明;;国产化船舶制造三维设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A];第九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斌;包亚东;;三维可视化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7 王兴国;;基于AUTOCAD2002的船舶舾装三维建模系统[A];第九届全国内河船舶及航运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世华;薛春纪;刘淑文;曾荣;;基于克里金法的三维矿床地质建模初探[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曾彤;;虚拟校园三维建模与仿真的设计开发[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爱玲;刘伟;;基于Solidworks的锅炉产品信息化系统设计[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人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2 冯纪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陈喜宁;[N];建筑时报;2009年
4 ;[N];电脑报;2004年
5 冯纪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6 记者 于德福;[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7 SOS;[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徐红 实习生 辛忠;[N];经济日报;2010年
9 陕西记者站 杨利娜;[N];中国旅游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雷隆隆 本报通讯员 刘立志;[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渭军;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杨利容;复杂矿体结构三维建模与储量计算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宝山;煤矿虚拟现实系统三维数据模型和可视化技术与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刘振平;工程地质三维建模与计算的可视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5 刘帅;面向陆地边界场景的三维建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熊祖强;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7 王茹;古建筑数字化及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孙立双;矿体三维建模及储量计算关键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李赣华;基于摄像机和二维激光测距仪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刘慧;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分割与检索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勇;泥巴山隧道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及涌水量预测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高山;三维城市模型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吴慧欣;三维建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田荣华;基于B/S的工装网络化设计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母天石;基于VRML虚拟现实漫游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陈海贝;小区园林及楼盘之展示方法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7 翟丽平;基于MultiGen的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技术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5年
8 赵鹏飞;基于GA的双圆弧齿轮啮合特性及应力的有限元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丽;内河集装箱码头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王莉莉;虚拟演播室原型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4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