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研究
本文关键词: 灯影组 储层特征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裂缝 出处:《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四川盆地中,由于元古界碳酸盐岩埋藏深、气藏复杂的成藏条件以及技术手段等原因,近20多年来,对震旦系灯影组中天然气的勘探一直未取得明显进展。直到2011年,中石油在川中地区高石1井灯影组中获得137.8×104m3/d天然气流,在随后多口钻井中相继获得高产,表明该区灯影组中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已有的勘探及研究表明,油气产量的高低与储层性质密切相关,因此,对川中地区灯影组储层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灯影组现今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岩溶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勘探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高石梯-磨溪地区的区域地质资料、钻井、录井、测井、地球化学以及物性分析等资料,对川中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的地层特征、储层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和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储层成因的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探讨,同时对不同岩石类型、沉积微相以及储集空间的测井响应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灯影组中蓝灰色的泥岩段(即灯三段)分布稳定,电性特征明显,是典型的标志层。同时根据其余各段地层的岩性特征和电性特征,从下至上可以将灯影组划分为四段:灯一段(Z2dn1)、灯二段(Z2dn2)、灯三段(Z2dn3)和灯四段(Z2dn4),储层主要在灯二段和灯四段的中部和上部发育。构成灯影组的岩石类型为白云岩(砂屑白云岩、砾屑白云岩、藻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角砾岩(岩溶角砾岩、岩溶假角砾岩和风化残积角砾岩)、泥岩(蓝灰色泥岩与黑灰色泥岩)和硅质岩。其中砂屑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角砾岩是构成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灯影组中的储集空间主要是由成岩作用形成的次生孔、洞和缝组成,且以岩溶作用下形成的孔隙型溶洞、砾间洞、残余“葡萄花边”洞以及顺藻纹的溶洞占优势;物性资料分析表明,灯影组储层是低孔中渗型储层。根据孔、洞和缝的组合方式,灯影组的储层可划分为三种类型:裂缝-孔隙(或孔隙)型储层、裂缝-孔洞(或孔洞)型储层和溶洞(或洞穴)型储层。(2)根据岩心和薄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研究区在灯影期主要处于浅水台坪环境。根据地貌、水动力条件及水体深度等可进一步将灯影组沉积相划分为两种相(浅水台坪和半深水台坪)、两种亚相(滩和坪)以及五种微相(颗粒滩、颗粒粘连滩、云坪、藻坪和泥坪);根据各相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在不同沉积微相中,岩石类型和储集空间各不相同,测井响应特征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岩石类型和储集空间的测井响应模型;统计表明,藻坪微相控制着灯影组的有效储层分布。在藻坪中发育大规模的顺藻纹层分布的溶孔、溶洞和溶缝储集空间,根据其形成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演化模式,认为这些储集空间是在藻坪的基础上,叠加表生岩溶作用形成的,提出藻坪是川中地区灯影组中大规模层状分布的溶孔、溶洞和溶缝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3)灯影组成岩环境多次叠加,导致成岩作用类型较多。其中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充填作用和硅化作用是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阻碍了储层的形成;重结晶作用和岩溶作用是建设性成岩作用。重结晶作用改善了储层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孔隙型储层形成的基础;表生期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在垂向上,表生岩溶带可以划分三个带:垂直渗流岩溶带、水平潜流岩溶带和深部缓流岩溶带,其中水平潜流岩溶带是储集空间的主要发育带;埋藏岩溶作用促进了优质储层的形成。(4)在多期构造运动中,研究区形成了大量的裂缝,在胶结和充填等作用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裂缝的充填程度和有效宽度的研究表明,研究区灯影组中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对储集空间的贡献较小,主要提高了储层的渗透性能。(5)研究区灯影组的储集空间是在长期的地质历史中,由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依次划分为五个阶段;沉积-同生-第一次浅埋藏阶段(大多数原生孔隙的形成与消失阶段);表生阶段(各种溶洞的形成阶段);第二次埋藏阶段(少量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的形成阶段);中-深埋藏阶段(大量晶间孔、晶间溶孔、孔隙型溶洞和裂缝型-溶洞形成的主要阶段);褶皱阶段(有效裂缝的形成阶段)。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 petrology characteristics , physical properties , reservoir spac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 and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 petrology characteristics , physical properties , reservoir spac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 of the Dengying Formation in Sichuan Basi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 The reservoir of Dengying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 fracture - porosity ( or pore ) type reservoir , fracture - hole ( or hole ) type reservoir and karst cave ( or cave ) type reservoir . ( 4 ) In multi - stage tectonic movement ,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reservoir is the main development zone of reservoir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章志;胡静;何塞;;碳酸盐岩常用分析技术和方法综述[J];山东化工;2016年12期
2 佘敏;寿建峰;沈安江;潘立银;胡安平;胡圆圆;;碳酸盐岩溶蚀规律与孔隙演化实验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年04期
3 刘树根;宋金民;罗平;QING Hairuo;林彤;孙玮;李智武;王浩;彭瀚霖;余永强;龙翼;万元博;;四川盆地深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4 张丽娟;邬光辉;何曙;佘治成;潘杨勇;;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构造成岩作用——以塔中Ⅰ号断裂带为例[J];岩石学报;2016年03期
5 王文之;杨跃明;文龙;罗冰;罗文军;夏茂龙;孙赛男;;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以四川盆地高磨地区灯影组为例[J];中国地质;2016年01期
6 武赛军;魏国齐;杨威;谢武仁;曾富英;;四川盆地桐湾运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6年01期
7 刘静江;李伟;张宝民;周慧;袁晓红;单秀琴;张静;邓胜徽;谷志东;樊茹;王拥军;李鑫;;上扬子地区震旦纪沉积古地理[J];古地理学报;2015年06期
8 谷志东;殷积峰;姜华;张宝民;李秋芬;袁苗;翟秀芬;张黎;杨帆;;四川盆地西北部晚震旦世—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天然气勘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年01期
9 赵文智;沈安江;胡安平;周进高;倪新锋;;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规模储层发育地质背景初探[J];岩石学报;2015年11期
10 郝毅;周进高;陈旭;潘立银;胡圆圆;胡安平;;四川盆地灯影组“葡萄花边”状白云岩成因及地质意义[J];海相油气地质;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司马立强;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2 杨家静;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油气藏形成演化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林刚;川中磨溪—高石梯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成因及与储层的关系[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张帅;川中高石梯构造灯影组优质储层形成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08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1508688.html